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经济学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一本书看懂经济学那些事儿

2019-04-30  本文已影响0人  驯养一本书

很多人认为经济学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其实,我们经常在无意识中,使用了经济学思维。

最近团购了一箱榴莲,平均每斤16块钱,我妈喜欢吃榴莲,所以觉得买得特别值,但是,同样的价格买菠萝蜜,她就觉得很贵,因为她不喜欢吃菠萝蜜。虽然完全不懂经济学,她却知道花同样的钱,要买自己最喜欢的东西,这就是运用了经济学中的最优解概念。

本来,经济学就是对社会经济规律的总结,来自于生活,最初也主要以日常语言来描述,从亚当•斯密到凯恩斯,无不如此,数学公式和模型等一般会被放在附注里。然而,随着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经济学中充斥了复杂模型和数字公式,在大众眼中,就变成了与我们生活无关的知识。

image

近年来,一些经济学家们致力于还原经济学的本质,出现了许多从生活出发的经济学著作,其中,《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是我看过的最容易懂的书,这不是写给小学生的经济学,而是说这本书有多简单,只要具备小学二年级的文化,就能看懂。所以,作者坂井丰贵把这本书称作入门的入门书。

坂井丰贵写经济学的最大特点就是语言浅显直白,他是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庆应义塾大学教授,他开启了用简单的语言和生活中的例子科普高深的诺贝尔经济学理论的风潮。

在《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中,坂井丰贵从个人的可乐偏好出发,过渡到宏观市场的变动,将博弈论的观点穿插其中,还涉及到保险、税收、贫富差距等问题,既简洁又全面得帮助我们看懂身边的现实世界。你会发现,经济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一 从猪周期,看供需关系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周期,有些行业的周期变化,我们老百姓感觉不明显,但是猪周期却会让我们实实在在地感觉到。因为猪肉算是我们一餐一饭的必需品,除非你是素食主义者。

如果猪肉价格上涨50%,你还会吃猪肉吗?我们家大概率还是会吃的。

那么,从对猪肉的整个市场需求来看,猪肉上涨,人们会不会减少吃猪肉?实际情况是,农产品的价格弹性较小,所以才会出现“蒜你狠”、“姜你军”的现象,猪肉也是这样。也就是说,猪肉价格的变化对需求的影响较小,不管猪肉涨价还是降价,大部分人吃的猪肉量就那么多,这就会导致什么结果呢?

在猪肉需求保持平稳的情况下,只要供给端发生了小幅度的波动,最终体现到菜市场的猪肉价格上,也会产生很大的变化。大蒜、姜基本也是遵循这个规律,所以我们会发现,有的年份这些农产品的价格很高,隔年或几年,价格又降下来了。

因为价格上涨,有利可图,农户们就一窝蜂的去种植或养殖,导致供给增加了,然而人们的整体需求变化不大,导致供过于求,农产品价格开始下跌,这时,有些农户看收益少了,就退出了这个市场,导致供给量又减少,价格又再次上涨。如此往复,呈周期性变化。

image

一般来说,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的购买量会减少,价格降低时,人们的购买量会增加,然而,还存在着一些商品,当价格上涨时,人们的购买量反而会增加,这种商品就是吉芬商品,贫穷地区的生活必需品,有时就会成为吉芬商品。我们来看看吉芬商品产生的原理。

假设贫穷地区的人们,主要以大米为主,偶尔会吃肉改善一下。现在大米的价格突然上涨了,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相当于是变得更穷了,收入效应使人们想少买肉,多买大米;同时,由于大米相对于肉是变贵了,替代效应又使人们想多买肉,少买大米,当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时,最终就会变成,人们决定多买大米。

在这种情况下,大米就成为一种吉芬商品。这种违背需求关系的可能性,最早由经济学家罗伯特•吉芬发现,所以这种商品就被命名为吉芬商品。

image

二 如何送礼物,别人才会最喜欢

直男送女朋友礼物,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想当然。要么买的是自己喜欢的东西,要么买的是大多数女孩喜欢的东西,唯独没有好好了解女朋友的偏好。

