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PM知识体系PM知识

「PM知识体系」系列六:产品功能设计

2018-12-25  本文已影响97人  趙00

12月大事件是参加了白熊学院12月1期的产品经理训练营,为期21天。参加训练营的初心是想以此为契机系统梳理一遍产品经理相关的知识,同时输出完整的报告/作品为自己背书。

针对训练营的课程部分,我以该课程为基础,参考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等其他渠道的资源,系统梳理产品经理工作的方方面面,最终汇成「PM知识体系」系列文章,以下是系列六:产品功能设计。点击《白熊学院产品经理训练营学习方法总结与心得体会》可查看系列文章汇总和我的学习方法总结~


推荐几篇关于功能设计的文章:

  1. 《功能设计:将需求转化成实际的功能列表》:从需求到需求的解决方案——产品的具体功能列表,作者总结了一些注意事项。
  2. 《设计小结:分享功能设计》:聚焦“分享”这个功能的一些思考。
  3. 《那些功能设计背后的思考》:思考多一点,深一点,作者分享了一些有趣的思考tips,如观察行为的节点抓手,寻找行为中的不连续性、功能设计时利用好人的心智模型等等。

六、产品设计——功能设计

1. 以推荐系统为例

用某一功能解决某一具体的场景
  1. 确定目的
    • eg:电商产品推荐系统;
    • 最终目的:提高购买率;
    • 直接关联:提高商品点击率
  2. 调研
    • 跟点击率相关的因素:前端因素——信息排列,比如热度、销量等;策略因素——是否是用户感兴趣的
  3. 明确逻辑
    • 商品和用户习惯等的关系(尿片和啤酒)
    • 关键:分析用户的商品浏览习惯、购物车记录等
  4. 制定方案
    • 提取商品tag标签:风格(典雅、金属制、时尚、潮流);属性(双卡双待、双摄像头)
    • 分析tag:用户喜欢简洁、艺术感、家具类商品——推荐宜家家居等
    • 对关联度进行调整

2. 推荐系统的优化

a)非用户侧——推荐系统优化

显性反馈:用户主动触发了某个操作,反馈给系统(通过埋点收集相关数据)
隐性反馈:基于用户行为,没有办法通过埋点直接去分析,只能去分析系统日志(阅读时长等)
正反馈:用户大部分行为是正向的,对反馈的触发、激励作用,系统能检测到,但是系统无法判断用户是否感兴趣。
消减(除)反馈:为了判断用户是否感兴趣,特增加一个显性反馈消除正反馈,该显性反馈是消减反馈(不喜欢、不感兴趣、垃圾箱等)

关于推荐系统的深入了解可以看之前的一篇学习笔记:《推荐算法——产品和内容推荐》

b)用户侧——饿了么会员服务优化

3. 产出物:产品功能列表

  1. 分析需求层级
  2. 列出优先级
  3. 进行模块整理

4. 功能结构与功能模块

上一篇:「PM知识体系」系列五:产品分析报告
下一篇:「PM知识体系」系列七:产品流程设计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