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运营肿么办鬼谷研究院韩利深夜聊运营

运营新人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2016-08-03  本文已影响439人  夏至生

工作三年多了,从传统媒体行业转到互联网行业也一年有余。当时离开媒体行业的时候受到很多朋友的劝阻,一说国企安稳,二说外面很多人想进还进不来,这样早早放弃了很浪费。那里确实是个围城,但这两个理由都不足以让我留下。因为我心中一方面满是传统媒体转型困难的惊慌,一方面也清楚意识到大平台不等同于个人能力,继续再呆三五年,能力不长,青春荒废。

摆摆手,告别围城,开始了我在互联网行业运营的工作。我的工作主要是负责整个项目的运营,怎样把新项目品牌知名度打出去,怎样吸引用户,怎么制造内容、运营用户、策划活动,这些都是我的工作内容,于是建立起自己的一套知识体系就显得尤其重要。

互联网的运营涉及各种各样的资源,如果没有一定系统的知识和认知,即使有资源也不知道要怎么应用得出色。例如什么活动适合电视推广、什么活动适合地推、经费预算、广告方式组合,广告片创意等等,在没有系统知识和经验的前提下,执行者将会承受很大的压力。

我把运营的定位设立在“吸引”和“品牌”这两个字上,运营前期“吸引”用户,运营成熟阶段打造“品牌”。如何吸引用户,如何打造品牌,这不正是广告人最擅长的吗?

于是,我从叶茂中的书《广告人手记》开始学习。

一、找准书籍类目,从网评最好的书开始阅读

由于我一开始就把运营定位在“吸引”和“品牌”这两个字眼上,所以就开始寻找广告这方面的相关书籍。同理,如果把运营定位在“营销”和“沟通”上,或者别的名词上,也可以用这种方式来开始寻找,区别只在于每个人对自己岗位的定义和理解。

现在互联网的信息铺天盖地,有时我们也会看到很多牛人分享的帖子,各行各业做自媒体的人群越来越多,但碎片化的阅读多数是“一叶障目”。当我们看到某一篇为之称赞的帖子时,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建立自己的知识架构和体系才是最重要且必要的,只能通过阅读书籍来一步步实现。这样,当你有机会看到一篇好帖子时,就可以去学着分析,而不是被作者牵着鼻子走。

《广告人手记》被当做是广告人入门的必读书籍,这说明它内容显浅容易理解,另一方面对运营人员初步建立自己的运营知识架构也是非常关键的第一步骤。

在这本书的学习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是怎样去从零开始包装一个品牌,他的思路和出发点,他的创意和灵感,即有建立在原有的经验上面的,也有来自于对生活的观察的。我在看完这本书后开始感觉自己未知的东西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个人多么渺小啊,起码对电视上那些不甚喜欢的重复三五遍的广告语有了新的理解和认知,同时也让我对书籍产生了求知如渴的感觉。

在此,也建议不管从事什么行业的人员可以拜读一下这本书,起码作者几十年的工作经验能够让我们学习的地方还是很多的。

二、触类旁通,寻找与作者或类别相关的书籍

看完《广告人手记》之后,对该书作者叶茂中还是非常敬佩的,所以又继续看了他写的《营销的16个关键词》。虽然两本书中有部分内容是相似或者重复的,但是这16个关键词=16种指导运营的思想,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开展运营工作。

书中所说的关键词“洞察用户属性”、“产品”、“游戏”都非常适用于运营的工作。运营就是要通过细节要用户体验达到最优,用户需要什么我们提供什么;用户不需要什么,我们怎样制造出需求让用户觉得自己需要,这些都可以通过运营的手段来进行包装。产品是死的,但运营是活的。

例如我们在一个活动中要推出iPhone手机 6s,我们的用户主要是20-40岁的年龄段的精英人群,自身就在用iPhone的话,可能对他们本身的吸引力已经不够强。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包装成“给父母送同款iPhone”或者“不用也能好卖”等噱头来制造需求缺口。

可能这个例子并不够好,只为了说明运营无学,也没有很多的规律可以寻找,因为时代在变,产品更迭,我们需要在不断的“试错—更新—试错—更新”中寻找方法,这本书可以提供不少的借鉴。

三、好书多看,用思维导图做好阅读笔记

看完叶茂中的两本书之后,我又陆续看了《卖轮子》、《细节营销》、《跟任何人都聊得来》等书籍。主要从一本书入手了,你就会发现你不怕没有书看,因为作者在书中会常常提及自己看过的一些书,从自己崇拜的作者书中来找书,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办法。

另外,我们购买书籍后,也会有很多的相关推荐,个人建议先到豆瓣或者微博上搜一下书评再决定是否需要购买。我时常感觉被时间追着跑,虽然很多人说90后还很年轻,但是时间真的非常宝贵,看一本没有价值的书就要浪费很多时间了。

同理,如果你想节省更多的时间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来做读书笔记,建立一个书籍的大框架,同时把你觉得感兴趣的案例或者亮点记录在上面,第二次或者第三次重复已经阅读过的内容就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了。我通常的做法是购买的kindle电子书,轻便的Macbook不离身,一边在电脑上看书,一边做思维导图,看完一本书思维导图也就出来了。之后便是配合着思维导图快速复习,吸收书本的精华。

人在每个阶段都有迷茫,怎么样去面对,怎么样去对抗,是我们每个人一生都要在学的本事。那就从自己的岗位要做的事情开始吧。

分享下《卖轮子》的思维导图,真的成为思维导图真爱粉了呢!不管工作还是学习都爱用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