经济学教给我们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不能以己度人,每个人的偏好都不一样。要是女朋友喜欢读书,你就别给她送香水,送她书;要是女朋友喜欢化妆品,你就别给她送书,送她化妆品。总之,按照经济学的思维,要让女朋友高兴,只要做到三步就可以:确定你自己的预算;确定女朋友的偏好;在预算范围内最大程度地满足女朋友的偏好。

这就是经济学中的预算线、无差异曲线和最优解。

image

预算线是在既定收入和价格水平下,由符合预算的不同商品组合构成的直线,有几大特点:

01 这条直线的斜率是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

02 位于预算线上方的点,表示购买组合的支出超过了预算,位于预算线下方的点,表示购买组合的支出小于预算,有剩余;

03 收入增加时,预算线会整个向右平移;

04 收入和价格同比例增长时,预算线保持不变,比如,你工资上涨了10%,物价也上涨了10%,你的购买力就没有发生变化。

无差异曲线是个人的偏好无差异曲线,对曲线上的任何两个点,个人都是同样喜欢的。每个人的无差异曲线是不同的,同一个人的无差异曲线也可以有很多条,其中,与预算线相切的一条无差异曲线,相切点就是最优解,即在预算条件下,能够最大程度满足个人偏好的商品组合,图中(4,1)就是这个点。

我们在生活中不会这么精确的来计算最优解,但是我们却会无意识得使用,我们去超市买东西,或者在网上买东西,不知不觉的都在做衡量取舍。

三 为什么用户数量是互联网行业的关键

互联网的作用是将人们联系在一起,像类似微信这样的网络服务企业,其价值取决于用户人数的多少,用户数量越多,就越是便利,个人使用该通讯工具的好处就会增加。这种价值取决于用户数量的特点就是网络外部性。因此,在网络外部性强的行业中,企业的关键就是在业务发展早期增加用户数量,这样就会产生先入场优势,即使后面有其他企业进入该行业,也很难产生对抗。

image

我们来看书中的一个例子,一对情侣如何选择手机运营商。现在有两个手机运营商A和B,A的服务比B的好一些。如果这对情侣选择同一家运营商,就可以免费通话,反之则会产生费用。

他们可以做出四种选择,(A,A)双方满意度是(3,3);(B,B)双方满意度是(2,2);(A,B)双方满意度是(1,1);(B,A)双方满意度是(1,1)。

我么可以看到,这个例子是一种协调博弈,即“与选择什么相比,和他人做出相同的选择更重要。” 这对情侣选择(A,B)或者(B,A)的满意度都是最低的,但是只要一方改成和对方相同的运营商,满意度就会上升。

而当双方处于(A,A)或者(B,B)的状态时,任何一方单独做出改变都会导致满意度降低,这就是达到了一种纳什均衡。要想使双方的满意度最高,这对情侣可以通过协商,同时从B运营商换成A运营商,这样双方的满意度就会最高。

然而,当B运营商的用户数量很大,就不太可能通过互相沟通来让所有人从B改为A了,在你已经选择了B的情况下,最好的选择就是继续使用B运营商的服务。

这就可能造成了一种现象:在网络外部性很强的情况下,服务品质更好的企业未必会获胜。不管你的服务是好一点,还是差一点,只要网络服务企业已经获得了大量的用户,就更容易占据优势地位,因为在协调博弈中,谁先实现了纳什均衡,谁才能获胜。

image

美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索维尔曾说过:“生活并不会询问我们需要什么,它为我们提供选择。经济学就是试图教会我们做出这些选择的一种方法。”为了做出更好的选择,我们都需要学习一点经济学思维,《小学二年纪就能读懂的经济学》可以作为一把打开经济学大门的钥匙,帮助我们从最简单的地方走进经济学。

图片来源:pexels网站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