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老出殯,遺孀表現讓人震撼:與命運足足搏擊87年,她終於笑看生死
讓我一直敬愛的褚老走了,今天我從閱讀了三遍《褚時健》的這本書來看一下這位令人敬畏的老先生和其愛人一路如何走過傳奇人生。

褚時健去世 商業傳奇謝幕!
91年的傳奇落幕:苦澀如煙,甘甜若橙!
人生總有起落,精神終可傳承!
我曾以為,《活著》裡面的福貴絕對不會真實存在,直到今天我才發覺,她就是現實中的女版「福貴」。
她用苦難的一生告訴我們,與命運大戰三百回合後的臉,究竟是滄桑還是從容?

近日,褚時健先生轟然辭世,緬懷之余我忽然意識到:他還有一個87歲的遺孀,她形單影隻的餘生將如何度過?
很快,我就發現自己杞人憂天了。
在褚老的靈堂上,夫人馬靜芬步履穩健,神態自若。她沒有把悲傷寫在臉上,更沒有像普通人一樣嚎啕大哭,而是雙十合十地向每一個弔唁的來客作揖致謝。


舉止投足之間,她展現出一種超出常人的淡定、持重,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
有人說,人生最曼妙的風景,是經歷風雨後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而馬靜芬說:「我來這個世界是有任務的、有使命的,我受了這麼多磨煉才有今天,我想把我的這些告訴其他人。」
那麼,她到底經受了命運的什麼磨煉?

無論從馬靜芬年輕還是老去後的照片看,她永遠散髮出一種優雅的大家風範。實際上,即使生活再艱苦,遭遇的打擊再大,這種風範從未丟失過。
她結婚後兩年,褚時健就被打成了「右派」。在那個年代,「右派」意味著流放與死亡,其家屬則意味著職業生涯提前結束,苦海提早到來。
看過張藝謀《歸來》和田壯壯《藍風箏》的人,大概都對這段歷史有或多或少的了解。陸焉識勞改十年,回來已面目全非,而濮存晰飾演的林少龍則死在了勞改途中。
和電影里的情節類似,身懷六甲的馬靜芬隨之被學校勸退。
在這之前,馬家家道中落,家產全部變賣後,馬靜芬母親只能去婦聯做飯,而父親從不提及他的工作。對她來說,娘家是回不去了。
2017年,馬靜芬和董明珠撞衫的照片走紅。人們不知道,她的披肩其實是自己一針一線織出來的,人們更不知道,日日夜夜打毛衣的本領就是她50年前走投無路時謀生的飯碗。

她在雲南的一個小土房內,日日夜夜靠打毛衣養家糊口,一天收入3毛錢,直到女兒褚映群出生。
如果說電影里的沈婉瑜和陳樹娟忠貞等待丈夫歸來值得敬佩,那麼馬靜芬直接去勞改農場尋找褚時健就令人膜拜了。
農場負責人被她的執著感動,最後讓她在農場里養豬,一個大家閨秀從此又多了一重身份——豬倌。
雖然不能和褚時健同住一個屋檐,但偶爾能看一下丈夫,一家人偶爾能團聚一下,對她來說就已足夠。

她的堅強給了低谷中的褚時健莫大勇氣和信心。多年後,他在自己的自傳中描述:
“我被打成「右派」算是我們這個家庭第一個大的打擊,她那個時候要是離開我,我也說不出什麼,很多「右派」的妻子都是這麼熬不住苦,沒辦法就離,我老伴兒沒有離開我,她是一個城裡長大的小姐,抱著娃娃就過來了,什麼叫患難夫妻我是體會到了。」
馬靜芬將苦日子放在爐子里熬著。終於,1976年,北京一聲巨響,文革結束,全國人民迎來了改革開放的春天。
人們都說守得雲開見月明,都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但是對馬靜芬來說,明月和后福都是幻影。等待她的又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晴天霹靂……

1995年,一封匿名舉報信傳到中紀委,褚時健馬靜芬這對老夫妻的命運再次發生巨變。
最先出事的是馬靜芬。1996年4月,她被中紀委帶走。幾乎與此同時,女兒褚映群在珠海被抓,隨後后關押到河南。
監獄對犯人採取一套完全封閉式管理,在監獄里的一千多個日夜,她沒有廣播,沒有報紙,有的只是冰冷的牆壁和聽得到回聲的孤寂。
看過《上海生死劫》的人都對鄭念頑強的意志和樂觀的性格印象很深,但是此時的馬靜芬已經是64歲白髮蒼蒼了,教她如何捱過這看不到出路的黑暗?
她後來回憶道:
“脖子上還拴著一股繩子,一般人要是想不通,這股繩就把人急死了」。
好在她經歷過足夠多的風雨,她坦然地面對著一切,命運的河流想把她帶到哪裡,她都接受。
2000年,她終於出獄了。她永遠想不到,只是短短4年時間,外面的人和事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首先,女兒褚映群早在4年前就在監獄自殺;
其次,70多歲的丈夫已鋃鐺入獄;
最後,她的事業,她的財產全部清零了。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她都沈浸在悲痛之中無法自拔。她問自己,還有比這更殘酷的人生嗎?
在王家衛的《一代宗師》里,葉問突遭變故後一無所有,他說:我見過了高山,才發現最難過的是生活。
這句話用在馬靜芬身上同樣恰如其分!

