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成长

自证预言的魔力

2017-09-15  本文已影响20人  淡泊人生的智慧

每过一段时间,总会发现经常在一起上瑜伽课的朋友,有几个的身材魔力般地发生了变化,或者某个高难度的动作她们已经做起来轻松自如。而也有一些朋友即使练习了大半年甚至一年,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同样是这几个教练上课,每周也大都上三四课,效果却大不一样呢?

我开始观察她们对待瑜伽的态度。大致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认为自己坚持锻炼会成为一个瑜伽高手;而另一类则认为瑜伽动作太难了,每天来锻炼达到锻炼目的就行了,或者说这一类根本不相信自己能练到高手的水平。

当发现这两种比较明显的分类后,我又开始观察这两类人的表现,小小的瑜伽教室让我观察每一个人的表现都是件轻松的事情。

“嗨,你这套瑜伽服真漂亮!让我瞧瞧。”

“哇,你这个动作做的太顺畅了。”

“快教教我,这个动作这样做正确吗?”

“我这个拉伸动作总是遇到困难”,

“没事慢慢来,你已经做的越来越好了”

……

这一类的对话常常发生在那些深信自己会成为瑜伽高手的朋友中,她们时刻都在让自己变得更棒而努力着。

“唉,这个动作我做不起来。”

“太累了,我能休息一会吗?”

“这个瑜伽教练太虐人了!”

“这些动作年轻人做还行,我这年经了做不了。”

“别那么勉强,才练习这么多天,这个动作是做不起来。”

……

你没猜错,这一类对话往往是发生在那一类练习了大半年时间,无论是身材还是动作难度都毫无长进的人之间。

为什么同样的教练,同样的上课时间,两类人之间的区别会如此明显呢?前一类人,你眼看着她们身材曲线愈来愈优美,动作标准度都能赶上教练了,事实上,教练也常常让这类人在课上做示范进行动作讲解。而另一类人,虽然也常常在瑜伽课上碰面,已经由生脸碰成熟脸了,可是你看她的动作和身材还是几乎是老样子,没什么变化。

每年瑜伽馆进行促销活动,总会进来一大批新手。但是过了一两年后,一如既往还在上瑜伽课的不到百分之五。而大部分就如第二类一样,对自己要求低直至最后彻底放弃,生活对于她们还是老样子,瑜伽只是她们曾经改变自己的一个梦而已。

想像生活中的大部分事情又何尝不是如此。你曾经满怀信心的想学好一门技能,最后却不了了之。你曾制定的许多人生计划,在开始的那一刻都让你看到了美好的蓝图。可是没过多久,放弃却成为了唯一的选择。为什么会这样呢?一切可能都缘自“自证预言”。

什么是自证预言?

自证预言是由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Robert K. Merton)提出的一种社会心理学现象:

a false definition of the situation evokesa

new behavior which makes the original false conception come true(一个对情境的虚假的定义引起了一种新的行为,而这种行为让最初虚假的猜想成真了)。”

自证预言是人们在某件事情开始之前,就会根据对自己或者他人做出一个先入为主的判断,无论这个判断正确与否,这个判断都会对人的行为或多或少的产生影响,以至于这个判断最后真的实现。

也就是说,在事情一开始,你还不能判断自己是否真的会成功,但你坚信自己一定会成功,那么最终你可能真的成功了。同样的,如果在一开始你就看衰某件事情,那么最后这件事情真的如你所料,以失败而告终。这是一个奇怪的心理现象,许多人并不知道自证预言的魔力所在。普罗大众接受的常常是积极心理学和消极心理学这两个概念,我更倾向于积极心理学和消极心理学都来源于自证预言。

自证预言会实现的动机可能的原因有两点:

一是期望影响了动机。你如果在事情还没有发生之前就预料事情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那么你对于做好这件事情的动机就会更加积极,积极的态度会让人自觉消除前进路上的各种障碍。你相信自己或者他人能做好某件事情,你就会对自己或者他人发出期望成功的心理暗示,而这种积极的暗示,会从各个方面积聚力量促使成功。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积极心理学。相反,如果向自己或者他人传递的是消极的期望,那么自暴自弃、放弃努力也就成为必然。正如在瑜伽馆碰到的第二类,她们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瑜伽高手,那么在每一次练习时都会以消极心理应付了事,教练多次纠正无果也会顺其自然,最终放弃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二是期望影响了关注的焦点。当你期望某件事情成功时,你会关注那些有助于这件事情成功的因素,并会积极为此努力。那些相信自己成为瑜伽高手的人,她们从一开始就相信自己能做好每一个动作。在上课时,她们会认真听到教练的每一句动作提示要点,并时刻关注自己的动作规范。每当有瑜伽伙伴分享自己做好某个动作的诀窍时,她们都会积极地参与分享交流。

你的期望决定了你的关注焦点。这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见的现象。当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有过高的期望时,他们就会把关注焦点集中在孩子能否达到他们的期望这件事情上。比如说,父母期望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优秀,他们就会关注孩子的成绩。如果期望值过高,那么孩子成绩稍有退步,对他们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在父母的这种关注下,成绩成为了孩子学习的压力。如果成绩退步时,父母给予鼓励和帮助,孩子可能会消除压力积极学习达到期望值。如果父母在这个时候因为自己期望的落空,给予孩子否定、责骂、过多的指正,那么压力会继续放大,孩子厌恶学习最终也成为必然。

自证预言的魔力会在一开始就决定了事情的成功和失败。这跟我们民间常说的“喜鹊嘴”和“乌鸦嘴”如同一辙。如果在事情一开始,我们就传递一些积极的信息给自己或者他人,事情总会向着我们希望的好的方向发展。

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对坏事总有着引以为傲先见之明。“你看吧,我说这事办不成。”“你看吧,我早就知道他是不能打交道的人。”“你看吧,我就知道你会放弃。”我们每天都会被这种消极的自证预言包围着,为什么会这样呢?既然自证预言可以是积极的,又可以是消极的,为什么有的人喜欢预言消极的自证预言呢?

消极的自证预言可以平衡了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和恐惧,这样可以避免达不到期望值时的失落。不确定性是折磨人的耐心的,为美好的期望付出努力需要耐心,去实现心中的期望需要时间,时间也在消磨耐心。人的即时满足感缘于懒惰,而懒惰滋生消极的自证预言,这样就可以什么都不用做了。不信你去观察一下那些传递负性情绪的人,常常是以“我懒得……”,“这不可能……”“我永远不会……”等等这样的语气开始讲话的。对什么都难提起兴趣,付出就想得到回报,行动马上就得有结果。

而抱有积极自证预言的人,延迟满足感是他们特有的一种能力,他们知道为获得更高的期望值,需要努力,需要时间,需要付出辛勤和汗水。他们有足够的耐心给予自己或者他人,等待花开花落,等待硕果累累。

如果你也跟我一样相信自证预言的魔力,那么反思一下自己属于那一类型的人。如果想做一个积极型的人,那么从改变你的语言习惯开始吧!让“你可以的”“这样真好”“我能行”这一类肯定的、积极的语气习惯来潜移默化地改变你的思维定式。经常做一些擅长的事情提升自信,把关注点集中在他人的长处上。再一个就是演,让自己一直扮演一个努力向上的人,一个擅长鼓励他人的人。有一位著名的表演艺术家曾经说过:当你演第一次的时候,你是在演另外一个人,当你演一百遍以后,你演的就是你自己。Fake it till you make it(假装到直至自己成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