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读《随园诗话》(705)

2022-06-18  本文已影响0人  真老实人_425a

【原书卷二·四〇】

郑夹漈韩昌黎《琴操》诸曲为《兔园册子》,薄之太过。然《羑里操》一篇,末二句云:“臣罪当诛,天王圣明。”深求圣人,转失之伪。按《大雅·文王》曰:“咨咨汝殷商,汝炰哮于中国,敛怨以为德。”文王并不以纣为圣明也。昌黎岂不读《大雅》耶?东坡言孔子不称汤、武。按《革卦·系词》:“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系词》,孔子所作也。东坡岂不读《易经》耶?刘后村吴恕斋作《诗序》云:“近世贵理学而贱诗赋,间有篇章,不过押韵之语录、讲章耳。”余谓此风,至今犹存。虽不入理障,而但贪序事、毫无音节者,皆非诗之正宗。韩、苏两大家,往往不免。故余《自讼》云:“落笔不经意,动乃成苏、韩。”

郑樵,(1104年-1162年),字渔仲,自号溪西遗民,兴化军莆田县(今福建莆田)人,学者称“夹漈先生”,宋代史学家、校雠学家。出生于书香之家,少时即异于常人,有“神童”美誉。因不愿应科举而隐居于夹漈山中刻苦钻研经学、礼乐学、文字学、天文学、地理学、动植物学等方面共计三十年,著书千余卷,曾数次向宋廷献书,但结果都不甚理想。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在宋高宗下达诏旨命郑樵进呈《通志》的当天,因积劳成疾而在临安与世长辞,享年约五十九岁。一生著述颇丰,但大部分已佚亡,今存《通志》、《夹漈遗稿》和《尔雅注》等数种。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

《琴操十首》,韩愈创作的组诗作品。琴操,古琴曲名,操犹曲。汉蔡邕著有《琴操》二卷,叙各曲的作者与缘起,共十二操。十二操之名,除韩愈拟作的这十操外,还有《水仙操》、《怀陵操》。此诗作年未详,清·方世举《韩昌黎诗集编年笺注》以诗中有“臣罪当诛”二语,疑为贬潮州刺史后作,备参。

兔园册子,是指读书不多的人奉为秘本的浅陋书籍,出自《新五代史·刘岳传》:“道行数反顾,楚问岳:‘道反顾何为?’岳曰:‘遗下《兔园册》尔。’《兔园册》者,乡校俚儒教田夫牧子之所诵也。”

《羡里操》,实为《拘幽操》,据传为文王被囚羑里时作此曲。琴操十首·拘幽操。文王羑里作。

《古琴操·拘幽操》:殷道溷溷,浸浊烦兮。朱紫相合,不别分兮。迷乱声色,信谗言兮。炎炎之虐,使我愆兮。幽闭牢阱,由其言兮。遘我四人,忧勤勤兮。

韩愈《琴操·拘幽操》:目窈窈兮,其凝其盲;耳肃肃兮,听不闻声。朝不日出兮,夜不见月与星。有知无知兮,为死为生。呜呼,臣罪当诛兮,天王圣明。

拘幽操:蔡邕《琴操》说,周文王备修道德,百姓归附。祟侯虎嫉之,进谗言于纣王,于是囚文王于羑里,将杀之。文王四臣太颠、闳夭、散宜生、南宫适遍求海内,得美女二人,与大贝、白马,献于纣王。纣王悦,立出文王。文王被拘羑里,作此曲。

羑(yǒu)里:故址在今河南汤阴县北。

肃肃:萎缩的样子。

《琴操》,原为古琴专著,相传是东汉时蔡邕所撰。它是现存介绍早期琴曲作品最为丰富而详尽的专著。原书已佚,经后人辑录成书。包括有:诗歌五首、九引、十二操和河间杂歌二十多首。书中对每首作品的有关故事内容都作了介绍,这些故事带有浓厚的民间传奇的色彩,往往和史书有很大的出入,所以《乐府解题》说:“《琴操》纪事好与本传相违。”其实,不拘泥于史实,根据人们的愿望加工创造,正是民间创作的特点之一。看来,本书是汇集了民间传说而成。全书汇集的五十多首作品,绝大多数都是先秦的题材,只有两、三首是西汉题材,因而成书的时间应不迟于汉代。同时,书中作品大多附有歌辞,或释之为“歌”,这也是早期作品的特点。韩愈所写的《琴操》十首皆为仿古《琴操》曲而作。

《大雅·文王》,是《诗经》中的一首诗,是《大雅》的首篇。这是一首政治诗,歌颂周王朝的奠基者周文王姬昌。朱熹认为此诗创作在西周初年,作者是周公旦。全诗七章,每章八句。通篇用“赋”的手法,歌颂周文王受命于天建立周邦的功绩,叙述商周兴亡隆替的道理,告诫勉励周成王及后世君王应顺应天命施行德政,反复叮咛告诫周朝臣子及殷商归周诸臣要顺应天命效忠周朝,情意十分恳切。此诗章句结构整齐,每章换韵,韵律和谐,成功地运用了顶针的修辞技巧,语句蝉联,诗义贯串,宛如一体。但其内容中没有后面引用的章句。本条诗话中“咨咨汝殷商……”出自《诗经·大雅·荡》。

