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故事故事美食

姥姥的面穗儿汤

2017-09-09  本文已影响98人  z政
面汤

“搅个面汤吧!”屋里传来了回答。

“稀点儿?还是稠点儿?”我一定要问到位,这是一个主厨的基本功,要不然,做好了她不满意,我不就是出力不讨好一一白干了吗?

“稀点吧,我就是觉得有点渴。”

“好嘞!”

取锅、加水、上炉,取碗、取面、加水、搅面糊,十多岁我就会了,后来成为熟练工,现在是主厨一一家里的。

面汤,也有叫甜汤,是北方人桌上的主食,但若细分还有讲究。

如稀面汤或稀面水。这两种都比较稀,搅面时,只要用水搅和匀实就成。锅里水多,碗里水少,可以再搅个鸡蛋穗儿,也可以不搅,反正做出来的汤或水都没有筋道,特别稀,权当水喝。

再如,面糊汤。做这种汤时,用的面多、实在,做出来比较稠,我不喜欢吃这种,吃着没味道。这种汤必须搅鸡蛋穗儿,如果不搅,更难吃,不用心的人容易做成这种汤,说白了叫一一饭做好了。

真正的面汤,应当为面穗儿汤。能做好这种汤,方显厨房真功夫。

面穗儿汤的真功夫在搅面、醒面、打面上,这些都必须提前做,越早越好。做出来的汤不稀不稠,可稀可稠,不用再加鸡蛋穗儿,满锅飘着麦香。盛到白碗里,一缕缕的面穗儿,象一尾尾小银鱼,绕着圈在碗里追嘻。吃到嘴里,筋道、滑润有余。

说起这点功夫,目前我大哥的手艺最好,再往前推,就是我的姥姥,大哥也是跟她学的手艺,至今我仍怀念我的姥姥,怀念姥姥的面穗儿汤。

姥姥出身大家闺秀,姥爷娶过她后就参加了革命,姥姥在家提心吊胆,诺大的家产全被姥爷变卖资助了队伍。解放后,他们本可以在家安度晚年,确又怜爱她最小的女儿一一我的妈妈,毅然搬来帮着带孩子、洗衣、做饭,可怜她还是个小脚老太太。

我的童年跟姥姥相处最长,她虽没有文化,却会写自己的名字“谷凤枝”。她没有高深的理论,却会背《三字经》,用朴实的言语教育我做人的道理,用行动演绎着生活化的传统,用传统的礼仪向我默默传递着中华的文化,传承着尊师守信、仁义贤孝…

姥姥做面汤一般是在早晨,但准备工作却在前一天晚上睡觉前就开始了。

那时我和姥姥住在一个屋、一个大床上,等我钻进了被窝,姥姥开始在外间忙活。等到听到打面声,我会叫一声“姥姥!”

姥姥应声就会端着面碗,踩着小脚到里间和我说话。“这个面呀,要提前搅好,醒的时间长了筋道,再多打打更筋道。”“明天早晨起来还要多打几遍,那样搅出来的穗儿才长,才好吃。你睡吧,我忙完了就睡。”

等到早上被叫醒时,已是满屋饭菜飘香。

姥姥做的是真正的面穗儿汤,用筷子挑起来一串一串,放到嘴边一吸溜,“滋溜!”一下子就滑到了嘴里。一旁是姥姥专门煮的鸡蛋,嫩嫩的蛋青里面夹裹着一兜溏蛋黄,那么诱人那么香。

这一幕已经过去多少年了,端看着手里的面糊,却还似昨天一样,我怀念我的姥姥,还有,她做的面穗儿汤。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