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己写文的反思复盘
2020-11-30 本文已影响0人
幽兰香
今天的课老师总结了写作的三大误区:
第一种误区是无病伸吟,主要表现为:全篇文章都在抒发自己的个人感慨,没有实质性内容;
第二种误区叫碎碎念,主要表现为日记体,流水账;
第三种误区是讲道理,主要表现形式是,通篇文章都在翻来覆去地讲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却没有实质性的内容。
细思自己的文章,虽不至于是流水账,碎碎念,我的文字更多表达是自己对一些事的观点看法。
不过都较浅显,没有从社会、大众层面上做深入思考。也没有遵循新媒体文写作的两个原则。
当然,在老师讲课前,我也不知道、也缺乏这种原则意识。
所以这节课真的戳到了自己写作的痛点,确实受益良多。
我知道自己的文章“料”还不足,还只是停留在自己经历或看到的一种现象上,没有拓展开去写,素材不足。
以后写文章一定要在阅读时多积累素材,丰富自己的素材库,为自己的文章准备“料”。
其次,写文章时多提炼金句,多引用素材,讲故事,增加文章趣味性和可读性。
第二条原则针对性原则,这个我思考的也不够,或者说写作前没有读者意识。
我选定的写作方向是教育领域,想记录教育教学过程中看到的问题,并能思考提出解决的方法,操作方案。这主要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家长家庭教育中的苦恼。把这个作为针对性,应该读者不少吧?
毕竟孩子教育是每个家庭的大事。
最后老师谆谆告诫:
新媒体时代的创作,“不要我觉得,要读者觉得”。
在进行新媒体文创作时,首先,要学会主动求变,做到去“自我化”,抛弃高中生式的写作方法。其次,要想写好文章,就必须得有用户思维。
这两点我还不知道怎样去改变,只能多研究别人的爆款文,不断去学习揣摩。
相信通过努力自己也可以写出有料有趣,有读者思维的爆款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