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学习第93篇《郑风 出其东门》(全)

2022-06-29  本文已影响0人  流水王丽霞

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诗经》学习第93篇《郑风 出其东门》

【原文阅读】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缟gǎo衣綦qí巾,聊乐lè我员yún。

出其闉闍yīn dū,有女如荼tú;

虽则如荼,匪我思且jū。

缟衣茹藘rú lǘ,聊可与娱。

【译文参考】

漫步城东门,美女多若天上云。

虽然多若云,非我所思人。

唯此素衣绿头巾,令我爱在心。

漫步城门外,美女多若茅花白。

虽若茅花白,亦非我所怀。

唯此素衣红佩巾,可娱可相爱。

【字词注释】

(1)东门:城东门。

(2)如云:形容众多。

(3)匪:非。

(4)思存:想念。思:语助词。存:一说在;一说念;一说慰籍。

(5)缟(gǎo ):白色;素白绢。

(6)綦(qí )巾:暗绿色头巾。

(7)聊:愿。

(8)员(yún):同“云”,语助词。

(9)闉闍(yīn dū ):外城门。

(10)荼:茅花,白色。茅花开时一片皆白,此亦形容女子众多。

(11)且(jū ):语助词。一说慰籍。

(12)茹藘(rú lǘ ):茜草,其根可制作绛红色染料,此指绛红色蔽膝。“缟衣”、“綦巾”、“茹藘”之服,均显示此女身份之贫贱。

【诗歌赏析】

        对于这首诗的背景,旧说颇有争议。《毛诗序》以为是“闵乱”之作。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引《夏小正》传谓“缟衣为未嫁女所服之”,断此诗主人公的爱恋对象为恋人。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写男子表示对爱恋对象(或其妻子)专一不二的诗。

        郑之春月,确如姚际恒所说,乃是“士女出游”、谈情说爱的美妙时令。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春风荡漾的季节。春风和畅,杨柳堆烟,关雎和鸣,百花争妍。此诗所展示的,正是男女聚会于郑都东门外的一幕。

        这位贵族公子走出城堡的东门,到野外踏青。“出其东门,有女如云”、“出其闉阇,有女如荼”——二章复叠,妙在均从男主人公眼中写来,表现着一种突见众多美女时的惊讶和赞叹。“如云”状貌众女之体态轻盈,在飞彩流丹中,愈显得衣饰鲜丽、缤纷照眼;“如荼”表现众女之青春美好,恰似菅茅之花盛开,愈见得笑靥灿然、生气蓬勃。她们飞彩流丹,明眸善睐,让男子眼花缭乱。

        面对着如许众多的美丽女子,纵然是枯木顽石,恐怕也要目注神移、怦然动心的。在迈出城门的刹那间,此诗的主人公也被这“如云”、“如荼”的美女吸引了。那毫不掩饰的赞叹之语,正表露着这份突然涌动的不自禁之情。

      然而,人的感情是奇特的,爱情则更是微妙难猜:“虽则如云,匪我思存”、“虽则如荼,匪我思且”——在众多美女前怦然心动的主人公,真要作出内心所爱的选择时,吐语竟如此出人意料。两个“虽则……匪我……”的转折句,正以无可动摇的语气,表现着主人公的情有独钟。

        好奇的读者自然要打听:他那幸运的恋人是何样人呢?“缟衣綦巾,聊乐我员”、“缟衣茹藘,聊可与娱”二句,即带着无限的喜悦和自豪,将这位恋人推到了你的眼前。如果你还知道,“缟衣綦巾”、“缟衣茹藘”,均为“女服之贫贱者”(朱熹),恐怕在惊奇之际,更会对主人公肃然起敬。素白衣裙青绿佩巾,原来他所情有独钟的女子出身并不高贵。这名男子为了一名贫家女子,对如云的美女视若路人,可见他的用情专一。

      主人公以断然的语气,否定了对“如云”、“如荼”美女的选择,而以喜悦和自豪的结句,独许那“缟衣茹藘”的心上人,也足见他对伊人的相爱之深。由此回看诗章之开篇,那对东门外“如云”、“如荼”美女的赞叹,其实都只是一种渲染和反衬。当诗情逆转时,那盛妆华服的众女,便全在“缟衣綦巾”心上人的对照下黯然失色了。

