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现在的自己无题川北医学院

面对校园暴力,我们可以成为置身事外的那个人吗?

2018-04-03  本文已影响5078人  小茗说

天空的影舞者/文

近日,网上流传的一段时长2分07秒的视频,视频中数名女生在寝室围着一名身穿粉红色外套的女生,多次对其拳打脚踢,直至将其打翻在地。

事后,被打的女生跟父亲说“不再想上学”,甚至因害怕报复,不敢讲述自己的遭遇。

相关视频

尽管教育部门三令五申地禁止,校园暴力事件还是控制不住地又一次发生了。从一年半前闹得沸沸扬扬的北京中关村二小霸凌事件,到现在视频中所展现的女生欺凌行为,我们可以发现,校园暴力从未随着时间的推移淡去,它依旧广泛地存在于各个校园,甚至无论校园档次级别高低。

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校园暴力的主人公。那么,面对校园暴力,我们究竟应该何去何从?

一、什么算是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的定义有很多描述,综合的说法是:一种长时间持续的、并对个人在心里造成恐惧、身体和言语遭受恶意的攻击,且因为受害者与欺凌者之间的权力或体型等因素不对等,而不敢有效地反抗。

去年韩国上映的电影《蚯蚓》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残酷的故事:单亲女孩子若和身体不协调的残疾父亲相依为命,在学校遭受同学欺凌,被强奸、被迫援交,遭受侮辱,被迫退学直至崩溃自杀。

面对校园暴力,我们可以成为置身事外的那个人吗?

即便是在小学和初中,看上去天真无邪、纯洁善良的孩子们,可能也会在某个时刻做出魔鬼的举动。

根据美国教育统计中心公布的数据,有23.1%的12-18岁中学生表示自己过去在学校或网上遭遇过不同形式的暴力。也许有的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还小,彼此之间,大多不过是打打闹闹,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却指出,5岁到12岁的学生中有超过20%表示自己曾经被欺负过,也就是说每5个小孩就有1个(至少)受害者。切不要用“玩笑”“恶作剧”“淘气”为施暴者开脱,因为这背后所带来的,是长期的、无法泯灭的儿童心理问题。

这并非是要危言耸听,我们确实需要对校园暴力有更全面的认识。

其实,并非殴打辱骂、流血冲突这种有着强烈视觉冲击的行为才算得上是“暴力”,更多隐形的暴力行为在校园广泛存在着,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作家李尚龙讲过一件亲身经历:2016年他去柳州一所中学签售的时候,一名想要发言的男生刚刚站起,全班就哄然大笑,他什么话都没说,班里已经大笑三次,带着轻蔑。原来,这个男生小时候经历车祸,脑子被撞坏了,父亲去世,就母亲一人拉扯他长大,加上他不合群,不喜欢和人交流,逐渐就成了所有人眼中最异类、最可笑的人。

这些学生欺负他了吗?他们从来没有打过他,只是在他想要表达观点的时候,时常爆发出嘲讽的大笑;在他想要融入集体的时候,轻蔑地孤立他。

但这何尝不是校园暴力的一种呢?在我们的学生时代,仿佛都有类似的一些人,因为家庭、身材、相貌或者其他因素,被排挤、嘲笑、恶作剧,而那时的我们,却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这段经历促使李尚龙开始关注校园暴力事件,今年的新书《刺》聚焦的就是这样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因为他意识到,这些暴力行为,给当事人带来的伤害,可能一辈子都消除不掉。

面对校园暴力,我们可以成为置身事外的那个人吗?

二、暴力行为只跟欺凌者和受害者有关吗?

校园暴力发生后,公众的目光往往只聚焦在欺凌者和受害者,对于参与事件的其他人(怂恿者、目击者、纵容者)来说,自己并没有做出暴力举动,他们心安理得地隐藏在人群中,并不觉得有什么愧疚。

在小说《刺》中,刘涛作为旁观者,欣赏着主人公韩晓婷被人欺凌施暴的画面,甚至还笑着表示鼓励,虽然她从来没有动过手,但她的笑成了多年后最让韩晓婷记恨的画面之一,也是韩晓婷最终性格扭曲的导火索。

需要我们引起重视的是,这些暴力行为往往不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举动,它的背后,往往可能是一个集体意志的全部沦陷。

