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的文字--《我们的精神家园----世界读书日2014.04.

2016-10-11  本文已影响0人  一只荷包蛋

”文字都是来源于几年前自己在空间里面写的日志,才发现,我已经有很久很久没写东西了,而且写不出来了。“2016-19-11

今天是世界第十七个读书日。

学校在图书馆门口举行了一个大型的活动,可惜下午的时候突降暴雨,这个活动也就只好取消了。

觉得很惋惜的两件事,一是没有多少人参加活动,这表明我们大学里面看书的人不是很多,至少不见得读书这个东西是深入人心吧。

二是惋惜,自己看到自己喜欢的书却没办法买,当生存都觉得辛苦的时候,我的精神粮食大概只能是借助去图书馆借书看了。我们的学校图书馆的书更新的比较慢,好多喜欢的书都找不到。

这个学期居然没有买过什么书,唉。

我的精神家园这个标题借用的是王小波的杂文集《我的精神家园》的名字,王小波说,我们的生活里需要一个诗意的世界,自从上个学期看过王小波的杂文集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没办法看书了,主要是因为看到了一种极致的感觉,所以别的书在看似乎没有感觉了。

有大半年没有看过爱情小说了,和其他类小说的书籍了。一直接触更加现实一点的社会类,其实有时候当你看的书太重的时候,而你又想不清楚其中的本质是很容易产生一种痛苦的感觉的。

记得以前和一个朋友讨论过思想的痛苦这件事。

年少轻狂的我很喜欢用痛苦这个词形容思想上的的不明白。

文字的力量,书籍的力量。

我们这一群的90后经常忽略了自己精神的一种追求。我们玩空间,玩人人,玩微博,玩手机,玩电脑,玩游戏。追求时尚,追求个性,追求大学的多姿多彩,看的最多的书就是怎样去打理人脉关系,怎样看透别人的心思,变得人见人爱,或者得到世俗的喜欢。

我们都很难逃脱这一种状态,因为我们生活的大环境是这样的。

想得多的人是这个世界的怪咖。

呵呵,不知道别的学校的同学是不是和我们一样,对于书籍的世界不愿意去做过多的接触呢。

听说了几本好书,总是偷懒没有去看。

今天抽空终于去看了马哲老师推荐的那本弗洛姆的《爱的艺术》,真的而写的很好,给我们呈现了爱的本质,还有为什么我们需要爱的存在。

自己之前对于爱的这个定义其实真的不是很明白,身处大学这样的一个恋爱大过天的环境,还有我们的人生为什么一定需要一个伴侣,需要一个坚持下去的人。我也曾经有过很多疑惑。而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原来是因为我们生来而孤独,我们需要爱去和别人相处,需要用爱的力量来解决这种孤独。

大学的爱情,可能是因为孤独,可能是因为寂寞,但是我终于对这个感到很淡定了。

就算身边所有的人都拥有了疼爱的他,我也不会感到有什么尴尬。

因为我懂得了爱的存在。

给大家推荐《爱的艺术》,愿每一个人都能在明白爱的同时感受到爱,因为爱而感受到快乐。

今天又看了《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和《最好的女子》,看过三四遍的书了,还是重复的看着,每看一次感觉不一样,每看一次都能感受到不同的东西。

世界读书日,今天你读书了吗?

我推荐的十本书单:

《红楼梦》《飘》《盛装舞步》《我的精神家园》《货币战争》《喜宝》《挪威的森林》《不朽》《倾城之恋》《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

我喜欢的十大作家

王小波    张爱玲  余杰    亦舒  村上春树    缪塞  米兰昆德拉  安东尼

人,诗意的生活在这个星球上

去寻求你的精神家园,寻求你的诗意。

仅以此献给爱书的孩子,纪念世界读书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