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每日一拆 | 更少,但更好!

2017-06-22  本文已影响93人  春蕊心灵花园

生活中,我们常常认为物质,我们拥有的越多越好;做事,我们做的越多越厉害;读书,我们在追求数量。

但是,现实是我们拥有那么多物质,我们依然不满足,想追求更多的;做事总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多,才导致我们一事无成;读那么多书,依然没有改进生活,是因为我们认为自己读的太少。

以上这些都是我们普通人的思维,我们都是停在一个量的上面,而忽略了质的重要性。

那么我们如何改变上面这些现象呢?《精要主义》一书中提出一个观点是“更少,但更好”。下面我用RIA拆书法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下。

R(阅读书中一个片段):

1.精要主义不是如何完成更多的事情,而是如何做好对的事情。它也不是提倡为了少做而少做,而是主张只做必做之事,尽可能做出最明智的时间和精力投资,从而达到个人贡献峰值。

2.不断停下来问问自己:“这些事情值得我停下来投入时间和精力吗?”

I(用自己的需要解释上面的片段):

以上这图,完美的解释了what、why、how。

what就是上面的思考。

why就是上面的收获。

how就是上面的作法。

A1:(过去的经历)

首先拿学习这件事情来说:我总有一种想法就是我学的不够多,总想学的更多,想同时阅读,同时学写作,同时学演讲,同时学PPT……要不就是学两天写作,发现自己运营能力欠缺,又要学运营。毕竟,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有限,做好这件事,那件事投入的就会相对较少。最后的结果可能就像猴子捡西瓜一样,最后一无所获。

自己最近阅读的状态,5月份读的全是心理学的书,读完三本,当时读完对当时自己影响挺大的,到后来慢慢忘记了,发现和没读一样。6月份,最初读《精要主义》读完感受很深,没做笔记,没写文章,后面开始阅读《好好学习》,但读两张,发现自己文案不好,又想读文案的书籍,最终的状态就是一会读这本,一会读那本,读的时候感同身受,很受启发,读完以后大脑一片空白,不知道自己读了什么。

做事也是一样,找不到重点,自己这做点那做点。和波波羊老师做思维导图那段时间,就是又想做课程,又想做公众号运营,又要工作,又要学习思维导图,真希望自己有分身术,可以同时做好多事。

当然,对于物质也一样,以前总觉得自己要拥有好多衣服,好多小物件,后来因为身体原因,总感觉自己心里压抑,压的自己喘不上气,看到那些东西并不是喜悦,而是心烦气躁。后来接触了断舍离,彻底从物质中解脱出来,对物质现在的感受就是够用就好,买东西之前都会问自己,我需要么?每次断舍离以后觉得心情愉悦。

A2:(未来的计划)

1.阅读方面:不再追求数量,一段时间只读一本书,让这本书学以致用,采用RIA拆书法,记笔记,写文章,思维导图。让书中的知识点真的践行于生活中,工作中,否则读一百本书,依旧不会有成长。

让阅读和写作相结合,这样既锻炼了写作,同时又读了书,也真的做到学以致用。读少,更读好。

2.做事方面:

工作中,利用上班的时间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做细。有时候,总是贪快,而忽略了细节,常常因为细节让领导提醒。

生活中,只把轻松读书公众号运营好,管理好。

做少,但做好!

3.学习方面:到7月底,只学文案,其他演讲,PPT等各方面都割舍掉。一段时间只精进一件事情。这样也算是对写作的一个提升。学少,但学好!

我们常常觉得不快乐,往往是我们追求的太多,反而没有一个成就事件,给自己无形之中,造成了很大压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