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开发Android开发经验谈Android技术知识

HTTPS原理

2018-09-29  本文已影响20人  某昆

本文主要内容

1、概念

如上图所示, HTTPS 相比 HTTP 多了一层 SSL/TLS,可以把HTTPS 理解成安全的 HTTP 协议。

那SSL和TLS又是什么呢?

SSL(Secure Socket Layer,安全套接字层):1994年为 Netscape 所研发,SSL 协议位于 TCP/IP 协议与各种应用层协议之间,为数据通讯提供安全支持。

TLS(Transport Layer Security,传输层安全):其前身是 SSL,它最初的几个版本(SSL 1.0、SSL 2.0、SSL 3.0)由网景公司开发,1999年从 3.1 开始被 IETF 标准化并改名,发展至今已经有 TLS 1.0、TLS 1.1、TLS 1.2 三个版本。SSL3.0和TLS1.0由于存在安全漏洞,已经很少被使用到。TLS 1.3 改动会比较大,目前还在草案阶段,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TLS 1.1、TLS 1.2。

2、加密算法

HTTPS 协议中用了不同的加密算法,在此我们学习下加密算法的基础知识,加密算法有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的方式。

由此可见,使用 git 即是使用非对称加密,我们需要在网页端填写公钥值。

除加密方法外,还有其它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安全性

此前阐述过 android apk 签名及验证过程,里边就有涉及 SHA-256 算法等,通过此算法可以验证信息有没有被修改,如果修改了,哈希之后得到的值肯定会变化,所以哈希算法可以用于鉴定信息是否被篡改。

3、HTTPS原理

HTTP 协议是明文协议,使用它通信,存在三个风险:

为了解决这三个问题,HTTPS 协议可以说是煞费苦心。

第1步,既然明文协议不安全,那就执行加密通信

如上图所示,此种方式属于对称加密,双方拥有相同的密钥,信息得到安全传输,但此种方式的缺点是:

第2步,既然对称加密不行,我们换成非对称加密试试:


如上图所示,客户端使用公钥发送主动,服务端使用私钥解密请求,并且将响应内容加密,发给客户端。但上述过程也存在缺点:

第3步,非对称加密既然也有缺陷,那我们就将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两者结合起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挥两者的各自的优势


如上图所示:

这里存在两个问题,客户端如何获取公钥呢?如何确定这是真实的服务器而不是黑客呢?如果客户端到某个地址去下载公钥,下载地址有可能是假的,而且每次对话之前还要去下载,很麻烦。如果是服务器主动将公钥交给客户端,客户端怎么确定服务器是真实的而不是黑客冒充的呢?

为了解决公钥问题,SSL证书派上用场了。


在第2步中,服务器会将一个SSL证书发送给客户端,SSL证书审核严格而且还是要收费的,它不会被冒充。客户端接收证书后,会对证书进行验证,证书验证为真后,客户端会从SSL证书中读取出一个公钥,用于接下来的非对称加密。在非对称加密中,客户端将对称加密的密钥发给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后,后续的通信就可以使用对称加密了。

SSL证书的验证过程:

(1)首先浏览器读取证书中的证书所有者、有效期等信息进行一一校验

(2)浏览器开始查找操作系统中已内置的受信任的证书发布机构CA,与服务器发来的证书中的颁发者CA比对,用于校验证书是否为合法机构颁发

(3)如果找不到,浏览器就会报错,说明服务器发来的证书是不可信任的。

(4)如果找到,那么浏览器就会从操作系统中取出 颁发者CA 的公钥,然后对服务器发来的证书里面的签名进行解密

(5)浏览器使用相同的hash算法计算出服务器发来的证书的hash值,将这个计算的hash值与证书中签名做对比

(6)对比结果一致,则证明服务器发来的证书合法,没有被冒充

4、总结

HTTPS协议比HTTP协议安全可靠,整个过程中黑客也没有办法监听或者篡改、冒充了。

(1) 所有信息都是加密传播,黑客无法窃听。

(2) 具有校验机制,一旦被篡改,通信双方会立刻发现。

(3) 配备身份证书,防止身份被冒充。

另外需要提一点的就是TCP协议和 HTTP 及 HTTPS 协议的关系,TPC/IP协议是传输层协议,主要解决数据如何在网络中传输,而HTTP是应用层协议,主要解决如何包装数据。

关于TCP/IP和HTTP协议的关系,网络有一段比较容易理解的介绍:“我们在传输数据时,可以只使用(传输层)TCP/IP协议,但是那样的话,如果没有应用层,便无法识别数据内容,如果想要使传输的数据有意义,则必须使用到应用层协议,应用层协议有很多,比如HTTP、FTP、TELNET等。

HTTPS 协议在android应用时,与 HTTP 协议有一些差别,注意这些即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