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读了很多书,为什么还是老样子
2022-04-19 本文已影响0人
奋斗中的颜小玉
一,首先要明确什么可以称之为知识。
可以消除现实生活中的不确定性的才是“知识”如果你学了很多但一遇到实际问题还是一脸懵就说明你学到的对你来说不能算是知识,只能算是信息。或者换一种说法,能够在自己生活中提取应用的信息才能被称为知识。长知识的重点在于和自己过往知识能产生链接,要知道知识的提取和应用远大于记忆。
二,我们来说说深度阅读的几个层次。
1刷过,看过了零散的信息。
2理解了信息,解读了信息把信息变成了数据
3新信息和已有信息有了链接甚至形成网络。
4信息网络中的两点相互连接应用于生活中解决了某个问题
5搞清楚这两点间的每一个环节形成一个解决类似问题的模型。
6很多个这样的模型积累并相互连接形成一种洞见(元认知)
三,回答“为什么读了很多书,却没有任何改变?”
最主要的因为是新的知识没有和现有知识体系形成连接,更没有应用于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多数情况下只有一个一个零散的信息,最终都会在一段时间后被大脑遗忘。此外也需要在头脑中构建领域里的知识结构和框架,这样才方便把新旧知识连接起来,一般读经典是可以帮助构建框架的。当然如果有这个领域的牛人指路就更好了。
四,我的解决方法。
1、阅读的出发点是解决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就是带着一个问题去阅读,就是进行主题阅读。
2、读到了新的知识要问问自己关于这个知识我已有的知识库里有哪些可以和它产生连接,是互补还是相斥?如果是互补我应该把它放在知识库的什么位置?新学知识还可以应用到生活的哪些其他领域中?在这条知识连里还需要补充哪些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