        屠洪刚的歌曲《霸王别姬》中唱到:人世间有百媚千红,我独爱,爱你那一种。因为爱,所以爱。爱就是这样简单,即使你地位低微,即使我身边美女环伺。你在的时候,你是一切;你不在的时候,一切是你。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在有情人的眼里,缟衣綦巾、缟衣茹藘的女子,就是那沧海水,那巫山云。而男子,取次花丛懒回顾,只有她,才是他最爱的那一朵。

      只要两心相知,何论贵贱贫富——这便是弥足珍惜的真挚爱情。这是主人公至深至真的爱情所投射于诗中的最动人的光彩,在它的照耀下,忠诚之恋获得了超越任何势利的价值和美感。

【《出其东门》的反思探讨】

相信爱情者的力量

          天下负心男不少,痴情男亦有。汉代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也有这样一位为爱执着的男子。

          焦仲卿起初性格软弱,母亲对妻子百般刁难,他却不敢抗争,对母亲一直抱有幻想。当幻想被残酷的现实摧毁后,他变得坚强起来,坚决向母亲表明了以死殉情的决心,用“自挂东南枝”表示对爱情的忠贞。他以死为代价,赢得了世人的尊敬。那份为爱甘愿殉情的行为,是爱情力量的彰示。

        本诗的男主人公能做到“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他对恋人的全心全意,肺腑之心,他们之间的爱情留给了我们深刻的情感记忆和深深感动。

          徐志摩说,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

        可以权衡的,终究算不上一场纯粹的爱情。爱情是一种信仰,她让相爱的人痴迷,可以执着到令六月飞雪,天地动容。

          秉持着这种信仰,即便世俗的尘埃再厚,也丝毫不妨碍我们对你情我愿的爱的追求,对自由的挚爱,对一份神仙眷侣生活的渴慕。

【《诗经》学习的背景知识】

最繁华处在东门

          中国古人讲究方位。在先民的心中,日出的方向——东方具有无限生机、温暖,因此成了繁荣与朝气的象征。从考古发掘材料看,先秦时期的城市中不仅有宫殿区、居住区,还有手工业区和商业区,城的东部更是商业发达、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这种审美方位一直影响到后来的城市建设,中国古代城市的繁华区都在东门。

        春秋时代郑国的东门在历史上就很有名:春秋末年,孔子来到郑国,和弟子们走散了,他独自在郑国国都的东门等着和学生们会合。后来,弟子子贡问一个郑国人见没见到自己的老师,郑国人答:什么老师啊?就是东门那个惶惶然如丧家之犬的家伙吗?

      “丧家之犬”这个成语由此诞生。郑国的国都有多个城门,孔子之所以会在东门等着学生,就是因为东门是人来人往最多的繁华所在。这件事,足以让郑国的东门载入史册了。

        《郑风·出其东门》更是直接描绘了当时郑国都城的东门外群众聚会的热闹场面:两千六百多年前的某一天,郑国国都的东门热闹非常,几乎所有没有婚配的少女都倾城而出,来到了这里。她们打扮得花枝招展,直让男人们看得心旌摇曳,那场面可以说盛况空前。诗中这个“出其东门”的日子,虽然没有明言是哪一天,应是法令准许的“仲春之会”。

        《诗》三百,有五篇均是以东门为题。除这篇《出其东门》,另有《东门之》《东门之枌》《东门之池》《东门之杨》,构成“东门爱情故事”系列,向我们展示了那个时代精彩纷呈的婚恋世界面面观。东门,也因此成了青春之门、爱情之门。

          可贵的是,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中国历史上情诗无数,但赞男人专情的却寥寥,而以男子为第一人称来表达坚贞爱意的就更少。郑国的东门见证了这个见色不迷的男人心,在信步东门,目击了“如云”“如荼”的美女时,他也眼前一亮,但却未曾迷心。诗以城市东门云集的女子陪衬自己心中的爱人,表现了心中情感的深刻,体现了诗人用心之妙。

参考资料:

《少年与爱永不老去:〈诗经〉里的古老告白》,夏葳,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时代华语

,2022年1月

《诗经:万物皆有情》,刘冬颖,华文出版社,2021年8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