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品香茗

“有趣”这老话题

2017-05-09  本文已影响5人  且品香茗

       教学要“有趣”,其实倒是一个老话题,并不是一个什么新话题。而恰恰是因为这个话题和“有效教学”一样,已经几乎司空见惯,熟视无睹了。

       差不多自从说要提高教学质量(分数)以来,有效教学的提法也就出现了。大家都知道有效教学涉及的因素是方方面面的,几乎无法穷尽列举。有效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肯定不是靠一个观念或一个细微的技巧就能实现的,一定有一些根本性的前提条件,或是教师的个人综合天赋,或是学生的自主好学习惯状态成形,等等。而在此之前,对于我们大多数普通教师来说,从有趣吸引开始突破,加以有情融入,或可逐步实现有效提高。这也是我们这次讨论的总主题的由来。

       那么,有老师可能会问了,我们的“有趣”定位在哪儿?什么才是真正的有趣?这倒是很难回答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点,大家很容易认同。不管是黑猫还是白猫,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不管怎么样的趣味,能吸引学生,甚至迷住学生潜心学习的“有趣”,自然也是最需要的,真正有趣也有效的。

      我想,我们可以先不在理论上研究,而着眼现象和实践中的例证。比如,有的课堂语言、行为的趣味体现得很文雅,可以称为“雅趣”;课堂上的逻辑严密,呈现深入思考的趣味,可以称为“理趣”,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天真烂漫,生动活泼,很有天然的童趣,自然也可以说是富有“童趣”;等等。甚至,我们可以在课堂某个环节上呈现了一段学生兴致勃勃地学习的景象,也是很有效益的有趣有效课堂。而且在各个学科,各种类型的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有效需要也是不同的。有趣往往只是一个“开头”,或一个中途“催化剂”,或一个结尾的“解包袱”,都只是一个无形的“抓”手,不时地抓住学习的心而已。

      所以我们只是想先把笼统的“有效”分解成几个序列,先从“有趣”开始突破。围绕“有趣”的各个方面的各种经验实践入手,分享策略,深入聚焦,细化难题,创生智慧。

      大家可以一起直接开始说,用到过的各种情形下的种种“有趣”的做法,随便哪一方面、哪个角度、哪个环节,“迷住”过学生的“招数”,随便举例,多多益善。      写于2012.3.01.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