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气脉的难易、步骤及捷径——炼丹那点事儿30
身体感觉的四个层次,你有包浆吗——炼丹那点事儿29 - 简书
前些时,简书大清理,因为所谓敏感词,被删掉了若干。
写的时候就比较注意直扑主题,不敢怎么遣词造句,不怎么涉及文史,也努力回避一些社会现象,所以还算是安全过关,至少ID还在,大部分文章也还在。缺失的内容,以后再慢慢补回来吧。
一个“术”,一定要回到源头,才知道它的表达。
看丹经也是如此,把这门“术”的经和脉理出来,才知道,哪句话真,哪句话假,哪句话闲。
尤其修行界,花花轿子大家抬,一帮吹鼓手帮着瞎编乱造,大碗兑水酒,大秤分金银。
不过鉴于现状,这种事情就读者自己去翻书吧,我只能非常干巴巴的说一些纯技术流的东西了。
今天就说下,气脉的难易和步骤吧,以打通任督二脉作为起点,1、2、3、4,一个比一个难,一个比一个靠后。
1,打通任督二脉(属于奇经八脉中最基础的2个脉),这样一来,头部和躯干,可以实现纵向的单管道连贯。想象一下,把粽子用一股绳子纵向绑缚起来,就是这个形态。
2,打通中脉,实现从头顶到躯干的两个中间点的单管道连贯。比较起打通任督,这个难度更大,当然威力也更大,因为任督二脉是在身体的外围,而中脉是在身体的中部。
从外围的两根管子贯通,进入到身体内部的贯通,非常难。而,从中间部位的贯通,向外围扩散,相对来说,就容易许多。
3,打通奇经八脉的另外6个脉,这样,不但头部和躯干实现某种贯通,并且也贯通到了四肢。比方说刚才的粽子,被通体五花大绑起来了。
4,打通手心和脚心,因为和上面一样,奇经八脉也只是附着在身体的表面,从表面向中间行走非常不容易。但是,如果手心和脚心的气穴能够贯通,则沿着手心和脚心,往外扩张。
就我能查到的记录,民国以来,能够打通任督的人物,不到10位。打通中脉的更少,比方说,江湖百晓生——南怀瑾老师在讲解中脉的时候,连位置都弄错了。这不怨他,因为确实少之又少。
不过,我大概知道有那么几位,因为看看脑袋的造型,再听听发声就知道了。从最初的一根很细的管子,到不断扩张内径,横切全身,都算是打通了中脉。只不过程度不同。
大部分情况下,打通中脉都在很细的内径之内,因为当中脉扩张到足够大的时候,奇经八脉就通了。同样来说,奇经八脉开到一定程度,也能够开中脉。
我们中国的传统方法,是从1到3,再到2,再到4。
我们敏感词所坐落的区域,是从1到2,或者直接从2开始,然后到3和4。
很可惜,这次删掉的文章里头,有一节我提到丹经的写作标准,自张紫阳(不敢加称呼,敏感)起,就是:给看得懂的人看的。什么意思呢?
就是自己身上练到一定程度以后,就能看懂这个层次的丹经,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写这个系列,也坚持采用张紫阳的标准,通常,写内证的时候,不会写相应的现象,写现象的时候,不会写内证。
如果是有心人,练习到了一定程度,他可以由A面自然对应到B面,这就是张张紫阳说的,“给看得懂的人看的”。
内证和现象是一定要能够吻合起来的,如果说有内证,却无现象,这事儿不真。有现象却无内证,也是不真。
既然1、2、3、4的起点常人都难以企及,那么有什么捷径可抄呢?有啊,之前也讲过,涌泉还是脚心——修整气脉实用小贴士9 ,可以针对脚心和手心,做一些锻炼。
比方说我现在睡觉,尽量不盖住我的脚丫子,因为脚底要通气。每个人的脚底都要通气,都要呼吸,手心亦如是,只不过是强度不同而已。打通了就是强度大,没打通的就是强度小,究其本质和原理,无他。
所以,努力把这几个关键部位,畅通畅通,把能量库的门窗开大一点,对身体的补益非常大,也算是抄捷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