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你,还在为自己焦虑吗?
文/夏雨辰默

01
昨天晚上我在浏览一个论坛的时候,里面出现这样一个话题,为什么现代年轻人普遍焦虑?许多人纷纷跟帖,整个论坛热闹非凡。在网友的跟帖里面仿佛看到焦虑是当代年轻人一个普遍的现象。那么造成这些焦虑的原因是什么?是来自工作的压力、家庭的压力还是实际生活与个人理想的巨大冲突,是否你我也同样陷入焦虑的困扰。
曾经有一家媒体做了一个节目,他们随机去采访一些年轻的工薪阶层,问他们是否有着焦虑的困扰,采访结果出来后,让媒体自作人大吃一惊,他们发现现在大多数年轻的白领、高级职业者面临着焦虑的困扰,甚至已经严重影响他们的工作生活以及健康。这个结果公布以后,在社会上引起巨大的反响,同时也让许多人去深思这个沉重的话题,为什么整个社会会陷入这么巨大的焦虑之中?中国经历改革开放三十余年,基本温饱问题早已解决,现在的物质生活和三十年前相比根本就不是同日而语,但是中国年轻人的幸福感并没有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而提升,而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和焦虑,抑郁症、自闭症在当今青少年中频发,更有甚者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一幕一幕多么触目惊心,焦虑如同洪水猛兽,正在席卷当代年轻人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了一种社会疾病。
02
我不是一个心理研究者,但是我深深体验到焦虑带来的危害,我曾经也是一个焦虑症患者,那段时间让我陷入深深的绝望和挣扎,我能理解这种痛苦,也尝试过如何解决这种焦虑。
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面临的压力巨大,就业压力,婚姻压力、生活压力、养老压力让现在的年轻人不堪重负,几乎没有生活可言,而仅仅是为了生存就已经竭尽全力。
个性是当前年轻人崇尚的一个标签,他们充满热情,向往自由,单于幻想,但是现实的情景让他们对自己美好想法望而却步。生活的压力,婚姻的压力,赡养的压力已经让他们不堪重负,有人批评说金钱已经成为当下人们的信仰,当物质生活都没有办法满足的时候,何谈其精神追求。
超前消费、相互攀比已经成了当今社会屡见不鲜的现象了。别人买iPhone7,我要买iPhone8,全然不顾自己的消费能力,只想自己的他人面前显得光鲜亮丽。当信用卡各种刷爆,当面临着各种借贷催贷的短信,每个月信用卡账单,已经陷入深深的焦虑之中。
收入和支出不成正比,过多透支当前的经济实力,表面的光彩夺目却掩盖不住内心的脆黯然神伤。

03
“你怎么到现在还不谈男(女)朋友?”
“自己都养不活,怎么谈男(女)朋友?”
在生活中经常听到这样的对话,父母的催婚,七大姑八大姨所谓的关心已经让现代年轻人对熟悉的家望而却步。
“我真的很烦恼,不知道找谁倾诉,本来想谈一场恋爱,但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人?”
“什么叫合适的人?”
“能让我开心,能懂我,能对我好!”
“这样的人很难找到的!”
“但是我依然相信爱情,总会有那么一个人不遗余力的爱着我,我会一直等下去。”
背叛、出轨、已经成为当前年轻人感情生活的高频词汇,让原本对爱情有期待的年轻人当头一棒,没有安全感,对爱情已经没有了期待,对他人缺乏信任,与父母之间无法沟通。
当夜深人静,当一个人躺在床上,面对着空荡荡的房间,所有的失落、迷茫、痛苦只能默默的喷发。
到了逢年过节的时候,还没有到家就已经陷入巨大的恐慌和焦虑之中,面对着父母的各种关心,只能默默说:我过的很好!
04
“小王已经坐上了公司的经理了,你怎么这么没用!”
“现在一个月工资拿多少呀?”
“那个谁在国企,稳定有面子,你怎么在这种小公司做,能有什么前途?”
“你做的工作太低端了,会被人看不起的!”
…
社会种的各种闲言碎语充斥着当代年轻人的心。父母花了一辈子的金钱供我们读大学,但是出来并没有得到一份在他人眼里理想的工作。当自尊心要强的年轻人只能逃避他人的询问和眼光,觉得不论做什么都不能做到让自己满意,让别人满意,甚至已经忘记到底是为谁而活。
抱怨自己的出身不如别人,抱怨自己长的没有别人好看,抱怨自己没有什么能力。怎么混到现在还一事无成,这个社会节奏太快了,都太渴望成功了,都巴不得自己一夜暴富, 一夜就特别成功,自己的追求,自己的梦想和自己的实际情况相比,让自己陷入一种巨大的挫败感。
05
“你知道自己想要的什么吗?”
“你的人生是自己主宰的吗?”
“你有过自己的想法吗?”
“你的焦虑是自己造成的还是社会造成的?”
“你真正喜欢你当前的样子吗?”
有没有问过自己这样的问题,你为何而焦虑?真的是老天的不公,还是你想要的太多,还是他人期望的太多。
我们不是为谁而过,也不是为谁而活,真正要做的是自己,在这个社会,不是谁都可以成为富豪,不是谁都可以成功,但是并不代表过得一定比被人差。
当社会的价值观变了,只是用金钱来衡量一个人的时候,还能有谁真正思考该做什么?
我们无法改变世界,真正的能做的只有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心态。我们不需要在意别人怎么说,真正在意的是自己应该做什么。
“佛系”这个词风靡全球,这难道不是当今年轻人的真实写照吗?生活的逼迫,理想的无力感只能一步一步摧毁当代年轻人前进的步伐。
当然面对生活,不能是消极的逃避,更不可以去无限的焦虑,人的所有不幸都是欲望与能力不成正比造成的,想要的太多,但是能做到的太少。只是一味和他人比较,一味和别人攀比从而丧失了自我,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年轻的时候,可以活的很“佛系”,可以与世无争,但是最重要还是正确认识自己,而不是过多透支自己的未来,消费自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