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加帝国的强盛、爱尔兰大饥荒以及西欧的崛起,居然跟它都有关!
无论是烘培还是油炸、水煮还是烧烤、薯片还是薯条,你在日常生活中,肯定接触过土豆。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了土豆,现代文明的格局将走向截然不同的方向。
土豆是印加文明得以创造的能量保障
最早种植土豆的,是8000年前生活在南美安第斯山脉上的远古秘鲁人。
土豆是一种含有高蛋白的碳水化合物,它能为人体提供所需的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印加帝国的统治者,让他们的奴隶去从事修筑梯田、开山挖矿等繁重的体力劳动,而土豆正是最理想的能量来源。
可以说,土豆为当时伟大而复杂的印加文明的创造,提供了能量保障。
土豆,这种印加人甘之若饴的主食,起初却被欧洲人弃之如履
西班牙的探险船从南美返回时,安第斯山上的土豆首次被带回了欧洲大陆。
那时的欧洲人压根不想尝试这种来自新大陆的淡然无味的古怪食物,况且它的样子与有强毒性的颠茄又如此的相似,欧洲人就把它只用作装饰性的园林植物。
其后的200多年里,也只有低下阶层在别无选择时,才不得不以土豆充饥。
17和18世纪,直接影响欧洲人口规模的不是战争,而是饥荒
1750年前后,廉价而营养丰富的土豆逐渐成为农户的主要粮食。
从那以后,农民的食物来源有了保障,农业人口得到了稳定的增长。
荷兰帝国、大英帝国以及德意志帝国得以相继崛起,与其所统治的农民、工人和士兵队伍的不断壮大,可以说是密不可分的。
当然,并不是所有欧洲的国家,人口上了规模以后,都能成为强国。
像爱尔兰人,把土豆作为主食后,人口急剧增加,灾难也悄然降临。
爱尔兰大饥荒,饿死了百万爱尔兰人,却最终成就了欧洲工业革命
19世纪中叶,“马铃薯枯萎病”自东向西席卷了整个爱尔兰岛,紧随而来的“爱尔兰大饥荒”,是人类史上最致命的大饥荒之一。
这场持续了几年的粮食危机,致使超过100万的爱尔兰人饿死,200万人逃离家园。
当然,最终马铃薯枯萎病得到了遏制。
欧洲的人口,尤其是工业人口又得到了发展。
接收了那200万爱尔兰移民的欧洲大陆,拥有了庞大的工业人口基数,通过工业革命,成功翻开了现代世界新兴工厂的辉煌一页。
难以想象,如果人类没有把“土豆”这种高产又高能量的植物作为主食,世界历史将走向何方……
被后世誉为“美洲罗马”的印加帝国还会出现吗?
欧洲大陆的工业化进程,将如何演变?
甚至,缺少了这种易于种植的农作物作为补给,世界大战还会发生吗?
土豆,这种发源于秘鲁的作物,不仅丰富了人类的主粮结构,还对世界史上的里程碑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