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集散文特辑谈天说地

静与渡

2021-08-30  本文已影响0人  陈水河

先来欣赏北宋苏轼撰写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此静不是静,是孤苦。生活是动与静的组合,不管是人还是动物,孤苦伶仃,恐怕是静的必要条件。

李宗盛说过:“世界再嘈杂,匠人的内心,绝对必须是安静、安定的。”一个匠人,内心不清静,非但学不到真正的有用的技术,即使掌握了一些技术,也会在心态不稳定的情况下大打折扣。同理,一个作家,如果内心不安宁,思想不集中,会影响到文章主题的发挥,长此以往,还会给人感觉,生命游移,思想处于不稳定状态,无法获得到真正有价值的材料,无法写出充满生命气息的文章。但一个高明的政治家,只有在大风大浪中得到锻炼,才能立乱世而不倒,并以自己的智慧与能力实现治国安邦的目的。苏东坡在黄州时时会感到贫困的窘态,寂寞缠身,且忧愤不已,觉得自己既生活难堪,又无用武之地。也许一个人真正感受到孤守无援时,才会理解团队的重要和合唱的意义。

静是有条件的。在相对特殊的环境里,譬如在长期性、致密性疫情防控的日子里,你因为谁,粗了脖子骂了商场里不戴口罩的承租户;又是为了谁,与你一般,有人在街上大呼小叫,喊疼叫痛,情绪发泄。

建德市作家杨吉元摄

静可能还与职业有关。看着歪着脖子骑着电动车的老人,听了背着布袋,在街上逆行的老人的大呼小叫,我的内心不由得一阵阵发紧。在这闷热的秋日早晨,老人们自然知道避开日头,在家好好待着的道理,但为了一家子人日常开销或者为了尽快得到医护人员的照顾,他们不得不起个大早去完成生活给予的需要个人去完成的作业。

2——渡

我们再来欣赏唐代裴说的《寄贯休》——忆昔与吾师,山中静论时。/ 总无方是法,难得始为诗。/ 冻犬眠干叶,饥禽啄病梨。/ 他年白莲社,犹许重相期。

我尤其喜欢“冻犬眠干叶,饥禽啄病梨”这两句诗。一个人即使心渡,也与凡间生活息息相关。

千岛湖风光 千岛湖风光

三、静与渡的结合

日月如惊丸,可谓浮生矣,惟静卧是小延年;人事如飞尘,可谓劳攘矣,惟静坐是小自在。意思是说“岁月飞逝如一掠而过的弹丸,这就是人的一生,只有静卧可以稍稍延年;尘世的事就像是飞扬的尘土,可说是一场纷扰,只有静坐可得片刻自在”。

最后,我们再来阅读唐时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此诗有兴有象,抒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以凝炼简洁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景物独特、幽深寂静的境界,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自我追求。《唐诗宋词探胜》说:“声静还是表象,心静才是意境,故万籁俱寂之中又有万念俱寂的意思在;闻钟磬之声亦仿佛听佛法而有所警觉。这与王维《过香积寺》诗‘古本无人径,深山何处钟?……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的意境很相近。不过,常建不用佛家说教语罢了。这样写禅诗景物,恰到好处。”

简友“是静好呀”曾写过为题《红尘有四季,四季有烟雨》的文章。在我看来,作为咱们老百姓,抬头不是高傲,是为了那遥远天空,低头不是自卑,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该静的时候就静寂,该渡的时候就远渡。渡的目的是为了静,静的最好方式是在行路中能看到属于自己的别样风景。

陈水河整理于2021年8月25日晚上,完善于8月30日早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