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忙,也不耽误你做个好爸爸。
“伍迪·艾伦曾经说过,80%的成功都只需要露个面就行了。在此我得向伍迪道歉,因为我要借用并修正一下他的话——-99%的育儿工作只需要陪伴就够了。”
看到《跟孩子聊的来》的作者田道根在第一章第一页这样写到的时候我忍不住深深赞同,因为陪孩子时间最长并与孩子互动最多的人的话语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必然最大。
爸爸这个角色对孩子的影响深远,很多孩子在一生中都会把爸爸视为自己的偶像。但也有很多时候,爸爸都会让孩子失望,不是忙工作,就是忙应酬。
所以,爸爸的育儿道理懂得再多,也不如安安心心的陪着孩子聊会天给孩子感觉来的实在。作者田道根也提到聊天是人与人沟通感情的基本方式。
可是我们都深有感触的是爸爸跟孩子聊天很容易就会把天聊死,说着说着就演变重复和说教。让孩子喜欢和爸爸聊天本身就不易,让孩子从和爸爸聊天中培养他的自信心、创意、感性、领导能力就更难。读完《跟孩子聊的来》这本书,我的思路逐渐清晰起来。
再忙,也不耽误你做个好爸爸。一、爸爸先要审视自己的养育方式,才能更有针对性。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童年的养育经历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爸爸的养育方式,再加上他没有太多时间陪着孩子,所以,爸爸对待孩子的成长都显得太匆忙。
如果爸爸希望跟孩子聊的来,首先要观察一下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审视自己的养育中,是不是这些问题都做的挺好:“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身上,不唠叨;不把自己的错误转嫁到孩子身上,从不反复斥责他;从不根据自己的心情随意对待他;孩子遇到困难时,会经常激励他”。
经常去审视自己的养育方式,就能不断的吸取经验。如果爸爸一味的对孩子说教,结果就会站在孩子的对立面,让孩子学会了观察爸爸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而不是学会自我评价与内省,这时孩子培养的是他尊,而不是自尊。
所以,爸爸需要为孩子做的就是教孩子学会自我评价,而不是让他们依赖别人的赞扬或观点。
能做到这些其实相当不易,但好在如果我们经常能意识到这些问题,加上刻意的正面引导,慢慢地孩子就会把爸爸当成朋友,愿意倾诉一切。
再忙,也不耽误你做个好爸爸。二、了解孩子成长的共性和他本身独特的个性,会让孩子觉得爸爸更懂他。
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的,当孩子处在不同的敏感期时表现出的行为会大不一样。蒙特梭利说当敏感力产生时,孩子的内心会有一股无法遏止的动力,驱使孩子对他所感兴趣的特定事物,产生尝试或学习的狂热,直到满足内在需求减弱,这股动力才会消逝。
这个敏感期也是爸爸教育的关键期。举个例子,6岁前是孩子的语言敏感期,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个时间段之前效果最好,因为幼年时期对话习惯的养成影响孩子的一生的表达。
书中提到孩子表达能力的核心就是“我”,会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感觉。个人的思想和感受都是自身的问题,但是表达能力需要的是在与别人或众人面前讲明自己的观点,所以提高表达能力就需要相应的训练。
知道这样的敏感期的规律,你就会明白在6岁前爸爸的陪伴是多么的宝贵,这样就会更热衷于跟孩子聊天。
其次你必须要了解孩子独特的个性:知道他擅长或喜欢什么、最要好的朋友是谁、知道他想要什么礼物、梦想是什么等等。
当然这些问题你不能都是赤裸裸的问他,毕竟不是人口普查。只有爸爸的用心陪伴,才有独到的观察,然后才能了解孩子,最后才有愉快聊天的资本。
可是我们总是一开口就被孩子嫌弃,就像你给孩子刷牙的时候,他可能表现出一万个不乐意的样子,僵持了一段时间之后可能你会忍不住凶他:“为什么不好好刷牙,一点都不听话。”然后你会气鼓鼓的回到客厅坐着一边生闷气一边后悔。
所以,即使爸爸看了那么多育儿的大道理,最终还是得从日常观察、体验和反省出发,悟出自己的术。好在人生就是一个漫长的试错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身为父母最大的幸运就在于能够陪伴孩子一起去试错,并且期待能有一个比较圆满的结果。
再忙,也不耽误你做个好爸爸。三、抓住语言和阅读敏感期,有意识的训练孩子的表达能力。
孩子的表达能力要在他语言习惯刚开始形成时开始训练,因为孩子的基本思考框架随之形成。
1)良好的开端从自然对话中的情绪认知开始。
自然对话中肯定包涵各种各样的情绪,爸爸应该让孩子间接体验什么是伤心、委屈、生气等等感觉,并告诉孩子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
爸爸也很有必要坦率地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如果盲目地生气,肯定无法改变孩子的认知和行为。告诉孩子自己会这么生气的具体原因,孩子才会更容易理解。
通过家庭中自然的对话,孩子逐渐养成表达自己的情感的习惯,不仅能提高逻辑思考能力,还可以让爸爸和孩子的关系更为融治。
2)抛个话题,来引导孩子深入思考吧。
爸爸可能眉头一皱,哪有那么多的时间陪孩子聊天。没时间都是借口,就看是不是真想陪着孩子,办法总比问题多。
比如可以让做饭或者吃饭的时间成为有主题对话的机会。让孩子用语言描述出爸爸做饭的过程,对孩子来说也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简单来说,爸爸是厨师,孩子来当美食节目的主持人。让孩子用具体的语言说明从准备材料到做好饭的整个过程,可以让他们快乐地学习如何用语言表达。而且,经过了用语言说明烹饪顺序和烹饪方法的训练,以后不管遇到哪种情况和现象,孩子都能用语言把整个过程理顺并叙述出来。
其实,和孩子聊天的主题不需要多么宏大。通过聊天,孩子可以学习表达自己的意见、并且练习说服对方的技巧,慢慢的学会既不固执己见,也不盲从他人。
这种讨论的方式能给孩子打下表达自己想法的良好基础。此外,家庭成员之间可以举行评价会。和孩子一起制定一段时期的目标后,爸爸可以问孩子目标达成的情况,孩子则评价自己的目标是否很好地达成,有哪个部分没有做好。这种评价过程,可以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跟孩子交谈的时候,爸爸应该教导孩子不要把个人情绪放在第一位,同时培养孩严准确地表达事情因果的习惯。
3)注重孩子表达的逻辑,让孩子善于理清自己的思路。
想要把孩子培养成说话有逻辑性的孩子,就要通过经常接触的生活主题,从孩子自由说话的习惯开始培养。
在开始对话之前,我们应该告诉孩子必须遵守的对话的套路。即告诉孩子不管要表达什么,都应该遵照“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法”、“何因”的顺序说话。
比如孩子告诉你“我不喜欢张嘉乐”,刚开始的时候你可以用六个问题引导跟他对话,然后你再把他的六个问题的表达串联起来讲给他听,让了解这样的表达结构,慢慢的他也会用这样的语言结构来表达他的想法。
再忙,也不耽误你做个好爸爸。说到底,育儿这条路任重而道远,很多时候,我们能依靠的只有自己,因为终究我们只能在自己的家庭里和自己的家庭成员养自己的孩子。
在爸爸角色的探索中,希望在悟道上给你一些启发,去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去思考自己的养育方式,去回忆自己的童年经历,去改变视角,那些跟孩子聊天的术,最终还需要你结合你悟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