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怎么认识我的
看电视剧小说故事时,是不是会遇见这样的情节。男女主落单困在山里,没有吃喝,然后就捡些小蘑菇煮着吃。虚构情节,建议大家不要模仿,因为大部分人分不清野外蘑菇,误食有毒蘑菇,还能等到救援,可能就先为科学献身了。
不过,这也从侧面反应了普罗大众对菌物的认识。我们的先祖靠天吃饭,这样肉嘟嘟,看着就能吃的菌菌当然逃不出我们先祖的手心。不过,这全是血与泪的教训。人类从一遍一遍的尝试中得知哪些可食,哪些味美,哪些有毒,哪些苦涩。又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慢慢摸索出一些菌类的培育技术。尽管经验总结有限,产量很低,这也是古人对现在的贡献,只有我们站在这样的高度,才能避免一些歧路。
在其他文明中,有些认为菌类出现伴随着腐败和毒素,是一种不好的象征,因此避而远之;有些把菌菌视为与神明沟通的媒介,大概可能是因为一些菌类吃了以后会有致幻效果,巫神把这视为神明的指示。现在科学解释可能就是一些菌物毒素,类似毒品一样,给人一些亢奋的情绪,产生迷幻经验。
真正看到这些菌菌小可爱,是一位伟大的博物学家,胡克发明了显微镜以后,第一次看到真菌。真正认识这些菌菌小可爱,是意大利的一位植物学家,米凯利,他观察并记录了好多真菌的萌发生长,然后认为这些东西属于不同于已知生物的种类。紧接着,西方科学家在与真菌的一次次战斗中,逐渐认识了它们。早期研究的这些真菌,都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种类,比如导致小麦减产的小麦腥黑粉菌,导致蚕僵病的白僵菌,导致马铃薯晚疫病的黑粉菌,导致葡萄枯萎的葡萄霜霉菌,等等。由此人类根据这些战斗经验,发明了波尔多液,巴氏消毒法等等抗菌妙招,为了促进植物生长的植物病理学由此建立。
不要看到上面这么多治病真菌就对这些菌菌产生偏见,其实它一直在默默服务着我们的生活。酵母菌,看不见,摸不着,我们蒸馒头,酿酒离不开它;青霉素,从青霉菌中提取的一种成分,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菌根真菌,和植物互利共生,帮助它们创造更大的价值。
现在,人类认识到的菌物世界仅仅是冰山一角。据科学家估计,世界上的菌物种数达150万种或者更多,人类认识和记载的种类仅占0.5%。长路漫漫,认识菌菌小可爱,人类还要做的更多,说不定,有巨大的惊喜在等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