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释怀以前傻逼的自己
文/林夕之林
因为家里是乡村的,父母没有重视家庭教育的观念。所以,这一路成长起来,做过太多的傻事,当过太多回傻逼了。回想过往,简直尸横遍野、惨不忍睹。
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在学校的垃圾池子里捡废纸拿来卖,捡小笔头和圆珠笔拿来用了。每年夏天还会攒下很多知了脱的皮,那是一种药材,可以用来换零花钱。
那个时候家里穷,没有零花钱,做过内贼,拿钱来买吃的。估计后来被发现了,但父母没有点破;
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数学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题,7乘以7等于几,当时兴冲冲地写下了14并兴高采烈地拿到讲台上给老师看,结果成了为数不多写错的孩子,被老师当众批评,泪眼汪汪地走下讲台;
差不多同年级,已经开始学习语文课文《小马过河》了。某天特别不想读书,便张嘴对口型哄骗老师,结果老师一眼识破了我的诡计。虽未点名批评,但好久不敢直视这位老师的眼睛;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不想写寒假作业,便拿出之前写过的作业将老师布置的地方剪裁拼凑起来,拿给语文老师批改。语文老师是一个很漂亮的女教师,她没说什么,但现在想来,她肯定已经识破了我的诡计;
初中时期,因为班主任安排座位的事情在教室走廊冲班主任大喊,“你根本不会办事!”。后班主任表情不悦说:“你觉得自己什么事都会办,是吧?”之后也没说什么。为此事一直愧疚于心,于高中时期写一致歉信寄送至学校,不知班主任是否看到。
高中时期主要是学习方法不对,学习压力也比较大,因此做过许多不堪回首的傻事,选择性忘记。
大学时期特别不自信,也很焦虑,没能快乐地度过四年学习时光,没能跟室友好好出去浪和好好享受生活,该是最大的遗憾。
现在细细想来,我好像也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力的傻事,都是些寻常孩子成长的琐事罢了。
但,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次即痛苦又惊喜的蜕变,不过方式不一样,有的轰轰烈烈,有的琐碎细腻。有的人的成长过程是克服自负的,而有的人的过程是克服自卑和追求完美的,而我属于后者。
荣格说「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现在,经历过完整的成长,发现这句话很有道理。
没有人生来什么都懂,谁都不免有傻逼的时候。
外人对傻逼的你,要么是理解,甚至心疼,唯恐你觉得不舒服,因为你让他们想起了自己青涩的岁月;
要么是嘲笑甚至嫌弃,这种表现也应该理解,因为作为工作中的同事甚至是没有交集的陌生人,他们没有义务包容你不良的表现或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
别有用心的人甚至以此利用挖苦你,这就要当心了。说到底,谁都有做跳梁小丑的时候。
人生在世,就是笑笑别人,再被别人笑笑。
客观地看待自己成长过程中所做出的傻事。若将个体放入人类历史洪流中观看,没有一个人的成长是光鲜亮丽没有污点的。
只有吃了一个果子,觉得它苦涩,下次你才不会再去轻易碰触。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又有什么不能释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