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昌都畅游|白玉·白玉寺

2021-07-20  本文已影响0人  行者无疆tj

行者无疆tj 文/摄影

(白玉寺法会)

白玉寺看点:

1、白玉寺,在四川甘孜白玉县白玉山上,康藏地区最大的宁玛派寺庙之一,德格土司供养的五大家庙之一。始建于康熙年间,有“灵鹫莲花院,人间明镜台”之美称,“白玉”意为“吉祥之地”。

2、白玉寺金顶仿坛城而建,底层是莲花生,中层是四壁观音,三层是释迦牟尼。

3、白玉寺有经堂七座,佛殿三座,灵塔三座,僧众千余人,大经堂可容纳2000多僧人同时打坐诵经。

4、白玉乔智活佛灵塔瑰丽壮观,塔高5米,底方3米,铜片构筑,镶银贴金饰珠宝,银制佛龛内藏佛牙一枚。

5、白玉寺每年佛事活动八次,有“白玉十日”、晒大佛、跳欠、演藏戏等,届时青海、川西、甘南藏区僧俗云集,场面宏大庄严,隆重而热烈。

(大经堂前的法会)

白玉寺最大收获是:直观、全程、近距离地观看了一场法会,特别是“跳欠”的表演,印象深刻。

(白玉寺经典建筑—金顶,仿坛城而建)

白玉寺坐落城西南的白玉山上,沿主街西行至小学路口转道上山,下为街区,中为民居,上为寺庙,宗教总是占据最高的位置。适逢周日,攀援而上的人很多,“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信众拜庙也。据说今天有“法会”。

(维持法会秩序的喇嘛,装扮成小丑模样,很有喜感)

大经堂前已是人山人海,人们席地而坐,围成三面,中间宽阔的空场是表演场地,上面搭着白色长棚,高耸的幡旗哗啦啦地飘着,边厢是鼓乐齐全的乐队,对着大堂置放平桌,显然有贵客莅临。经堂深邃,隐约可见戏装扎扮停当的僧人跃跃欲试,几位小丑扮相的喇嘛呵斥着放肆的孩童,不让他们越雷池半步。

(新搭建的佛像和走来的孩童)

法会在古乐号角中开场,舞场中央放置铁桶,有僧人在里面点燃爆竹,震耳欲聋的响声传遍城乡山野,同时有藏民高举鸟铳放枪,配合这不断高涨的群情,寺庙主持宣布盛大的法会开始了。对面主宾的位置坐着两位中年人,藏装华丽,仪态端庄,也许法会就是为他们而举办的。在仪式喇嘛的引领下,一组服装斑斓的僧人们跳着开场戏,动作整齐划一,身段俯仰旋转,不时有托钵提壶的小喇嘛,将青稞和清水倒在舞者手中的容器里,祈求着五谷丰登,风水怡人。接下来是白玉寺经典的“跳欠”。

(活佛与嘉宾)

“跳欠”即跳鬼,学名“寺院傩”,一种戴假面表演的舞蹈。每逢藏传佛教的重大节日或佛事活动,寺院都有傩舞表演。舞蹈角色,皆由喇嘛充任,扮演马头明王、护法、罗汉、施主和吉祥动物等。舞蹈刚劲而兼含柔美,动作节奏明快,搬演出变化多端的队形,和闪转腾挪的舞姿。服装华丽,道具逼真,演绎着简单易懂的故事,让人们在直观的欣赏中,接受佛法的普及和祈愿福善来临。

(喇嘛扶着跳欠的舞者出场,他们戴着假面,视线受阻,需要引导)

鼓乐齐鸣,大号深沉而悠长的低吟,静寂了现场的杂音,在喇嘛的引领下,盛装的“马头明王”(据说是观世音菩萨为了降伏恶势力而变化的忿怒相)隆重亮相。那僧人身形胖大,全身佩满骨质的璎珞,约有几十斤重,铁制的盔头高耸,一身的“蟒袍玉带”华丽而考究,黑色厚底蔵靴扎实着舞步,跳跃起来铿锵有声,那面具遮着面孔,威严而近乎狰狞,大概喝退妖魔非这般威武不足以震慑,舞步的奇绝更是藏戏传承,一招一式扎实而准确,原地的旋转,跨步的腾跃,程式中不乏轻灵,伴随着铿锵有力的节奏,你可隐约听到他呼吸的厚重。他是今天活动的领舞,随之而来的是盛大而隆重的狂欢。

(跳欠所戴的面具)