初中时班里有个男生很胖很丑,班里的小霸王经常带着小弟耍他,他不仅不反抗,还把“被欺负”当作“有人愿意搭理我”而积极回应。久而久之,全班人都开始看不起这个男生了,觉得他被欺负那是活该。受这样的氛围影响,虽然我与他并无交集,但打心眼儿里我是非常厌恶他的。

一次放学后,我与他因为取自行车时发生了剐蹭而吵了起来,一怒之下,我脱口而出:“你个猪!”旋即一脚踢到了他的下身,他一声惨叫便倒地不起了。

看到他躺在地上痛苦的样子,我大脑一阵眩晕,我简直难以相信自己竟然做出了那样的举动!之前别人欺负他的画面和嘲笑他的语句飞速在我的脑海里闪过,我突然惊悚地意识到:也许,正是这些长期以往的“隐形暴力”,像魔鬼的双手一样,推动着我这样一个曾与他并无瓜葛的人做出了反常的暴力行为!

在老师和家长眼中,这件事情简直不可思议,我一个“乖孩子”、“好学生”,为什么会有这么暴力的一面。但只有我隐约意识到,在全班都讨厌他的环境中,我是被针对他的暴力环境影响后,被班级同学的集体意志推动着当了枪使。好在男生最后并无大碍,但我如今想来,依旧觉得后怕。

暴力行为背后,涉事者众,那些隐形的参与者,可能都不会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如果学校和家长没有意识到环境和氛围的重要性,类似的悲剧依旧还会上演。

三、教育是解决校园暴力的有效手段。

电影《蚯蚓》里,女孩子若的父亲求助无门,最终选择了以暴制暴,用复仇的形式为女儿洗刷冤屈。

小说《刺》中,中学时代饱受欺凌的韩晓婷走入职场,重逢当年的仇人刘涛,同样选择了以暴制暴,对刘涛百般刁难。

然而最终,女孩的父亲选择了自尽,韩晓婷也终身郁郁寡欢,失去了爱的能力。这样的结局,肯定不是我们期望看到的。

以暴制暴终究不是正途,逃避同样也不是长久之计。

孩子看待和处理事情的能力是需要后天培养的,面对校园暴力,正确的态度不是逃避而是面对。学校和家长都应该明确地教育孩子,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如何正确地进行处理。

身在美国的朋友告诉我,在美国,校园暴力是全社会都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学校会专门开设课程告诉同学如果遇到了校园暴力,应该如何处理。自己被欺负了应该怎么做?看到了暴力行为应该采取哪些手段?这些学校都会讲得非常详尽。

整个社会对于校园暴力的容忍度很低,如果有人遭受了暴力,周围的人绝不会袖手旁观,他们会立即制止,拍照上传到脸书等社交网络进行声援,有的还会@一下相关部门进行督促,所以相关案件大多都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对于校园暴力,美国法律还有非常详细准确的判定标准和完备的惩罚机制,每名施暴者的行为还会被记录在案,今后上大学、找工作都会受到影响(敲黑板,这项措施的威慑效果非常给力)。即便是未成年人,也会责令他们去做义工,到社区劳动,通过惩罚,达到很好的教育改造效果。

当校园暴力真的发生在孩子身边的时候,每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家长给予的支持才是他们心中最大的靠山。

最后,安利一下美国国家犯罪防控协会和国内相关专家对于预防和处理霸凌事件的几点建议:

1、教会孩子如何用非暴力手段去处理问题,并且当他们这么做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

2、告诉你孩子没有任何人有权利伤害你,或者让你感到难堪,所有不友善的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

3、和孩子做好日常的沟通,积极询问和倾听孩子在学校参与的社交活动,和同学的互动,以及所遇到的问题。

4、家长要对校园暴力持有严肃的态度。很多孩子对于讲出自己遭受的暴力感到尴尬,你也许只有那么一次机会去介入和帮助。

5、当你看到有任何形式的暴力行为都要立即制止,即便当你的孩子是施暴的一方。

6、不要在事后才采取淡化事实的处理法,不要只是简单地安慰“这没什么”“这回让你更坚强”。

7、直接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永远都是自己坚强的后盾和支持者。要明白寻求父母的帮助,是孩子们感到最安全、最放心、最舒服的方法。

8、绝对不要鼓励你的孩子回击报复!以暴制暴只会带来更多不可控制的问题。

参考资料:

1、知乎周刊第147期

2、李尚龙《刺》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3、电影《蚯蚓》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