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脆弱的结局是失去人格,但悲悯的初衷是保全人性
读完太宰治的代表作《人间失格》,我的第一感受是:活着的人,都是刚强的,至少是顽强的。
1.关于小说
在小说里,叶藏和崛木探讨了什么是“罪”的反义词。我试着寻找什么是与“软弱”相对的词:结果似乎是“刚强”。与软弱相近的似乎是脆弱,如果一个人软弱,那么通常他的心灵是脆弱的,如果脆弱伴随着敏感,那么恐惧则随时都在其左右。就好比,一个人如果装着一颗玻璃做的心脏,他将时刻感觉到威胁的存在,对任何可能的伤害都保持恐惧,那是多么地生不如死。
太宰治在《人间失格》里,假借名叫“叶藏”的人,来诉说自己的灵魂,开篇第一句便是:“我以往的人生中,羞耻无数。”
叶藏从小体弱多病,不感受到饥饿,不愿意与家人共餐,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他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自己成为一个“搞笑的人”,并借助这一项技在大家庭里生存,而后在学校,社会里活着。面对冲突时,他从不为自己辩解,相反,他选择认为别人的话都有道理,错的只是自己。他总是试着默默承受别人的攻击,甚至连仆人侵犯他的身体,他都选择原谅,但他真切感受到自己的恐惧。
青春期的叶藏,发现“世上的女人不知要比男人费解多少倍”,他试着思考“女人到底怀着什么样的心情活着?”对他而言,“思考这种问题比揣摩蚯蚓的心思还要复杂与繁琐,而且可怕”。同时“女人似乎比男人更具备享受笑话的特质”,所以他成为了一个相貌俊俏而且又会讨女人欢心的男人,自然,有很多女人愿意跟他厮混在一起,甚至把他当小白脸一样养在家里。
但他最终还是在空虚中堕落为一个只喝得起廉价酒的酒鬼,依赖麻醉剂的瘾君子,然后被家人哄骗到精神病院接受治疗。混沌之中,父亲的死讯令他震动,也使他多年来试图取悦父亲,尝试获得呵护的情节变成了郁结,死结。似乎在他无赖般荒唐的生活背后,藏着一颗敏感的,渴望爱抚,但终究挫败的心。从那以后,软弱更加堕落成死循环:每一次打击之后,他都试图了结自己的生命,直到最后,叶藏形同枯木,像是个“把马头安装在人身上”的人。
2.关于作者
太宰治,原名津岛修治,1909年出生在一个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家庭里,排行老十。他父亲津岛源右卫门(171-1923)是日本两院议员,既是政治家,也是企业家。1948年5月,太宰治写完《人间失格》,一个月后,他在东京西郊投水自尽。【读书】脆弱的结局是失去人格,但悲悯的初衷是保全人性
对照太宰治的年谱,我们不难发现,小说《人间失格》实际上是作家自己的灵魂投射。
因母亲多病,他自幼被保姆和姨妈带大。
中学时期,他深受芥川龙之介等人的作品影响,同时也被芥川龙之介的自杀震撼。从那以后,他就跟自杀结上了缘,每隔几年就想死一死。
1928年,19岁的他加入学校的左翼杂志社,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的影响,并深为自己的大地主家庭出身而苦恼,服安眠药自杀,但未遂;
21岁时,与酒吧店员田边纯美相约服安眠药自杀,未遂;
28岁时,他又一次尝试安眠药自杀,依然未遂;
最终,1948年,39岁的太宰治与仰慕自己的女读者山崎富荣相约自尽,没有再选择安眠药,而是采用了《人间失格》里叙述的方法——投水,“幸运的是”,这次终于成功了。
在小说《人间失格》里,主人公叶藏也在寻死,我们可以读到“我想死,强烈地想死“这样的句子,并能感受到“自杀与死亡缠绕”的小说基调。小说之外,这也是作者本人悲观主义的基调。
3.我的思考
3.1无赖可能有时无耻,无赖也很可能是无可依赖。
二战结束后,日本文坛上出现了一个重要且特殊的作家流派——无赖派。其主要成员包括太宰治、坂口安吾、织田作之助等人。所谓无赖派就是指作家有着反抗权威的意识,对生活采取自嘲和自虐的态度,专写病态和阴郁的东西,具有颓废倾向。
佛经《妙色王求法偈》有云:“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无爱,则无有恐怖,所以无爱即是无碍,没有规矩和礼法的障碍,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无赖。另一面,因为没有得到该有的爱,反而得到虚伪与欺骗,所以自己选择隐藏真实,强颜欢笑,虚与委蛇,每一次人生际遇都类似于苟且,索性就放纵无度,解决沉沦的方法就是益发沉沦。所以我认为:爱是一个人存活的依赖,是力量也是牵绊;没有爱,人会变得软弱无力,也无所顾忌,于是就成了无赖之徒。
3.2 如果一个男孩无法成为男人,那他也将失去做人的资格。
从短短的一篇小说来看,叶藏作为小说主人公,似乎一直都是个孩子,那个小说背后的太宰治似乎也从来都没有长大。他可能一只是一个缺乏爱而且敏感的“纯粹的小孩子”。小时候他不知道饥饿的感觉,成人后他也不知道爱情的意义是什么;小时候他讨好家人甚至仆人,长大后他讨好女人,回避冲突;他尝试加入“非法组织”来释放自己的叛逆,这一切不过是在渴求安全感,寻找迷失的依赖。小孩子最能看透人间的炎凉与虚伪,也最是无法抵抗“世人”的胁迫,弱者可以选择迎合“世人”以求存活,也可以选择结束生命来求得解脱。
3.3 人并不都是强者,强者也并非恒强,所以我选择悲悯。
《易经》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所以,自甘软弱者至少不是所谓的”君子“,更多的可能是“搞笑的小丑”或者是一无是处的“无赖”。所以,软弱者难免在“世人”“君子”间失去做“人”的资格。
我们需要成为刚强的或者顽强的人,就像海明威的老人,就像维克多雨果的冉阿让,就像多数普普通通却不屈不挠的人们,但是,我们也绝不能欺凌弱者,也不忘记怜悯他们。软弱会摧毁人格,但悲悯将保全人性。
我写完这篇读后感,以此来关照自己内心里或多或少的软弱。
【读书】脆弱的结局是失去人格,但悲悯的初衷是保全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