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之于三国志,如何区分史实与虚构故事

2020-09-25  本文已影响0人  陌上妫

说起三国,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

是我国历史上汉朝与晋朝之间的那段飘逝在历史长河上的三国时期?还是更多的还是罗贯中笔下创作的那个历史演义小说呢?

我想,很多的人熟知的还是后者,《三国演义》这本小说,无论是以文字的形式还是以荧屏的形式,它更加高的频率出现在了人民大众的眼前。以至于有些人甚至于分不清《三国志》与《三国演义》,甚至混为一谈,可为悲哉。

《被误解的三国》

三国志》,为正史,为史书,二十五史之一,它是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主要记载的是三国的史料——魏、蜀、以及吴三国分权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而元末明初的罗贯中所作的《三国演义》,描绘的是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的百年风云变幻,身为小说体裁,作者更多的是融入了自己的思想以及“天命不可知”的观念,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及事情发展都更多的受到了罗贯中个人思想的影响。

而这本《被误解的三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读物,它让我看清楚了三国的真面目。平日里,所谓的三国,更多趋向何方,我们意识中所认识的“三国”,与正史《三国志》之间的差异究竟多大,甚至,很多的人物,事件,都被小说《三国演义》带偏了,影响了我们正确对于三国的认知。

巧借东风

《被误解的三国》,来自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硕士、美国维吉尼亚大学历史系博士的廖彦博,以全新的视觉:借着正史与小说的对话,让我们更进一步地去认识真实的三国人物以及历史,用“全新插图版”,解密传说的“伪历史”,还原三国真精彩。

“三顾茅庐”、“苦肉计”、“美人计”、“孟获的七擒七纵”,这些都耳熟能详,刘皇叔是否真感情充沛细腻?诸葛孔明是否真是能人?草船借箭出自谁之手呢?

廖彦博先生,用他自己的见解与认知,结合史实,给我们解惑了“三国之谜”:

诚如在《三国演义》中提到了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书中曰,“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誓毕,拜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而实际的《三国志》三人的感情虽好,但并无桃园三结义之说,在年龄上的推断更是关羽大于刘备与张飞。所以“桃园三结义”这一幕,是罗贯中杜撰的。

曹操战败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了。但是,你能够说出原本具有优势的曹操为什么会输掉这场中国历史上的关键战役吗?书中很好的解答了这一疑惑:当时的曹操为汉朝丞相,狭天子令诸侯,以“奉诏讨贼”,在政治上的正当性与合法性都高于苏安全、刘备;其次,在军事上,打胜了一场场的战役。对于赤壁之战,曹操可为是“志在必得” 了,导致了在战略上殆误战机,俗话说“骄必败”,也并无不道理。其次,在降服了刘琮之后并没有彻底击垮刘备,认为当时的刘备已不足为惧了,直到后来刘备的势力死灰复燃,东山再起,并与孙权结盟。再者,在各种外因的影响之下,导致了曹操赤壁之上输得一败涂地。

而,我们要认知的三国,除了《三国演义》,更主要的还是《三国志》,而《被误解的三国》一书,让我们更容易区分这两者之间的区别与差异。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