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C&B15班胡塞尔专场2备忘录

2018-04-21  本文已影响26人  团的花园

这节课的重要收获首先停留在主体间性上,老T在专业组补充说,客体关系涉及到的是以主体为出发点的客体使用和使用客体,而主体间性是以两个主体为出发点的理解,合作,联络,谈客体关系我们肯定要谈主客体的分化程度,最终就像ppt里面说的,回到“我”这个主体身上,在跟大量的成人接触之后,发现每个人对自己成长的定位是不同的,很多人的意识依旧停留在很矇昧的状态,也就是主客体间的使用与被使用基本是无意识的,人与人之间边界模糊不清,如果我们愿意把一个小孩子视为独立主体,跟小孩子的相处过程,反而更容易给大人们带来主体间性的感受,他们真实开放且活力十足,两个成年人之间如何获得主体间性,老T在课上理出了三条演变历程:

从强调个我意识到强调他我意识(小学阶段,你和另外一个人的安全感与信任感,决定了你的他我意识的品质。恶劣的防御手段导致他我意识固化,固化与外在的联结品质极具拉低。)

从强调人的主体性和个体性到强调人的主体间性和集团性(中学阶段,个体性是人的状况,而主体性属于本体论,存在的问题,包括人的心智和身体,孩子早期个体性和主体性被破坏的话,进入不了主体间性和群体生活)

从强调经验主体到强调先验主体再到强调主体间性的演变历程。

(职场,孩子在成长早期,外倾一些,打开经验之门去体验整个世界,让他们看到身边各种各样的人,而先验主体更像是说一个的命,预先设定好的部分,我们能够持续的进入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是由先验主体在支撑的,不断成为经验主体,我理解的是,两者的循环带来主体能够更深洞见与接近自己的命势,并有能力听从与追随这种指引,进而与其他主体相遇,在先验主体与经验主体之间交叉演变,也许对方的先验主体能够自己去经验的方向与更深确认,或者自己的经验能够为对方的先验感受提供充足的依据,主体间性更像是战友,同行并肩者,但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同阶段相遇不同的主体,达成碰撞与转化,就像课上老T说的,所谓格局,是主体间性演化历程中的高维成果。)

课程ppt:

主体性与主体间性

主体性和主体间性是主体生成论中的一个基本话题:不仅是我们时代的哲学的一个基本话题,而且也是迄今为止的整个人类生成史上的一个基本话题主体性和主体间性不仅是近代以来西方哲学的轴心问题,而且也是迄今为止的人类生成史中的一个轴心问题,近代以来,西方哲学流派虽然林立,但是若粗线条地看问题,我们还是可以从中区别出两条基本的发展线索或思想谱系,这就是“经验主义一科学主理性主义一人本主义”思潮。

“经验主义一科学主义”思潮

@以培根、洛克、巴克莱、休漠为主要代表人物的英国经验论

@以孔德、穆勒和斯宾塞为主要代表人物的实证主义

@以马赫和阿芬那留斯为主要代表人物的经验批判主义

@以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维特根斯坦的“图论”和“语言游戏说”

@以石里克、卡尔纳普为主要代表人物的逻辑经验主义波普的批判理性主义

@拉卡托斯的精致证伪主义以及库恩的历史主义

在这两种哲学思潮的脉络中却依然贯穿着同一条思想线索或理论态势。这就它们之中都有一个从强调个我意识到强调他我意识、从强调人的主体性和个体性到强调人的主体间性和集团性、从强调经验主体到强调先验主体再到强调主体间性的演变历程。

就“理性主义一人本主义”的谱系而言,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康德的验哲学、胡塞尔的现象学、伽达默尔的“对话辩证法”、哈贝马斯的“交行为理论”和马丁布伯的“关系学”,依次突出和强调了“经验主体(如笛卡尔)、“先验主体如胡寤尔)和“主体间性”(如伽达默尔哈贝马斯和马丁布伯),无疑是其发展进程中的标志性界碑。

