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18成为语言形式的向导
2018年9月12日,工作室第26次全员培训活动来到了沙田,八位教师八个片段,各自有巧妙设计,很多“奇思妙想”。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一课,寻常教学该是围绕土地的神圣及酋长的情感展开教学,李庆老师却延伸至“这是一个怎样的民族”“这是一篇怎样的演讲”,立体的教学层次,内容、情感与形式交融。
《松鼠》这一课,赖聪斐老师的“瞧”字有画龙点睛之妙,由“这是一只怎样的松鼠”扩展至具体形容松鼠的外形、行为习惯,有概括,又有分析描述。刘洋老师更是引导学生以第一人称介绍松鼠,又将辞海中的松鼠介绍与课文进行文体对比,探讨语言风格。
《大自然的声音》里,刘秀文老师居然转换了语境,让学生联系生活朗读体会“呢喃细语”和“充满力量”。一个小练习,足以“妙”称之。
我听着着每个课例,只道“她怎么想得出来”,只道“妙妙妙”,却又暗自苦恼,妙在何处呀?都是妙,又有何不同?
最后,是陈德兵老师的点评将我零碎的思考串在一起,也让我向更深的方面去思考评课。
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秘密”。正如这句话,听课评课也如此。课堂内容人人可见,教师的风格也能感受,但是教学的设计与课堂的组织对我来说仍是秘密。陈老师引领我去揭开这个秘密:大家的教学设计蕴含了板块化、活动化的意识;利用设置话题或活动作为推进课堂策略;教学重点从内容情感转向关注语言形式。
要从形式上去评课!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个门道,也就是我们两年来跟随陈德兵老师学习的小学语文教学艺术,我们渐渐有了一种“妙”的教学模式,大家都以板块式、活动式的教学意识为领,每个又都不同,各有各的巧,尝试着不同的表现手法。“学者生,似者死。”
这是最后一次的磨课活动,检验着上课学员的教学设计功夫,也检验着听课学员的听评课功夫。很庆幸,我于两年前已截然不同,又心存遗憾,自己“看门道”的功夫还没炉火纯青,仍需要继续大量学习与刻意练习,课堂教学形式的演绎与点评功夫修炼,不会结束。
陈德兵老师是我们探索语言形式教学的向导,我们也应磨炼自己成为学生探索文本语言形式的向导,课文内容轻易可见,情感也触手可及,唯有语言形式时常蒙着面纱,待由老师引领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