闽南本土文化厝边的风景-散心旅行·在路上

同安莲花村古窑公园

2017-09-19  本文已影响63人  光鸽1982
莲花古窑公园

     从高空俯视及远处望去,莲花村村口那几个貌似土堆的东西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满像宁夏的土堆古墓。但是近看则一眼就可以辨别是古窑。提及同安的古窑,懂的人会说起“珠光青瓷”。

“珠光青瓷”仿品

       普及一下“珠光青瓷”:公元15世纪,相传日本一位被誉为“茶汤鼻祖”的高僧名叫珠光文琳。珠光大师喜好中国茶文化,特别喜欢使用的茶具是一种中国茶盅。这是一种枇杷黄色、釉润、深腹、敛口、小圈足的小碗,碗口以下弧状内收,器内壁刻划有简笔花草,间配“之”字形篦纹,器外通体刻划折扇纹,在日本也叫猫爪纹。这种青瓷,流传日本时没有名称,人们就以茶汤鼻祖珠光师傅名字命名:“珠光青瓷”。

      1956年,同安在汀溪修建一座大型水库,意外地在水库工地挖出大量瓷片、窑具。这一年冬天,“中国陶瓷考古之父”陈万里等陶瓷考古专家闻讯赶到这里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大量卷草纹和篦纹青黄釉碗,类似日本学者称之为“珠光青瓷”的碗,经过进一步考证,确定了“珠光青瓷”产地为同安县汀溪窑,纠正了以往日本学者误认为珠光青瓷产自浙江德清后窑的看法,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

      一次在二更的“更厦门”短片里知道有个叫庄友谊的肖年人,在有关于“珠光青瓷”文献记载并不多的情况下,对着现有的瓷片来研究配方。对这失传已久的技艺刻苦探索,在亲朋好友不看好及耗费大笔资金的情况下默默坚持,直到第11个月终于烧制出接近两宋时期的“珠光青瓷”。

正  面 背 侧 面

    可是莲花村口的古窑并非是烧制“珠光青瓷”的,而是烧制我们随处可见的闽南红砖。莲花村的古窑公园,据说年代并不久远,属纪念性公园。

     同安莲花红砖传统烧制流程:选土→牛踩烂土坯→上砖、瓦模具→晾干成型→拆除模具→入窑→开始烧制20天→停火30天→入窑搬砖。

闽南红砖 闽南红砖

      公园简介描述:古窑以土石垒成,一窑可烧制砖、瓦80万块(片)左右。用牛踩泥,手工制坯,柴草烧制。成品有闽南红瓦、红地砖、墙砖(雁字砖)。该窑保存较完整,对传承闽南红砖文化具有积极意义。

    闽南红砖指的是产于闽南的红砖。在闽南及台湾地区长大的人,都对红砖非常亲切。自家的屋顶、外墙、小巷的地板,到处都是红砖。

     闽南话把房子叫厝。闽南红砖古厝,红砖红瓦,艳丽恢弘,尽显建筑之张扬,而内在则质朴端庄。闽南红砖建筑主要分布在泉州、漳州、厦门、莆田、台湾地区等地,在台湾地区以金门最为集中。

      红砖文化的产生离不开所处的地理、人文环境。闽南为红色土壤,根据制作工艺的不同,可以烧制成红砖与青砖,其中红砖被人们所喜好。闽南相对国内其他地区,四季温差不大,以夏季为主,所以环境潮湿,而红砖有坚固、耐磨、防水、防潮等作用,与闽南的气候相适应,用红砖砌成多种图案,组成了鲜艳、绚丽的红砖文化。 红砖骨粗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闽越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华,成为闽南文化的重要载体。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