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是告诉孩子该怎么做(阿莲的第876篇每日一省)

2023-05-06  本文已影响0人  攸而宁

家长太喜欢告诉孩子要干啥要咋干,总是在告知孩子。

如果是我告诉你了该怎么做,你做对了,是谁厉害?是不是我作为妈妈可厉害,因为是我告诉你的,孩子没有成就感。如果我告诉你了,你做错了,孩子是什么感觉?孩子会说都是因为你,我说我不想那么做吧,你非得让我这么做,孩子学会了什么推卸责任。

所以当一个家长告诉孩子怎么做的时候,做好了孩子没有价值感,做错了,孩子学会推卸责任,你永远教育不出好孩子。如果你是启发孩子,让他自己知道怎么做,慢慢地他才能越做越好。

所以你看,想要让孩子有内在动力,大家要学会三个句式。

第一句话:谢谢你+行为

我们经常会跟孩子说,谢谢、谢谢宝贝、谢谢你啊、太好了谢谢,我们总跟孩子说,但是这些话貌似也不是很有力量。

我们改变一下表达方式,你看看哪个更有力量。

谢谢你帮我拿拖鞋!谢谢你帮我倒水!谢谢你帮我拎东西!

如果你是孩子,你更愿意听哪种句式?是后面这种表种方式,你听完了以后,下次你会怎么做,继续帮妈妈倒水,拿拖鞋,帮着拎东西。所以孩子就把好的行为保持住了。

第二个:我注意到+行为

比如孩子平常在写字的时候,是不是写一会儿就开始拧来拧去,坐不住。这时候一般的家长说什么,你看看你又坐不住了,就坐那么一会儿,就身上就像长东西似的,头抬高点,那眼睛都近视了,还要不要了,是不是都说这样的话?

如果是学习过的家长,看到孩子坐不住的时候,他刚要动弹,你就说,妈妈注意到你从坐在这儿一直到现在,已经十分钟了,这就叫专注。如果你是个孩子,你会怎么做?你会不会马上坐的好一点?

第三个:我相信你的判断,我相信你的决定,我相信你一定知道怎么做对自己来讲是最好的。

当你不断的相信孩子的时候,他就会相信自己,他就有选择的权利,他就有价值感,有归属感。把心放下来,不带评判的先听孩子说话,这才是你和孩子沟通的前提。

当有一天孩子发现跟你说话,你不评判他,你不反驳他,你不给他讲道理了,他才会慢慢的愿意跟你交流。

当父母不再总是以权威自居,与孩子有了心理上的共鸣时,才有可能使亲子沟通更顺畅,孩子才会心悦诚服地接受父母的建议,进而有助于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