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要分类,考试拿高分《卡片笔记写作法》长评

2021-07-19  本文已影响0人  柑橘萌

“孩子们,今天,我们来上英语课,小本子要准备好哦,老师我会敲黑板:重点考试内容,要记好。”老师话音刚落,孩子们赶紧掏书包拿小本子。

课上,每个孩子都很认认真真地写笔记,手上的笔潇潇洒洒写下了一堆又一堆的笔记,而且老师讲得很仔细,每一块内容都分析过去。

结果,一到关键时刻掉链子,孩子们的成绩不理想,考砸的学生很多,对英语的知识掌握不到位,阅读与理解错了一大片,压根没看懂文章。

唉,老师也苦恼,考试的内容课上不都有敲黑板:阅读与理解的技巧;英语写作的万能模板;一些常考的语法知识点等等,那怎么还能错这么多。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没有将笔记分类,孩子记是记了,还很认真地记,可孩子的脑袋瓜却记了空,记不住笔记里的内容,也记不住英语语法等,堪称“左耳进,右耳出,脑袋瓜空空如也。”

这样,考试能考出好成绩吗?咦,好像不能吧,那怎么办呢?那就要,来看看我今天给你们分享的这本书《卡片笔记写作法》。

瞧这书名,我们就知道这是在教我们用卡片来记笔记,再用卡片笔记来写作,那怎么通过卡片记笔记和写作,我们将分成二个部分来说。

第一部分,先准备好笔和卡片

做笔记,首先我们得有笔和卡片,不然笔记要写哪,直接记在脑袋瓜里,那只是短暂的,就如老师在课上讲的知识,我们都听懂了;课后做作业,我们看了题目还是不会做,想不起老师说的知识点。

所以,我们得准备卡片。但,可不是把卡片买好了,就算是已经准备好,我们还得将卡片分成三份以及再准备一个盒子。

三等的卡片我们取个名字,分别叫“闪念笔记、文献笔记以及永久笔记”;盒子也得有个名字,得叫“卢曼卡片盒。”

这时,我们就会疑惑:“为什么要叫卢曼卡片盒,卢曼是谁?”

他是20世纪德国重要的社会学家,他的影响力可是远远超出了社会学领域,更是学术界的高产学者,出版58本著作和数百篇的文章。

而此卡片盒就出自他的手,他获得如此成就,原生产力也是来源于他的“卡片盒写作法”,后称“卢曼卡片盒。”

其实,盒子里面装的也只是普普通通的卡片,但经过卢曼的加工打造,成了精品卡片,每一个卡片都有着其意义和价值,却又是环环相扣,一整套下来,也就是卢曼的知识体系结构,以此为之后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再回归到我们的学习,我们记笔记,东记一个,西记一个,等我们做到相关的题目时,一下子又想不起哪个知识点,找笔记也不记得记在哪个位置。

所以,我们也得把笔记本分门别类,每一个本子都得有它的使命,而这使命是我们赋予它的,是用来帮助我们知识复利,帮助我们完成学业考试,甚至成就我们学业。

第二个部分,三份的卡片笔记

第一份闪念笔记。何为闪念,就是脑袋里一闪而过的冲动想法,我们将这想法写下来,那就是一张卡片。

学习笔记也是一样的,遇到我们不能解决的问题,也拿出卡片来,把疑惑记下来,放在显眼的地方,等到时候问问老师或者同学。

第二份文献笔记。在闪念笔记的基础上,扩展出另一个想法,这时就要拿出小卡片记录下来。

就如我们对那道题的疑惑,盯着一会题目,我们的脑海里感觉似曾相识过,大概的解题思路突然涌现出来,那就要拿起卡片,刷刷刷地记下来。

这时候,就要拿出第三份卡片,永久笔记。永久,顾名思义,永远地保存下来,也就是说,要永久的存在我们的脑海里。

知识更是如此,只有在脑海里的知识,那才叫掌握。我们一看到熟悉的题目,脑袋瓜自然给予思路,快速地就把题也做了下来。英语单词也是如此,你记住它的拼写与意思,在哪里碰见它,我们都能知晓它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那不就能理解文章,也能快速做出答案来。

这三套卡片做下来,那解题不就分分钟的事,自然考试就能拿高分,这个方法适用于任何学科,赶紧学起来吧,具体操作当然得根据书上内容,跟着卢曼学习卡片,肯定不吃亏。

写在最后

所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知识都懂了,那就要实操,实操掌握了,那才叫真的懂。

《卡片笔记写作法》就是在教我们怎样去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结构,真正地把知识掌握在脑子里,永久地刻在脑海里,想得到也用得到,那就完美。

所以,这是一本值得我们去阅读,特别是正在写学术论文的你们,没错,说得就是你,赶紧行动起来阅读吧!


图片均来源于网站,若有侵权必删除。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