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4/100 难推进的一天,越上感觉越糟糕
现在是2024.2.20,晚上9.17,记录今天。
今天6节课,上完回家好像没想象中那么累,大概是上学期紧张的连上六节课后还有一个330课后服务吧,这学期调到了周四,周二就轻松一些。
上午三节信息,下午三节探究,上午还是比较轻松愉快的,但下午就比较糟糕。
由于今天下午的三个班上学期都制作了原型(有个别组没做),所以今天的内容是对模型进行介绍、测试和改进。
安排了2个活动,活动一是小组根据介绍的要求梳理小组的方案,其实也是回顾之前的方案形成过程。小组交流后在学习单上记录下来,为第二个活动的介绍做准备。
活动二是,其他组的同学到小组中,听方案介绍,并提出质疑、问题、建议等,由小组记录员记录。
按照计划,今天需要完成这两个活动,3班完成情况最佳,2班有部分小组完成(但过程非常杂乱,完成效率比较低),5班只完成了小组介绍准备的部分(个别组之前没有做原型,有一个组都没有确定方案)。
从今天的活动来看,我对于这个过程是越来越没有信心,我发现发散太开的项目,在推进过程中混乱无比,一个老师无法在各个不同小组之间协调好,尤其是进度不同、效率不同、主题不同的小组更是无法平衡好指导的时间,导致课堂的效率很低。
这就产生一个问题,那应该设置怎么样的项目主题,才能够既发挥学生的个性,又能整班一起推进,且完成的成果是有意义的呢?
在这学期重新梳理项目的时候,中心王老师提出对项目的主题进行删减,并且让学生都去经历每个小项目,学期最后,学生其实经历了一个大问题下的很多小问题,并且这些小问题是有递进性和难度增加的,从学习过程看,也是不断地在巩固已学的东西的,这个思路一开始我并不太接受,我觉得这个可能有点封闭,但是从我这节课上下来会发现,现有的调整是更加流畅且对教师而言是可推进的,并且在推进过程中,因为学生面对的问题是一样的,可以更聚焦于问题本身,而不是被其他组的不同问题分散注意力。
从这个过程,继续看我社团课的情况,我让学生选择不同的任务去做,不同任务之间没有关联,这导致学生都是各自为营各种出成果,但是过程非常拖拉,没有竞争和组间的互动,这导致项目推进地非常生硬,因此我觉得我这次社团在做的内容也有些失败,没有太多的价值和意义。
如果要改进社团的方案的话,可以是各个组都选择做旅行计划,只不过大家选择的山峰会有不同,这样的话大家的成果是一样的,大家经历的过程是一样的,只是大家寻找的内容载体是不一样的,这不仅可以让小组与小组之间形成竞争和对抗,也形成了一种督促,当其他组形成了一个成果时,我们组会因为想比他们做的更好而想出更有意思的成果。
虽然没有专门去看书,但是目前的经验给我提供了未来设计项目时的思路。
1.在设计时不能为了凸显学生的个性和自主性而把主题放的特别开,需要有一个相同的成果,但是成果形成的内容载体可以是不一样的,即我们都做旅行路线,但是去南迦巴瓦峰还是珠穆朗玛峰,不同组是不一样的。
2.在推进时,不能太过发散学生的个性,什么都让学生自己来拿主意,要用成果标准约束学生的天马行空,也要用标准引导学生往我们最初想要的方向走。
3.教师在设计项目时,非常难,需要把学生成果中需要的标准写清楚,并且这些标准与教学目标要有一致性,这点对于没有进行实践的老师而言,是很难很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