《大雅·荡》,《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假托周文王作以自儆并刺王室,诗人借古讽今,警告周厉王接受殷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改弦更张。全诗八章,每章八句。第一章开篇即揭出“荡”字,作为全篇的纲领,其后各章都是以“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开头,假托周文王慨叹殷纣王无道之词。此诗构思精巧,结撰奇特,具有很高的艺术性。本条诗话引用章句应为“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女炰烋于中国,敛怨以为德。”原书中刊刻为:“《大雅·文王》曰:‘咨咨汝殷商,汝炰哮于中国,敛怨以为德。’”显然是断句错误了。

炰哮,音páo xiào,通常作“炰烋”。亦作“炰虓 ”。释义:1、猛兽怒吼。亦形容人嚣张或暴怒。《诗·大雅·荡》:“咨汝殷商,女炰烋于中国,敛怨以为德。”郑玄笺:“炰烋,自矜气健之貌。”2、指嚣张跋扈的人。《三国志·魏志·高柔传》:“赐以棺、衣,殡敛於宅” 裴松之注引晋·孙盛曰:“世主若能远览先王闲邪之至道,近鉴狡肆徇利之凶心……则不恭可敛衽於一朝,炰哮可屈膝於象魏矣。”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女炰烋于中国,敛怨以为德。”译文: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跋扈天下太狂妄,却把恶人当忠良。

汤、武,音tāng wǔ,商汤与周武王的并称。《易·革》:“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史记·穰侯列传》:“以三十万之众守梁七仞之城,臣以为汤武复生,不易攻也。”

革卦,《易经》六十四卦之第四十九卦。革卦的主卦是5卦离卦,离卦的卦象是火;革卦的客卦是6卦兑卦,兑卦的卦象是泽。泽火革(革卦)顺天应人。这个卦是异卦(下离上兑)相叠。离为火、兑为泽,泽内有水。水在上而下浇,火在下而上升。火旺水干;水大火熄。二者相生亦相克,必然出现变革。变革是宇宙的基本规律。卦辞的“革:己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是说作为言谈改革的《革》卦,它就应该在国势由盛转衰,即国家已出现不景气现象之时就应着手进行,不要等到腐烂不堪不可收拾之时再进行改革,这样就晚了。

系辞,通常是指《易传·系辞传》或《周易·系辞》。亦称《系辞传》,分为上、下两部分。相传孔子作了7种10篇论文,阐发和总结《周易》的论述,这部论文集就是《易传》。系词上下篇属于《易传》中的第4种,总论《易经》大义,是7种论述中思想水平最高的作品。《系辞》中引用了不少孔子的论述,可以认定为经过了孔子以后儒家的整理,《系辞》可以称之为先秦儒家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集大成。《易传》共7种10篇,它们是《彖传》上下篇、《象传》上下篇、《文言传》、《系辞传》上下篇、《说卦传》、《序卦传》和《杂卦传》,自汉代起,它们又被称为“十翼”。欧阳修怀疑《系辞》、《文言》和《说卦》等篇目非孔子创作,但认为《彖传》和《象传》出于孔子之手,他显然将《易传》中最为重要的思想归诸孔子。近现代以来,不少学者考证,《易传》非孔子所作,乃是孔门后学的作品,亦有人认为《易传》是道家系统之作。

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出自《易传·彖》:“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巳日乃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说,大亨以正。革而当,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并非出自《易传·系词》。

刘后村,即刘克庄,(1187年—-1269年),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县(今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词人,江湖诗派诗人。荫补将仕郎,后历任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建阳县知县、帅司参议官、枢密院编修官。淳祐六年(1246年),宋理宗因其久有文名,赐其同进士出身,后任秘书少监,官居工部尚书、建宁府知府。景定五年(1264年),以焕章阁学士之职致仕。咸淳五年(1269年),逝世,享年八十三,谥文定。刘克庄诗属江湖诗派,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吴恕斋,名革,字时夫,号恕斋,庐山人。关于吴恕斋的仕历,据称先是从抚州崇仁尉起步,历任钱塘县令、临安通判和临安知府。还担任过江南西路提刑。《福州府志》载:“吴革,咸淳二年知福州,为政雅重风化,尝创道立堂,祠濂溪以下诸贤,而附以贤牧。又创经史阁,官至户部尚书。”吴恕斋不仅“深于理学”,诗写得也好:“其诗皆关系伦纪教化,而高风远韵,尤于佳风月好山水大放厥词,清拔骏壮。” 论及宋诗,刘克庄的一句名言颇为流行:“近世贵理学而贱诗,间有篇咏,率是语录讲义之押韵者耳。”这句话就出自他为《恕斋诗存稿》所作的题跋。吴恕斋《宋史》无传,其生平事迹散见于《九江府志》《杭州府志》《咸淳临安志》《福州府志》《八闽通志》以及数种宋人文集。据考,其父吴元、叔吴愈,同为进士,均有诗文入选《全宋诗》与《全宋文》,堪称文学世家。

理障,音lǐ zhàng,佛教语。谓由邪见等理惑障碍真知、真见。《圆觉经》卷上:“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碍正知见;二者事障,续诸生死。”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尊生》:“思索文字忘其寝食,禅家谓之理障。”后指诗作中陷于说理而少情趣的现象。清·胥绳武《读<小仓山房文集>》诗:“扫除理障言皆物,游戏文心唾亦珠。”

序事,音xù shì,释义:1、谓安排事项使有条理。《周礼·春官·乐师》:“凡乐,掌其序事,治其乐政。”郑玄注:“序事,次序用乐之事者。”贾公彦疏:“云‘掌其序事’者,谓陈列乐器及作之次第皆序之,使不错缪。”2、叙述事情。宋·司马光《述》:“而先所采集列国,因序事过详,不若《春秋》传之简直精明,浑厚遒峻也。”

(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