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同理心的销售,老客也会被轻易吓跑
2020-06-08 本文已影响0人
文案小夏
事情是这样:上周末去楼下买了4年的早餐店买糯米饭,一场对话,再也不愿来这里吃早饭。
我:“一般大家是买几块”(当时心理:很多年没吃糯米饭,不知道现在怎么卖)
店主:“3块”
我:“可不可以买少点”(当时心理:糯米饭特别容易饱,已经9点,不想吃太多导致中饭吃不下)
店主:“现在米这么贵,3块能有多少,牛奶要不要?”
我:“不要”
事实上,我拿到手以后,发现3块钱糯米饭的量正好是我内心渴望的量。但是,店主说话的方式和态度,让我觉得不舒服,不想在这里买了。
如果店主这样跟我说:“3块钱糯米饭,你差不多吃个七八口”。结果会是另一种,我买的开心,还会主动再买一瓶牛奶。
差距就在于有没有站在对方角度考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同理心,给客户包容也是给自己销量。
其实,我们写文案也是一样。你总是用教育的口吻表达,顾客看了立马想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