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2020-03-10  本文已影响0人  猫姨十三的思维课

曾经看过很多武志红的书,他讲家庭,讲心理,讲人际关系,讲家庭关系,讲心理关系,像是个心理医生,像是老师,也像神棍。因为自觉自己一直在亲密关系中存有缺陷,国内又找不到更好的人可以咨询,所以看他。他讲亲密关系的那些点,其实我不看我也知道,我没有在心中去把一些东西概念化,但是我们都清楚,亲密关系中的千丝万缕的因果,至少我是清楚的,我可以清晰地看到我每一处性格缺陷的成因,看到我的恐惧和懦弱。

我很清楚地知道,我不是一个自信的人,因为我的心中深藏恐惧。但是你如果问我,你在恐惧什么,害怕什么?我大概也是回答不上来的。因为恐惧是一种状态,不是一个具体的事件,不是说因为明天要交作业,而我没有写作业我感到恐惧,我是无端地就开始恐惧。你懂吗?恐惧是一种状态,简单来说,我写完了作业,但我作业不及格,我因不及格感到恐惧,我作业100分,年级第一,我因年级第一感到恐惧。

从理性和科学的角度上来讲,这是很没道理的事情。不及格会恐惧,第一名会恐惧,那怎样才不会恐惧呢?答案就是,没有答案。因为恐惧是一种状态,就好像时间是一种状态一样,时间在流失,恐惧也在持续。

内心没有恐惧的人,是不会懂得这一点的。与人说起,别人大抵要问我,你究竟在恐惧什么?当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就知道别人是不懂恐惧的人了,世界没有值得我恐惧的事情,我因此而感到恐惧。

这仿佛是很绕的逻辑。所以在我拥有理智的时候,我也会问自己,你究竟在恐惧什么?但我知道这个问题没有答案,我早从12岁的时候就很清楚这一点:我不是在害怕什么,我是内心太过于匮乏。我不是因为外界危险而导致的恐惧,我是无法接纳自己而导致的恐惧。

我真的比任何人都了解自己,有时候我觉得我相当于1.5个武志红,但是思想和行动终究是割裂的关系,我们听过很多道理,但是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其实我清楚,我的恐惧从何而来:因为我从来没有长大,我内心一直留在大概2岁那年,或者说是14岁那年。也就是说,我的身体,我的外貌,都拥有了一个26岁的女孩应该拥有的样子,我甚至开始苍老,但是我这个苍老的身体里,住着的那个人,始终都在14岁。

为什么说2岁呢,因为2岁是我离开父母的时候,也可能会更早,但是按照2岁来算,后来我爸妈跟我提及很多次,当年抚养不起那么多孩子,所以要把你卖给上海的人家。现在的我肯定理解这一切,但是当时的我并不能理解,也无法理智,我只知道唯一的事实是,我的感受,我只知道后来他们认为上海太远,送我去了外婆家这个事实。但是因为我和外婆关系实在算不上好,所以又增加了很多伤口。2岁那年,大概就是我在无意识的时候,在抗拒这一切的发生。所以尝试走回那个我熟悉的地方,尝试去追一辆远离我的汽车,但是我没有成功。

14岁那年,我的心底全是绝望,那年席少杰死了,我的同桌,他的父母来学校,带走他的东西,后来我去过一次侯地,但是没有见到更多关于他的东西。不过我当时其实对他感情也不算太深,不过是一个日常说话的伴侣,但是还是感到很无助,不是因为他,是因为自己,无法面对活着这个话题。而且当年初中又发生很多事情,又常常被人无端责骂,所以实在不懂,自己生活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当时我为身边的每一个人找意义,但是我没有找到自己生活下去的意义。

种种绝望的因子叠加吧,14岁那年好像在无声的叛逆,没有人知道,我的心底有一场海啸,反正外表总是麻木不仁,像是活了3000年的老人一样,不苟言笑,甚至不轻易说话。那年的我,内心充满创伤,我无法忍受这样一个不堪的我在这美好的人间生活,我时常觉得,当年的车祸带走的应该是两个人。

真正的改变是大学以后,如果你认识以前的我,你就会知道我真的变了很多。说改变的原因,也说不上太多,无非是随着时光的流逝,经历了一些人事,发生了一些改变,从而观念上有了一定的扭转。

但是如果非要我说,那应该是看多了别人的苦难,就开始理解别人的选择了。应该是初三那年吧,杨炫煌的父亲车祸去世,当时那么骄傲的一个人,一下子就被摧毁了,作为他曾经毫不起眼,但是对他一直很仰慕的一个同学,如果说那种痛苦感同身受,希望不会显得太矫情。但是看着他独自扛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我不得不说真的是非常佩服,而且从那之后,那么阳光的一个男孩开始变得沉默,这变化真真切切像一把刀。

