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零专题

我看两汉文学~5

2023-04-18  本文已影响0人  雨外斜阳

五、史记

两汉文学,怎能缺少太史公的鸿篇巨制《史记》,鲁迅先生推崇史记,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不仅是第一部详细记录中华民族历史的史书,还开创以人物传记记录历史的先河,更是中国传记文学的开端。

司马迁因李陵事件仗义执言,被暴怒的汉武帝打入死牢。司马迁无钱赎身,只好接受屈辱的宫刑,苟活性命而作史记,《史记》成,太史公不知所踪。《史记》耗费司马迁毕生精力泣血而作,记录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约三千年的中国历史。不但体现太史世家的史学功底,而且彰显司马迁旷世的文学奇才。

《史记》以基本史实为依据,加以丰富的想象,用铺陈夸张比喻等文学艺术笔法将各类人物从历史的云烟中呼唤而来,鲜活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各类人物,不仅是王侯将相,平民百姓在太史公笔下第一次记录在史书中。

通过历史人物命运的描写,既体现司马迁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也透漏了司马迁面对君权统治悲天悯人、无可奈何的人生态度。

《史记》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其中本纪和列传是主体。基本上以政治人物为主线,不同人物赋予不同的传记名称。

本纪。“本纪”是全书提纲,记录王朝更替和帝王或司马迁认为应该与帝王并列人物如项羽等的编年体言行政绩。其中记载先秦历史的五篇,依次是五帝,夏,殷,周,秦;记载秦汉历史的七篇,依次是秦始皇,楚霸王项羽,汉高祖刘邦,高后吕雉,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和汉武帝刘彻。

表。“表”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

书。“书”则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方面内容。

世家。“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事迹。

列传。“列传”是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我认为列传才是《史记》最精彩的部分。司马迁为他认为重要的历史人物作传,开创性地跳跃出只有王侯将相言行的历史记录,为普通人列传。当然这个普通人是相对政治人物的,他们各怀绝技,绝非常人。

《史记》文学艺术性方面,笔者认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故事性叙事。司马迁开创记叙文,以史料为基础,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夹叙夹议、层层深入,引人入胜。虽然是写历史,却一改前人写史平铺直叙的记事方式,以小说家的感觉大胆揣测人物心理,以故事性笔法探究事件因果关系。形成独特的历史风格和史观。

个性化人物。司马迁在史记中为之列传的人物,全部个性鲜明,使读者隔着千年时空,仍然可以感受人物活跃在眼前。我印象最深的是项羽本纪,对项羽的刻画,司马迁是抱着极大的同情和惋惜来写项羽的,项羽并未称帝,他却把项羽直接与刘邦并列,在本纪里记述。读者诸君有时间去读一读,特别是垓下之围、自刎乌江这些片段的精彩描写,借项羽之口表达司马迁自己的观点:“今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对廉颇和蔺相的刻画如,岂止入木三分,廉颇的骄傲霸气又耿直率真,蔺相如的宽和大度又有点“老奸巨猾”,就连舍人这样的小人物的形象也跃然纸上,读起来,仿佛在看一个舞台剧。及至蔺相如言“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使其人物形象立刻高大起来。

在《史记》中,司马迁刻画人物,采用很多艺术手法,经常对人物进行正面写实与侧面写虚相结合;运用对比手法描述,《廉颇蔺相如列传》用舍人的心胸狭窄来映衬蔺相如的胸怀坦荡,《李将军列传》描写李广带兵特点,是写程不识带兵的作风来映衬。

悲剧性传奇。《史记》也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悲剧人物,使全书具有浓郁的悲剧气氛,并富有传奇色彩。比如项羽的悲剧,比如侠客传里面的五位侠客,无一不是悲剧收场,但司马迁笔下,他们都是令人扼腕叹息、荡气回肠的英雄好汉。

史记是一部伟大的史学文学作品,它首创简明易懂的通史体裁,建立史学的独立地位。后世学者各朝代各种通史版本,都是效仿史记而编写的。同时,《史记》把史学与文学结合起来,创建史传文学传统。

司马迁的文学修养深厚,是千年不遇的文史学天才,其艺术手段极其高妙。《史记》从它诞生那天起,对中国文学产生深远影响,直到今天,这影响长盛不衰。中国的小说、戏剧、传记文学、散文,都不同程度效仿它,很多戏剧素材直接来自于史记,比如赵氏孤儿,比如将相和,比如霸王别姬等等。

我们今天,应该很庆幸当年司马迁的忍辱偷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