她開始全心禮佛,終日粗茶淡飯。為了生活,她重新撿起了棒針和毛線,她要等待丈夫歸來,她要為女兒討回一個真相。
十幾年後,她這麼回憶這段往事:
“人生就是來經歷磨難的。磨得好,‘用佛家的話說,就是得道成佛了’;磨不好,日子還得繼續過。不要總想著大起大落,最簡單的東西里也可以找到磨煉,你必須充滿堅持和耐心。”
即使痛失愛女,即使白髮人送黑髮人,馬靜芬的苦難依然還沒有結束。
2002年,褚時健以保外就醫的形式出獄。
為了成全丈夫老驥伏櫪的雄心,她決定全力支持他種橙子。夫妻倆動用幾十年的人脈關係,到處借錢貸款,最后將籌到500萬全部投到了橙子上面。
傳統的夫妻協作都是女主內男主外,而褚時健馬靜芬相反,他們是男主內女主外。褚時健主攻種植,馬靜芬負責銷售,她說:你種多少我賣多少。
開始種橙子時並非一帆風順,由於缺少種植經驗和技術,橙子種出來口感差,成百上千噸次品扔都沒地方扔。
後來,經過不斷的試錯與調整,橙子口味上來了,但銷路卻遲遲打不開。
為此,馬靜芬發明瞭「褚橙」。
2006年,昆明農產品展銷會,為了吸引經銷商,她拉出一條大橫幅,上面寫著「褚時健種的雲冠牌冰糖橙」。沒想到,橙子借著褚時健的影響力一下子火了,直接賣脫銷。
褚橙正式登上舞台。

在這之後,馬靜芬創建了一套銷售體系,打通了果園到消費者之間的通道,哀牢山2800畝山地種出來的萬噸褚橙從此每年供不應求。
就在人們以為勞累大半輩子的馬靜芬終於可以好好休息一下的時候,病魔向她動手了。
70多歲高齡的她被檢查出了直腸癌。
她被送進手術室,接受冰冷的金屬切開身體進入體內的折磨。她後來回憶說:
“沒想橙子,那時候未來是什麼樣子也不清楚,老頭子麼,更不用我擔心。我自己?也沒想,也沒覺得害怕。」
手術後,她又出現在褚橙基地裡。
2013年,80歲高齡、從未接觸過設計的馬靜芬,親自挑梁褚橙莊園的設計和建設。她還打造了一系列褚柑、褚酒、鮮花餅、火腿月餅的「褚系產品」。至此,她終于完成了一个马静芬商业版图。

她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說道:
“人活著關鍵看心態,就算是病了也不要著急,我是癌症病人,今年快13年的病史了,現在是看不出來,用機器也檢查不出來。癌症病人多數都是被嚇死的。每個人要是都能看到自己的好,活到100歲不封頂。」
從1955到2019年,馬靜芬與褚時健攜手走過了64個春秋。褚時健散髮出巨大氣場,每到一處地方,旁人都以「褚老」敬稱。
她則十分低調,習慣獨來獨往,總是悄悄地在人群外看著被鏡頭包圍的丈夫,她以自己的低調內斂成就了褚時健的光芒萬丈。
在和命運搏擊87年後,馬靜芬雖然容貌蒼老,但在生活那裡學到了從容與持重,學到了淡定與優雅。
她總是強調:「把我的一生,我這一生走的路,哪裡是坡哪裡是坎,告訴別人。」
所以我們根本不用擔心她的餘生將如何度過,她的餘生遠比我們更精彩。
有人說,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1條觀點。從這個角度理解,馬靜芬就是生活中絕對的勇士與英雄。
褚老兩口子的一生可謂是:真不容易、跌宕起伏!經歷過牢獄之災、經歷過白髮人送黑髮人、還經歷過癌症的考驗……
《一代宗師》里的葉問突遭變故後一無所有,曾感嘆:我見過了高山,才發現最難過的是生活。
那當最難過的生活也度過了,還會有什麼不能面對的呢?
感謝你們的傳奇精神讓曄菁一直用最樂觀的生活態度一路砥礪前行!
我的精神領袖褚老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