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

这些修复中的古建筑,你认识几个?

2016-08-09  本文已影响67人  e6f4ae65728b

4月26日,“再造”——王玉大画幅黑白摄影展,在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隆重开幕。本次摄影展展出女性摄影师王玉拍摄的23件古建题材摄影作品,并邀请知名策展人朱炯女士策展,以经典的学院派摄影风格和女性的独特视角呈现摄影师对中国古代建筑的保护与修缮的观察、记录与思考。

古建筑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和国家的重视,古建保护与修缮的规模与投入不断加大。摄影师以北京地区现存的正在修缮或复建中的明清时期建筑为主要创作对象,于2013年底启动项目拍摄,使用大画幅相机先后拍摄了北京大觉寺、白塔寺、牛街礼拜寺、先农坛、通州文庙等多处独具特色的坛、庙、寺及院落,创作了逾300件8×10高品质的大画幅摄影作品。

从史料看早有德国的恩斯特·柏石曼(Ernst Boerschmann),瑞典的喜仁龙(Osvald Siren),日本的小川一真(Ogawa Kazuma)、关野贞(Sekino Tadashi)、伊东忠太(Ito Chuta)、竹岛卓一(Takeshima Takuchi)等对古建筑摄影有所贡献。随着时代的更迭,古建筑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在保护和维修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是国家文物事业的重要部分。摄影师王玉认为,每座古建筑都承载着一段历史,用古老的大画幅相机拍摄当下“再造历史”的过程是很件有价值的事。

先农坛,2014年2月

先农坛,2014年3月

先农坛,2014年4月

黑龙潭,2015年

通州文庙,2015年

先农坛,2014年

人工造景,2013年

大觉寺,2015年

文昌胡同,2013年

白塔寺,2015年

白塔寺,2015年

牛街礼拜寺,2014年

为提升展览的专业性和艺术性,本次展览特别邀请了专业策展人。由留学法国巴黎国立第八大学艺术系摄影美学硕士,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博士,摄影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朱炯女士策划。她在开幕式上说,王玉作品的价值在于从古建筑的角度对中国当下的社会和时代有所呈现,题材上的新颖和思路上的新颖。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为本次展览提供了大力协助,使得展览最终能在有近600年历史的北京先农坛中与观众见面。23幅展品布置于馆内具服殿中,与气势恢宏的建筑相得益彰,此外,展览的筹办还得到北京市文物古建工程公司的大力支持,现场装置艺术也是此次展览艺术家与北京市文物古建工程公司交流计划的一部分,作为一个长期项目,将搭起摄影与古建筑保护结合发展的桥梁。


“再造”——王玉大画幅黑白摄影展

策展人:朱炯

展期:2016年4月26日-5月26日,9:00-16:00(周一闭馆)

地址: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具服殿(先农坛内)

北京市西城区东经路21号

策展人朱炯(左)致辞

摄影师王玉在开幕式上致辞

策展人朱炯向观众导览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