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一面折射寻根的镜子
2019-04-06 本文已影响18人
幻云堂主
要是追究清明节这个典故却让人扎心,介子推的剜肉愚忠破解晋文公生存危难,晋文公的以焚山所谓报恩方式弄巧成拙却致死介子推。鉴于此,才弄寒食节这一出来。
其实,清明节无须这样的背景版。
它就是缅怀先祖,
寄托哀思一种方式。
活在世上,
其实就是搞定,
人从哪里来,最终去哪里,
两大命题。

很小的时候每次上坟,
父亲不厌其烦告知列祖列宗坟地座序,
向我们朴素传达族脉承续之念想。
当然那时无多大敬畏心,
只是被动听着接受。
现在人近中年,
忽然对叶落归根有种新的理解,
花开花落,四季更迭,总在循环,
人的生死轮回也是如此反复。

节日当口,此时此刻
不自觉会揣摩先祖们以何种动机
不远奔袭 来到深山僻谷
垒石建屋、衍生子孙,成家立业的?
真是无法猜想。
一座座坟莹矗立山坡,
见证他们奋斗历程后生命终结,
这是永久的安息之地,
青山无恙 绿水长流。
欣慰的是,
他们的子子孙孙依旧
代代相传,
生生不息。

同时下意识会关注个人的前世今生,
接宗族辈分排序到我这节点是“学"字辈,
之上为"永""正"…
之下为“家"、"邦"…
再往上推算已无法知晓,
胡氏族谱至今未看到。
村上遗老试图多途径寻求仍未果,
宗族演变因为族谱的残落变得茫然,
事实上也没有那么悲观,
寻根之路总有后人会接力前行,
胡氏脉络总有一天会梳理清晰。

村子现已破败,人丁式微,
后代们如蒲公英四方飘散。
缘于节日的提醒,
此刻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回首故土,
有条件有时间会上坟挂钱祭祀,
无条件也在心间默念庇佑。
血脉的延续,
让原乡多一份眷念。
坟土草,黄又青,
杏粉、李白、梨花雪,
素洁的意象,
阴雨的绵洒,
渲染这个欲断魂的节气。

斯人远去,
山河故人,
我们心存怀念。
以节的名义,
为他们曾经
坚忍负行 开拓一方
春雨化酒 清风致敬。
遥祝永安福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