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古玩文化国学与传统文化书法或写字

书画交融-难得糊涂

2017-02-25  本文已影响29人  518e0cf1bfb2

        在清朝书坛上,郑板桥可以说是一个佼佼者。郑板桥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乾隆元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做官前后,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郑板桥书法取法于徐渭、石涛、八大山人,而自成家法,体貌疏朗,风格劲峭,工书法,用汉八分杂入楷行草,自称六分半书。并将书法用笔融于绘画之中,主张继承传统十分要学七要抛三,不泥古法,重视艺术的独创性和风格的多样化,所谓“未画之先,不立一格;既画之后,不留一格”,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诗文真挚生趣,为人民大众所喜诵,亦能治印,接近文何,有《郑板桥全集》、《板桥先生印册》等传世。

难得糊涂

        清朝中期,在包世臣等人,崇碑抑帖的书法理论影响下,出现了一位伟大的天才赵之谦,各种书体都涉猎而且都留下了为数众多的优秀作品。赵之谦曾刻一闲章,称自己汉后隋前有此人,可见其自负。赵之谦为浙江绍兴人,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伪叔,号悲庵、梅庵、无闷等,生活在咸同年间,学问诗文不可一世,书画篆刻皆为一流。青年时代即以才华横溢而名满海内,他是清代杰出的书画篆刻家。赵之谦的篆刻取法秦汉金石文字,取精用宏,形成自己的风格,人称赵派。他在书法方面的造诣方面是多方面的,可使篆、草、隶、楷的笔法融为一体,相互补充,相映成趣,赵之谦曾说过,独立者贵,天地极大,多人说尽,独立难索难求。他一生在诗、书、画、意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梅兰竹菊

        赵之谦精通于书画篆刻,他的书风属于邓完白、包慎伯、吴让之一路,由包氏的执笔法学习北碑,他的天分独厚,而又能加以发扬光大,所以产生出极富现代气息的作品,这一点,他本身也有所矜持,但当时的人却对他未能充分理解,其篆隶作品,有时虽然有些渗墨现象,但其锋利的笔锋,所表现出来的美妙感觉,不得不令拍案叫绝。晚清除了赵之谦外,翁同龢、吴大澄、康有为、梅洞鼎、李瑞清、沈增植等名家,也各有专胜,为时人所重,特别是吴昌硕,其书法作品与绘画一样著称于世。

赵之谦作品

         吴昌硕是清末著名书画家、篆刻家,原名俊卿,别号苦铁,浙江安吉人,少年时他因受其父熏陶,即喜作书、印刻。他的楷书,始学颜鲁公,继学钟元常,隶书学汉石刻,篆学石鼓文,用笔之法初受邓石如、赵之谦等人影响,以后在临写《石鼓》中融会贯通。沙孟海评论吴昌硕,极力避免侧媚取势,捧心龋齿的状态,把三种钟鼎陶器文字的体势杂糅其间,所以比赵之谦高明的多。吴昌硕的行书,得黄庭坚、王铎笔势之欹侧,黄道周之章法,又受北碑书风及篆籀用笔之影响,大起大落,遒润峻险。

临石鼓文轴

       值得一提的是,晚清时期随着甲骨文等一批古老文字的问世,书坛出现了又一场变革的先兆。特别是康有为,大力提倡学习北魏碑刻,震撼书坛,使书法的变革出现了强劲的新势头。在这股浪潮的激励下,青铜器和甲骨文上的篆书,石碑上是隶书以及许多古老文字都受到广泛地重视,并被用作学习和创新的样本。中国书坛又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下节预告:中华古玩文化-17绘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