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我的固执震惊到了
2024.6.20
今天被一个老师上了一课,我一贯不太喜欢这个老师,但是今天她给我上的一课,我很佩服,虽然我还是有些不耐烦。
事情是这样的,今天她那边有个八升九的学生要试听,我让学生拿着平时不会的错题,然后我讲一下就行。结果学生没有带,也提前给我说了。而我也不知道怎么的,当时就鬼使神差,什么都没有带地去了。
到了那里,我就按照平时和家长聊天一样,聊了我的教育理念,以及大概得教学内容,还给学生大概做了一个规划,预估了他一年后能达到的成绩上限。
大多数情况是和家长聊,这位家长是做艺术培训的,之前就认识。听完我给她说的情况,她有点茫然,突然问我:“听你讲完,我还是有点疑惑,怎么才能让我放心把孩子交给你?”
这时候我也有点迷惑:她怎么会问这样的问题?我说难道让我告诉你我的教学成功案例吗?然后我就告诉她我的学生都是介绍的,我想着总能证明了吧。很显然我并没有打消她的疑虑。
到聊天接近尾声的时候,学生居然哭了。我有点疑惑,都十四五岁的男生了,报个班居然哭了。问题原因,他支支吾吾一直不肯说。他妈妈就说让我们聊聊,就出去了。我给他聊了一会儿,他说出了原因。他们来报课这件事没有提前给他说,而且平时他的声音从来不被爸爸妈妈重视,不管自己愿不愿意,一切事情都是妈妈给他安排的。而且,假期每天都要学习,英语每天要学好几个小时才能完成任务。
我听了他的诉说,觉得妈妈这样管,确实欠妥当。之后出来和他妈妈说了具体情况。事实大概如男孩所说,但是也不全是。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平时亲自关系不是很好。家庭背景是爸妈离婚,孩子被判给了爸爸,但是爸爸平时不怎么管,只有妈妈管,但是似乎又不擅长和孩子沟通。所以,亲自关系不好。
一味地提成绩,我是不喜欢和这样的家长聊天的。今天这位家长虽然没有一味的提成绩,但是有点强势,对孩子管得比较多,比如孩子在说话的过程中,她会一直插话,说孩子哭是因为耽误了玩的时间,还会当着我的面说孩子的不是。
我理解家长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情,但是真心不喜欢对孩子一切都管理很严格的家长,而且是不善于亲自沟通的家长。什么都想管,结果往往是能激起孩子的反抗欲,到最后,孩子什么都不愿听,什么都说不进去。
他们的情况,我大概也能预判到这样的结果。不过很可惜,我看不到了,因为他们根本就不会报我的课。
聊到最后的结果是这位家长对我并不放心,家长说孩子也不想跟着我学习。这个结果我多少有点接受不了,因为我可是真心在为他们的亲自关系担心,而他们却对我多少有点怨气。
某种程度上,报课不报课是对我的认可与否。显然,他们并不认可我。我有点失落,但是理性上,我觉得我帮助他们了解了亲自关系,或许他妈妈能认识到自己教育方法上的缺失,也算一种收获。可惜他妈妈不这么认为。
我这次试听课,彻头彻尾地失败了。
接下来就是同行的“批评教育”,同行给我说了几点,我都很认可,关键是我还发现了我身上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首先,我没带测评卷,没给学生讲题,家长没法了解你的真正实力,你也无法了解学生的真实接受能力。
就像,一个买产品的一直吆喝产品有多好,却始终看不到产品。家长怎么相信?怎么敢把钱交给你。虽然说开课的时候有试听课,但是到那时候该开始的班都开始了,他们那时候再做选择,多少都有点晚了。
其次,讲题除了能让家长看到你的实力,还可以通过讲题给学生建立信心,让学生想跟着你学。搞定了学生,家长一般都不会有意见。学生只有跟着你学习了,你的教育理念才有施展的空间。如果学生都不跟着学习,那么他遇到的亲自问题,家庭问题凭你这一次的谈话就可以改变吗?
当然不能。
再者,首次见面不适合聊太深的话题,一旦聊到家庭,一旦聊到自己的不堪,以后就不想再见面。对于熟人来说,聊聊家庭的不堪,或许能增进感情,但是对于陌生人,聊到家庭的不堪绝对是禁忌。
我听起来,虽然有点不耐烦,因为我急着走实在不想在哪里多呆一会儿。可能是觉得失败太没面子,也可能是不喜欢和那些人多呆。但是同行的每一个分析我都非常认同,不是口头的,是心服口服。难怪她老公一直在我面前夸她,而我还不以为然,现在服了。
在路上,我一直反思,我知道她说的有道理。但是真正让我害怕的不是这一次失败,而是我因为缺乏反馈,或者有效的反馈,我现在所接受到的都是趋同的信息,我开始变得傲慢和固执了。
我这次的失败与我的傲慢有极大的关系。
我的学生都是介绍了,没有去外面招过一个学生。这一点既是对我能力的认可,也是诅咒。让我误以为,我的方式就是正确的,开始有点盲目自大,有点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我一贯都是不专门准备试听课,都是学生跟着平时课,因为平时一旦开始上课,也没有时间进行一对一试听。但是这是假期,而我有时间,而且暑假是最好的招生时间。
而且我能感受到我最近一段时间和朋友、亲人聊天都有点听不进去意见,他们给我直接或者间接的反馈也是我有点固执。我开始被我的盲目自大惊到了。突然间有点害怕。
想来可能有几个原因,一个是自己很少和人聊天,一个是自己经常写文章强化自己的理念,经过一遍遍的强化,就开始变成了事实,最后一个原因是输入的信息高度趋同,形成了信息茧房。
我得改变,首先多照镜子,其次多接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