依次出场的舞者,也是盛装而来,护法、罗汉、施主和吉祥物,围成圆圈舞之蹈之,尽情演绎着神仙鬼怪,自然人间的各种故事。据说这种“舞蹈”(藏戏)不是凡人可以演出的,演出方式和各种门道都是在寺庙里世代沿袭,一招一式,服装道具,都有着固定的含义,代表着某种佛教的仪轨,师傅和徒弟间手把手地传授,是僧人修行的课程之一,经过严苛而规制的演练,形成了完整的表演程式,并相沿成习,经典为藏传佛教独有文化。

(这是法会的开场舞,刚劲有力,庄重的仪式感很强)

跳欠的目的是显示佛法的威力,出场的法王和马首金刚等护法神,皆呈愤怒狰狞之态,做出各种降妖的舞姿,表示以武力消除僧众修练正法时的陋习陈规,降伏危害佛教的邪魔外道。驱除鬼怪、行为不善等外魔;和心存不轨、凡心未净、体弱生病等内魔。以刚劲的舞步,狰狞的面具,震撼人的心灵,唤起仇魔的愤怒,给病体以刺激,给信念以超拔,获得种福田得善果的圆满。

(舞蹈的另一个瞬间)

我与跳欠的舞者离得很近,有时不足半米,甚至能听到他粗壮的呼吸,那阵舞蹈是一份很吃力气的差事;我绕到乐队的后台,鼓乐敲击着节奏,大号伸长了脖子在歇息,号手借机喝着可乐在润喉,镜片后露出狡黠的微笑,宽容地对我点头示意;身轻如燕的小喇嘛,擎着灌满酥油茶的铜壶穿梭在廊下,为远道而来的宾客斟满茶碗,听说他们来自康西藏区;竟然有位清俊的男僧在用单反拍照,一招一式绝非青涩,他取景角度与抓拍时机拿捏的非常专业(都是我想要的),玩得跟手机和平板一样娴熟;经堂后面是条山路,一扇小门可通内堂,几个顽皮的孩子扒着门缝在看喇嘛们换戏装,眼睛里是艳羡的目光,也许多年后,他们可能就是舞台上的舞者;和看法会的藏民搭讪,仅有的汉语无法答复我的闻询,他摆出朝天开枪的姿势,嘴里发出“通通”的鸣叫,意思是说不要走远,一会儿还有鸟铳的表演;几位上年纪的老阿妈,摇着经筒坐在寺庙的台阶上,也许耳聋不闻喧嚣,眼花莫辨狂舞,她们的心老的沉静,赶在往生之前做足最后的祷告,只是在经堂前竖起10多米高的佛像时,她们才匍匐而拜。法会是一个小世界,每个人都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图一,头盔上的装饰。图二,手拿的金刚杵。图三,舞者从面具的嘴里看外面。图四,吹大号的喇嘛)

法会类似于内地的庙会,是集佛事、集会、娱乐、商贸为一体的民间活动。但藏传佛教的法会更专一,更传统,更纯粹,更生动。你可以从观众们虔诚的眼神里,读懂纯净的心灵;从几无喧闹的氛围下,体会投注佛事的专一;从只卖必须的销售上,看到不逐利润的淳朴;从扶老携幼的踊跃中,感知佛在人心的热度。

(图一,法会的佛事活动。图二,跳欠。图三,又一种舞蹈。图四,再一种舞蹈)

法会热闹而漫长,从晨至午,一直延宕到傍晚,所有的寺庙都关门谢客,几乎全员参加法会,佛学院的师生也来助兴,电视台的摄影师也在拍摄法会全程,一座白玉城几乎万人空巷,俨然是一次盛大的节日。

(买简单食品的小摊贩)

记得上次参加佛事活动,是2014年12月12日在尼泊尔蓝毗尼(佛祖出生地)的中华寺听早课,而此次白玉寺的法会,让我更深入全面地接触了藏传佛教,这种经历不是轻易可以遇到的。

(法会之余:图一,看佛堂的小喇嘛。图二,盛装而来的藏族妇女。图三,远离喧闹的女孩。图四,远道而来的喇嘛在录像。图五,抓拍的摄像师)

下山了,辞庙而归,法会的热闹渐行渐远,山路与街衢上清静的很,全城的焦点聚在那座山顶,无暇他顾。白玉寺庄严地屹立在云端,夕阳下望去,已是灿灿的光团。

(舞蹈的瞬间)

(舞蹈瞬间2)

(穿鞋的与光脚的)

(纤指的韵味)

(玩单反相机的喇嘛)

(传统美食与现代美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