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物质焦虑”背后的真相以及如何去化解

2018-09-03  本文已影响0人  莹莹Mia

      我们经常会有以下误区的物质焦虑:

      误区一:只有缺钱的人才焦虑

      真相是人人都可能有物质焦虑。

      物质焦虑是一种心理感受,和实际拥有多少物质并没有直接关系,物质焦虑不是因为缺乏物质,而是一个心理定位的问题。让我们感到恐惧的东西通常不是外在的东西,而是内心对于事物的感受以及是否有能力来解决。

      人内心的力量跟是否有钱关系不大,再有钱的人也会感到钱不够,再穷的人也可以慷慨助人,而人内心的力量其实是无限的。

    误区二:物质焦虑的根源是物质匮乏

      而真相是物质焦虑其实和拥有多少物质没有太多关系,而是和小时候的创伤有关。物质焦虑的本质是缺乏安全感,物质焦虑的本身不是物质填补就能解决的,其背后深切的不安全感,才是需要面对的部分。

      可见家庭关系的和谐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多么重要。拥有多少物质并不能带来多少安全感,原生家庭的核心问题是对和谐关系的认识。安全感的产生依赖于和谐、爱的关系。夫妻关系的和谐,同甘共苦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爱。

      因此如何经营亲密、和谐的关系,学习情绪管理的能力,才是每个人最值得也是最需要投资的地方,

      误区三:有了足够的金钱或物质满足才算成功,才算幸福。

    事实上,物质、感官成就感所带来的愉悦、价值感,不管你拥有什么,拥有多少,都会很快感到空虚、无聊,是一个永远填不满的无底洞。真正的成功和幸福并不在你拥有的物质里,占有不会带来幸福。很多时候,不是你占有了物质财富,而是过多地物质财富占有了你。

      人维持生活所需的物质其实非常有限,但往往我们不是在思考自己的需求和需要,而是陷入了想要,需要是脖子以下的部分,想要是脖子以上的部分,误把“想要”当“需要”,是我们最大的陷阱。

      当我们能够分辨出自己想要和需要的时候,将自己从无穷无尽的欲望和物质解放出来,关注生活本身,才能更好地生活。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面对物质焦虑治标的方法:

“拨云见日三步法”

第一步:调整幸福认知,把物质摆在正确的位置。

1  回顾一下,你曾经梦寐以求的一件“物质”,房子、车、梦寐以求的包包、珠宝等,当你终于拥有了它之后,你兴奋了多久?一个月?一周?一天?一个小时?多久后归于平淡,继续常规的生活。

2 回顾过往,让你感受到幸福、温暖的29个场景,一一书写下来,回看并总结,归类有多少是与拥有了梦寐以求的物质有关?对你来说,到底是什么因素让你由心而发的持续感到幸福和温暖?

3 上面的探索,对有什么启发?究竟什么让你感到幸福?你需要开始做什么?停止做什么?

第二步:核算需求底限

1  从生存需求出发来考虑,核算一下生存下来,最基本的需求有哪些?

2 在此基础上做减法,看看每一项的最低标准是什么?需要多少费用?哪些食物必须的底线?哪些是升级优化的可选项。

3 一样样列出来,核算出最低生活的底线。明确了这个底线,确定本身就会到来安全感。

第三步:认清焦虑情绪占生活的比例。

人本能地就会放大不好的感受,以为这些就是生命的全部,但事实上,生活是由方方面面组成的。

1 请写出一张时间表,在一天内,以每半个小时为一个格子,48格。

2  面对属于你自己的48个格子,你是如何安排的?

3 你感到焦虑占多少格子?计算焦虑在真实生活中的比重是多少?

4 看到这个比例,你此刻的感受如何?焦虑对你的影响是什么?是否可以接受?

      把物质还原到它本来的位置,用“需要”而不是“想要”,让我们一起简单生活,丰富内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