人类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也始终构成了作为主体的人的生成过程中的一对基本矛盾,不仅规定和制约着人的生成程度,而且也规定和制约着社会的生成程度。在前现代社会,尽管人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也都有其自身的特殊内容,但是,从总体上看,则属于突出和强调“人的群体性与人的合群性”的时期。至现代社会,尽管存在有理性派哲学和经验派哲学、实证主义与意志主义的对峙,但从总体上看,我们仍不妨把这一历史时期视为人的“自我意识”和“个体意识”张扬的时期。在当今时代或人们所谓的“后现代”社会中,相对于近现代西方社会,“他我意识”和“群体意识”的“觉醒”和“复苏”无疑是人的主体生成中的一个鲜明的特征。而作为主体的人的这样一种生成史,人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盈虚消长的这样一种张力关系和发展态势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至少是同人类社会的经济运行模式的转变密切相关的,例如,至少是同人类历史从自然经济社会向商品经济社会的演进密切相关的。

主体性

主体性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不仅具有“自主性”和“自为性”的意涵,而且还具有“选择性”和“创造性”等意涵,但是,无论如何,“自我意识”都是其永远不可或缺的核心内容。因为一旦离开了“自我意识”,也就既谈不上任何意义的“自主性”和“自为性”,也谈不上任何意义的“选择性”和“创造性”。正因为如此,凡是谈论人的主体性的思想家,也就几乎没有不谈论人的“自我意识”、谈论这个“我”的。在西方哲学史上,不仅笛卡的“我思故我在”、费希特的“自我设定非我”、费尔巴哈的“我欲故我在”谈论的中心对象是一个“我”字,不仅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和尼采的“成为你自己”谈论的中心对象是一个“我”字,不仅胡塞尔的“现象学剩余海德格尔的“此在”和萨特的“自为存在”谈论的中心对象是个“我”字,而且,即使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拉康的“镜像理论”、福柯的“自我伦理学”和马丁·布伯的“关系学”也都离不开这个我”字。

胡塞尔之所以提出“单子间的交互主体间性”乃是为了逃避“唯我论”的厄运。但是,既然按照他的先验现象学,“他我”归根到底是先验自我建构活动的产物,则在胡塞尔这里,“先验自我”与“他我”之间也就只能是一种“我一它”关系,而不可能是一种“我一你”关系,不可能构成“我们”由此看来,胡塞尔到头来还是在自我中心主义的框架内言说的。

胡塞尔与交互性主体间问题

胡塞尔之所以对交互主体性问题研究付诸如此多的心力,原因主要在于交互主体性问题必然会构成的三个主要部分之一:关于事物的意识、关于他人的意识和关于自己的意识胡塞尔的意识现象学强调直观,亦即强调经验的原本,因此它在这三类意识的分析中都是自下而上地展开对经验的分析:事物经验、他人经验和自身经验更确切地说:事物感知、他人感知和自身感知。

从这个视角来看,交互主体性首先是一个认识论的问题:我们对他人的认识是如何可能的?但它不仅是认识论问题,还可以进一步成为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民族学、人类学等等学科的问题。

结语:

课程的开场白,老T强调共情能力是一笔终身财富,否则一个人都是孤岛,在带孩子过程中,充分体会到一个孩子被一群大人宠溺,他们的世界中只有自己,“他没有听到我说什么!他……”小学阶段他们的意识中能够出现我与他的边界感,也才能为他们后续的自我意识提升与发展做好充分的接口,老T主张年轻的时候看西方哲学,认识自己,了解他人,胸怀世界,这很重要,在课程的案例中,初中的孩子通过情感形式做没完没了的补偿,而忽略情感的内容,背诵一首《琵琶行》成为了类似敲木鱼一样的动作,当老T讲解《琵琶行》的时候,在现场差点流泪,读诗是我们对于诗人情感的共情,接近诗歌与情景的过程中带入自己的情感体验,诗歌成为能够滋养我们的素材,诗歌,音乐,自然万物无不如此,我们是鲜活的,对方也如此,在确定性与不确定之间不断标识,却不会轻易的贴标签把一件事情轻易的框定,因为标识是功能性,具有动态的调整性。

这两天看到萨古鲁的一句话:

如果你的能量没有打开或敞开,别说是你的古鲁,任何人都难以触及你。甚至连生命都无法触碰你,因为,如果你的能量因为某种生活方式,以及某种业力结构等因素而堵塞,而处在某种状态中,你就会错失一切。所以如果要别人能触及你,很重要的是你的系统要足够敞开。而要想你的身体和心理层面敞开,很重要的是,你的能量系统要经过适当的准备并具有一定的敞开度。~印度瑜伽上师萨古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