他只是这些年的一个例子吧,还有很多,比如学习很好的女生,因为家境原因无法继续深造,或者跟随同学去她们家里玩,发现竟然要翻越好几座山……静下来观看别人的人生,也真的能看出种种磨难留下的痕迹。但是那些痕迹,令他们更坚强。

总之后来的我,开始有了一些改变,并且觉得14岁那年的自己宛若智障,我不懂为什么当时我的脑子里都是一些很矫情的东西,我为什么不学习?难道物理、化学、数学没有一个值得我埋头苦读,寄托人生理想的吗?站在现在的角度去看,自然是无法理解,但是倘若回到过去,我也不会做的更好——因为当时的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理想。我差不多从来没有为学习吃过苦,从来没有,当我明白学习的意义的时候,我早已经不是在学习的年纪。

后来我长大了,比如说长到了现在,心理上有所改善,所以你看我,什么时候谈及过死亡?那是14岁的女孩爱谈及的事情,我早已经过了动不动谈生死的年纪了。我坚定地活着,这一点从不犹疑。

14岁,我们爱谈及生死,爱寻找人生的意义,我们渴望被人爱,渴望去爱别人,如果没有爱,我们就觉得没有生命。而且我们必须要种种现实来佐证这种爱,来告诉自己,这种爱确实存在。

26岁,我们都过了该谈及生死,谈及人生意义的阶段了,也不去渴望爱,更不渴望被爱,更不需要什么东西来证明自己值得被爱,或者爱确实存在。

我心里很清楚,这些都是我14那年的因素,或者说旋律,或者我14岁那年的追求。但是现在早已经过了那个阶段,但是因为那个阶段,我没有找到答案,所以当年的那份迷茫,就像是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压迫到了26岁的我。

如果你能理解我的话,你就能理解为什么《挪威的森林》里,直子选择了在山上自杀。她其实是陷入了自己编织的困境,如果她想走出困境,是很轻易的,她只需要放下自己一直握在手心的疑惑,但是她放不下,她感到矛盾,所以她自杀。直子的疑惑,如果在木月死去的时候就解开,也不至于疑惑这么多年。

所以阿秀也曾经说过类似的话:毕业的时候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迷茫,一定要为自己找个方向,如果毕业的时候不解决自己的迷茫,将来会变得更加迷茫,甚至被动。

但是其实,我14岁的那些困惑,那些我执着的东西,都不必要要有答案。甚至我根本不认为是有答案的,但是我习惯了那种状态,仿佛一旦轻易放下这些,我就背叛了14岁时候的自己一样。

所以明白吗?什么恐惧,害怕,自卑,根本不是一件事情,而是一种状态。大部分都和我一样,肉体逐渐老去,灵魂却始终停留在年幼的时候,对某样东西的恐惧之中。

所以武志红讲那些理论,我觉得我能比他讲出更多。他的一整套理论都非常简单,最简单来说:一个刚出生的孩子离开母亲就会死亡,所以母亲离开的时候孩子会哭闹,这是孩子无意识的举动,目的是保护自己。因为当他哭闹的时候,母亲就会发现他,然后就不会离开。

这个时候,他假设是2个月的婴儿吧。然后随着时光流逝,他长大了,变成了26岁,早就不是2个月的婴儿了,但是他对于“母亲要离开他”这件事上的处理,还是2月婴儿的处理办法。但事实上呢,根本没有任何人要离开他,而且他早就不是那个2个月的婴儿。

武志红的整个理论,核心观点就是这一个,我一眼就看出来了。但是世界上多得是能够明白,但就是很难做到的道理,要论鼓励一个人,我也很擅长呢,我甚至还可以化身阳光少年,去鼓励所有处在阴暗中的人。

改变其实也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人生的所有冲突、矛盾、恐惧、自卑、害怕,都是因为不接纳。只要你肯接纳自己,你就能面对自己的不完美,面对自己的冲突、矛盾、恐惧、害怕……

这是人人都明白的道理,可是为什么要做到就是这么难呢?因为还是舍不得那份期待吧,因为在想象里,自己是个无所不能的人呢……对自己寄托了太多的期待,期待自己和别人不同,但最终还是要察觉,人人都想不同,但人人都相同这个事实。

可是,人终究是人啊,飞不到天上去,无论你多么想,都无法凭爱意,将富士山私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