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每周500字随笔散文

书非借不能读也

2017-02-28  本文已影响104人  或有二撇

我从小就喜欢闻书卷里的墨香味,尤其越旧的书越好,好像墨香和“发霉”的味道融合在一起更让人流连。儿时父亲有很多旧书,因为年头太久而“压箱底”,但每次我们将其翻出来摆弄,我都为墨香和木头味夹杂起来的沉静而感到新奇。你摸一摸磨损的书脊,听一听书页的沙沙响,就能回溯到过去的时空里。

童年时期常常听父辈们提起他们那一代“书非借不能读也”的故事——那时候书是昂贵的奢侈品,谁家里有很多书,一定是书香门第或名门望族。父辈们若能借来本书,便如获至宝,要点烛苦习不可。皓月星稀下有斑驳的石墙,清冷的夜风拂过杨柳依依的街巷。似乎没有喧嚣与纷争,只有角落里彻夜长明的油灯,和远离世俗的灵魂。

只是那个年代离我太远,它们就像老式的电影胶片一样,在我脑海里不断闪映,还梭梭作响。我却无法伸出手去,只好一边悲叹遗失的古老,一边独自在心头描绘我笨拙的想象。我想我是悲哀的,不曾体验过沉静年代里的质朴;但我也是幸运的,活在一个可以买得起书的年代里。小时候家里虽然不是“藏书库”,但父亲母亲对我买书这事却不吝啬,加之长辈们也收藏过很多经典,我便幸运地一直没缺少读书的来源。偶尔也会向童年的“小伙伴”借书,但那时“借”对于我的含义,无非就是别把人家的书弄脏、弄皱了就好,从未深切体会过有书读的来之不易。

后来留学海外,发现英文原版书乘以汇率后都贵得离谱,加上学生时代省吃俭用,我这才意识到自己竟然看不起书了。所有能用来买书的预算都花在了教材上,但是其实教材也买不起——买个《算法导论》还要上网买印度出版的。散文、小说这类更不必提——我简直是失去了精神食粮,还好有学业的忙碌来敦促我度日。到了研究生最后一年,学业有了些盼头,我这才想起还可以去图书馆借书这件事。“书非借不可读也”的甘苦交加我也才终于体会了一遭。

我读研的学校里有座庞大的图书馆,这大概也是我们生活在这一年代的另一个幸运之处了。图书馆里有浓重的木香,站在两排架子之间,能一眼望到这一排最末端。尽头就是小窗,隐约能瞧见窗外异国的庭院。沿着墙壁有许多可供学习的书桌,有些书桌还带有挡板,你可以躲在里面,沉下心去啃读,累得时候发发呆,也没人会瞧见。我那时常常喜欢呆在文学作品集中的楼层——学习无聊了就拿本小说读,简直就是一天当中最放松的时刻。

图书馆的藏书与市面出售的不同,它们往往是特殊印刷的,并有图书馆专用的硬质封皮,大多是很复古的绸缎手感,书页有些泛黄,甚至印刷字体也不同。我还记得第一次借书时,生怕太不懂得国外的规矩,也小心翼翼不敢问周围的同学,走到前台办理借出手续,我很不好意思地问人家借书是否有费用。还好图书管理员很友好,只是略微惊诧地告知我:“当然没有啦!”我想我一定是穷疯了,连借书是学生的福利都忘了。不过当时沉浸在有书读的愉悦里,也未为自己的尴尬而烦恼——丢一丢脸也没什么,至少还是个爱读书的孩子!我是这样安慰自己的。

美国东海岸的冬天常常有暴雪,好几次因为天气而停课的时日里,我便抱着书本度过了。还记得当时读的《风之影》就是借来的,那是一本描写“书”的书,其中很重要的故事地点就是一个神秘的藏书店。那个书店如洞穴般曲折深邃,加上作者描写的古老砖瓦,正如学校的图书馆。书中的主人公常常从那个藏书店借书,正如我也在历史时空的这一端借书。我这才体会到“书非借不能读也”的真谛,于我而言,那是一种买书所不能带来的领悟:因为“借”警示着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书”明示着我,芸芸众生,世界之大,我们总能在其中找寻到真理。

我所在城市的图书馆也是别有一翻风味——我知道我还会继续借下去。借来的书里有许多岁月的痕迹,每翻过一页都有陈旧的墨香,甚至轻轻扬起灰尘。我从未嫌弃,还只怕是自己承受不了这岁月的厚重罢。书里有圣贤的明德,有英雄的落魄,有历史的跌宕,但于我而言更多的是光明——即使是黑暗基调的书,也让我知道,要在直面这黑暗之后,才能寻找到光明。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