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童年

庙会

2020-08-24  本文已影响0人  路福

我小时候生活在冀南一个几百口人的农村。当时我们村里没有庙会,但临村有,每到过会的那天上午,村干部就在路上拦截赶会的人,经常会收缴到很多馒头。

那是“文革”后期,村村都在除四旧立四新,过年不准磕头,不准唱老戏,不准有庙宇,当然,更不准赶庙会。

上高中的时候,家家户户分了地,每年的春天开始不再闹饥荒,接着一年四季都能吃上细粮(小麦面)。上师专的那年,村东头原来大队办公的地方,修建了座玉皇大帝庙。据说,好多年前这里就是庙,现在拆了大队办公处建成庙,根本就是物归原主。

偏偏那几年棉花产量出奇地高,大家卖一包棉花就能换回一大把钞票。天公作美,风调雨顺,小麦和玉米多得陶瓷缸里盛不下,就改用水泥打造的大缸。

大家认为这是玉皇大帝保佑来的,每逢过年过节,庙里的香火经常特别旺盛,然后便有了几个专门收香火钱的人。

有人不小心说出,玉皇大帝是正月初九生日,大家便撺掇在这一天成立庙会。为了营造气氛,从正月初六开始,每天唱两场大戏,初九这天更是上午、下午、晚上三场,一时间卖糖葫芦的,耍把戏的,卖鞭炮烟花的,各式各样的地摊,来来往往穿新衣裳的人流,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家里来了亲戚,便能摆上一桌酒席,虽然菜品不多,但在那刚过了温饱的日子里,就显得特别丰盛。那时我正在师专上学,正月初九是寒假期间,母亲让我上桌,我很高兴。这不单单是能解馋,更主要的标志是,我已从一个懵懂的孩子,进入了成年。

又过了几年,一些好事者也许觉得每年一个庙会太少,又在七月初九加了个庙会。也是,随着生活条件的好转,家家户户以能有多少客人来为荣,都是好几天前就开始准备,务必让客人酒足饭饱,尽兴而归。

那时,谁谁家过会前几天就人流不断,从谁谁家出来了好几个喝醉的人,谁谁家的门口总有些酒后高谈阔论的人,总之,谁家的人多,就是人缘好,就是有人气,将来的孩子就会有出息。

也有些年轻人酒后闹事,掀桌子抡瓶子,上演那时港台片中的打砸场面,有时还用刀子捅伤了人。本来好好的宴席,一瞬间就被弄得腥风血雨,大家避之犹恐不及。

人总是失去了才知道珍惜,大家互相攀比出了问题才引起反思。于是,在家长的严厉管教下,多数年轻人有所收敛,醉酒闹事的少了。

随着平时的酒场越来越多,好多人不再期盼过会时的海吃猛喝,开始感觉过会是个负担,宾主都是巨大的浪费,但谁也不好意思先提出来。

但很多事就是这样,人不好意思说不让亲朋来自己家赶庙会,天却提了出来。春节期间铺天盖地的疫情把大家隔离在家里,自然也就不用再赶什么庙会。自己不用费工夫招待亲朋,亲朋也不用丢下自己手里的生计来赶场。大家都继续做自己的事,赚自己的钱,避免了浪费,实现了双赢。

想在一起聚聚,吃个饭喝顿酒,随时可以进行,不用非得用个庙会来绑架。

取消庙会,我赞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