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想想40
最近,单位餐厅提供早餐了,7块钱的标准,个人刷两块单位补五块。自从餐厅提供早餐后,我每天早上到单位吃早餐。在单位吃早餐的好处首先是躲开了早上的车流高峰:其次是餐厅提供的早餐营养搭配合理:小菜四五样,主食四五样,有奶有蛋有粥有汤:最后当然是既便宜又省事。虽然好处多多,但对于许多不得不缠身家务的人来说,还是不能为了这些好处只管自己便宜而省事,尤其是孩子还没有寄宿学校之前,特别是有了两孩三孩的人。所以,能享受上这种福利的人,大都是老男人老女人和单着的年轻人。百十平米的餐厅,二十多张四人座餐桌,寥寥数人,就是早餐时的常态。
我是不爱凑热闹的人,喜欢独坐一桌。或许人家早就知道我有这个毛病,很少有人打了饭与我同坐一桌。这样,早餐时我就有了些多余的精力。我大概能估摸出其他早餐的人总是喜欢先挤满一桌的原因,但我不喜欢。
我边吃饭,边打量着陆续进入餐厅的人,判断着进来的人即将坐在哪个位置。如果我是第一坐下吃饭的人,第二个一定会另选一桌,而且一定与我这桌有明显的距离。第三个一定会与第二个人同坐一桌,第五个一定会填满第四个人旁边的空位,第六个会紧挨着他们那桌的邻桌坐... ....我就这样看着一个个先后进入餐厅的人,然后我就提前给他们设定了坐位。
我想他们会坐在哪个位置,他们就会坐在哪个位置,好像他们坐在哪个位置是因为接收了我的意识信号。换句话说,我的意识信号左右着他们的选择。这种完全符合我猜测的结果,在头几天里,觉得好玩儿很,渐渐的就觉得很没有意思。
人家坐在哪里肯定不是接收了我的意识信号,但他们坐在那个位置又好像是接收了谁的信号,要不然,怎么这么准确无误地坐在了那个位子上呢?我觉得好玩儿是因为他们的选择符合我的猜测,我觉得很没有意思是因为发现他们不与我同频,不是接收了我的意识信号而是接收了与他们同频的信号。
这样一想,就更觉的没有意思了。
人家愿意接收谁的什么信号是人家的自由,我绝不是因为人家没有接收了我的信号而觉得没有意思,我绝没有让人家一定要接收我的信号而做选择的念头。我要是有那种念头,我就会觉得彻底没有意思。打心底说,任何按着别人发出的信号活着的人,我都认为活得没有意思,因为我就是一个不愿按着别人的信号指令行动的人。想到这里,我开始担心人工智能技术会改变我的一切。
担心多了可能会产生恐惧心理,恐惧心理影响人的健康,这是现代生物技术已经证明了的常识。我想,以后再去餐厅吃饭,我就只顾低头吃饭,不再东踅西瞭,这样就不会再瞎想。瞎想除了让自己一时解闷,其实并无多少实际意义。可是反过来想,不瞎想,也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觉得活着没有意义就陷入了虚无主义。虚无主义是好是孬呢?这个问题各人有各人的看法,正像人喜欢独处还是扎堆一样。
-偶尔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