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冤家”
上午第四节是微机课,还未下课,微机老师就发来信息:张老师,你们班贠齐被袁诗茼咬伤了!快来看看!我一路小跑来到教室……怎么可能?他们俩都是乖巧听话的孩子,怎么会发生矛盾?而且还动口咬人,都三年级了,不会的,一定是微机老师夸张了。
匆匆来到教室,见贠齐坐在座位上,撸着衣服,大声号啕,看来是真的,不然不会掉眼泪。再看诗茼,一脸愤愤的样子,好像她压根儿没错,贠齐活该被咬,我特别生气,这孩子怎么变成了这样子?以前不是这样的,他俩一直关系不错,而且是一个小队,曾经还是同桌,现在活脱脱是一对冤家。找来他俩问清楚了事情的经过,事情的起因原来很简单,茼茼做ppt遇到1日了难题,需要帮助,齐齐正在忙着,没有及时给予指导,急性子茼茼便用脚踢了踢他,示意他快点儿,这一踢不要紧,齐齐生气了,便回了一脚,好了,事情便更糟糕了,便出现了开头茼茼咬人的一幕。事情到此,茼茼仍振振有词,一直在数落齐齐的各种“劣迹”,一旁的齐齐气得脸色苍白,却接不上话。
这件事情背后,暴露了他俩平时的种种矛盾,这让我想起上次月测,发卷之后 ,茼茼发现齐齐比她高两分,非要审审齐齐的试卷,看看他是不是真的比自己高,最后发现了齐齐有一道题拼音错了,硬是在试卷上给减了三分,齐齐哭得好伤心。齐齐认为,茼茼总对自己有意见,不然班里那么多同学,为啥总盯着自己的试卷不放?为了避免更多的矛盾冲突,下课玩耍时,齐齐会故意躲着茼茼,让茼茼找不到自己。
齐齐特别苦恼,同学之间不可能不见面,也不能总躲着,今天茼茼又咬了自己一口,这让自己特别没面子,更可让人生气的是,被老师发现后,竟然让别人来帮自己道歉。好像咬人的不是她一样,怎么可以这样呢?
听完事情的经过之后,我也很生气,但是生气归生气,还是要想办法处理他们之间的矛盾,但是调节他俩之间的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真的需要静下心来仔细的思考。我首先想到的是能不能从这俩孩子的性格入手,性格是反映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态度。
茼茼:性格要强,爱好广泛,学习成绩一直不错,是我的语文课代表,在班级里说话特别好使,女生们都听她的,有一定份量。
齐齐:性格稍显内向,做事执着,有自己的想法,不愿受别人领导,也不愿与人竞争,感觉尽力就好,自我感觉良好,比较容易满足。
两个孩子截然不同的性格,所以在与人相处上,方式不同,一个处处要竞争,好胜心强,做事不依不饶,一个特立独行,不愿与人竞争。对于这俩孩子,不能横加指责,单独沟通,认识到与别人相处的原则,同时也强调动手、动口伤害别人是多么让人难过的一件事情。
这件事也给我上了一课,今后要多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发现问题及时疏导,感觉心理健康教育远比知识学习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