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连中产都不是,谈什么中产焦虑!
来源:苏宁财富资讯
作者:石大龙 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近一段时间,朋友圈频频被各种反映中产焦虑的文章刷屏,中年危机、职业危机、投资焦虑,等等,引发了很多人共鸣。在这里,笔者可能要给很多人泼盆冷水了——在焦虑之前先搞清楚:你真的进入中等收入阶层了?
中产如何界定?
关于中等收入阶层的界定,在当前中国并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中国社科院都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中等收入者”的界定。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把“中等收入者”界定为:一定时期收入保持在中等及生活较富裕、生活水平相对稳定的居民群体。他们把主要收入指标作为划分是否属于中等收入者的标准。
国家统计局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按照高低顺序排列,将城镇居民按照10%、10%、20%、20%、20%、10%、10%的比重,划分为最低收入户、低收入户、中等偏下收入户、中等收入户、中等偏上收入户、高收入户、最高收入户七等分;将农村居民按照20%、20%、20%、20%、20%划分为低收入户、中低收入户、中等收入户、中高收入户、高收入户五等分。该方法的特点之一是各收入群体的比重始终保持不变。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课题组将职业、收入、消费和主观认同四项指标作为中产者(视同中等收入者)的衡量标准。具体如下:
(1)从职业分布来看,党政官员、企业经理人员、私营企业主、专业技术人员这四类人员属于职业中产。
(2)从收入水平来看,月收入超过当地月收入平均值的人口可以视作收入中产。
(3)从消费及生活方式来看,按拥有下列四类耐用消费品的情况打分:a:彩电、冰箱、洗衣机;b:组合音响、空调、手机等家电;c:电脑、摄像机、钢琴等高档消费品;d:家用轿车。拥有一件a类或b类消费品可得1分,拥有d类消费品可得12分,得分6分以上算作消费中产。
(4)从主观认同来看,49%的男性和44.6%的女性认为自己属于中产,平均比例为46.8%。
国际上对于中等收入群体也没有统一的划分标准,且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都和我国有较大的区别,因此其标准仅提供一些参考。
IMF认为中等收入阶层的人均GDP区间为3470-8000美元。亚洲开发银行认为每天消费支出在2-20美元(2005年的购买力平价)的群体是亚洲的中产阶层。
什么是真正的中产?
中国社科院2016年在《社会蓝皮书:201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对北京、上海、广州三个一线城市的中等收入阶层进行了研究。该蓝皮书认为:北京、上海和广州的中等收入群体的年收入分别为256016元、219770元、170037元。这三个城市中等收入群体的总支出分别为126012元、115646元、95213 元。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截至2016年底,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的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为57275元、57692元、50941元,北京、上海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38256元、39857元(参见图1,注:广州未公布人均消费支出数据)。
从这三个城市的中等收入者标准以及这三个城市的居民收入、消费情况来看,大部分北京、上海、广州的居民都不算中等收入者。
更进一步,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课题组,用四项中产者衡量标准对中国中等收入群体进行研究发现:同时满足四项指标的中等收入群体仅占适龄人口的4.1%,可以说,目前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不能称之为中等收入者,而且这些标准都只是考虑了收入标准,没有考虑类似房产这样的资产情况,如果考虑了房产再来衡量中产,估计我们的中产人数更少。
我们究竟在焦虑什么?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只要提到中产,似乎就自带“焦虑”属性,《中产阶级的焦虑:除了买房还能买点啥?》、《有钱有房有车的中产阶级,为何承包了全宇宙的焦虑?》、《房奴、孩奴、职奴,中产阶级怎么这么惨?》……
但实际上,我们很多人根本算不上中产,可一样充满了焦虑,这究竟是怎么了?
焦虑感来源于生活缺失安全感,同时又面临各种压力和隐忧。
一方面,鉴于我国当前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比较低,不少中等收入家庭很容易因为重病、失业等原因滑入下一阶层,而向上一阶层流动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阶层固化问题愈发突出。
另一方面,购房、子女教育、医疗和养老又成为人们头上的四座大山,宽敞舒适的房子、子女要上最好的学校、接受最好的教育、保持身体健康长寿、退休以后能维持较高的生活水平,这些问题有一半没有保障,都会让人陷入焦虑状态。
产生这些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的中产群体受关注程度不够,在制定相关政策时未充分考虑这个群体的需求。
在发达国家,由于中产阶层的庞大,决策层在制定各种政策时一般会充分考虑政策对中产阶层的影响。而我国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但一直未出台促进中等收入群体扩展壮大的针对性政策,很少考虑政策对这个群体利益的影响。
例如,目前我国大多数中产人士感觉他们需要缴纳的税款越来越多,税负越来越重。社科院2015年对中产人士的调查显示,16%的中产人士声称他们的缴税“很大幅度增加”,54.9%是“较大幅度增加”。中产群体的利益成为政策制定的一个盲点,这或许是中产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此,笔者无法明确告知每一位自认中产的你如何才能不焦虑,毕竟有烦恼才是生活,焦虑太多,只是给自己添堵,你要相信,绝望之后必然会出现希望,虽然我们并不知道希望源于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