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想法简友广场

妈妈们的通病可以治么?

2020-06-11  本文已影响0人  自在原石

        妈妈们几乎都有一个通病——可以为孩子牺牲自己的一切。但妈妈们却乐于此病,并病得不轻。这本《母亲进化论》,作者苏兹.卢拉用本人的经验和其采访的众多案例,对这个病进行了深度分析和诊断,并细细对症下药。妈妈们不防遵医嘱一试,成就自己一番。

妈妈们的通病可以治么?

        世人对妈妈们的"自我牺牲"精神,多是讴歌颂扬,认为神圣又高尚,实质却让许多母亲们呕心沥血,内心苦笑,声称自己痛并快乐着。但既然有痛,那必然也是有问题的。并且既是通病,也必带着点理所当然的病毒。

        翻开书,我被引言的"空油箱"论深深的雷倒。母亲或女性的奉献精神一直被广为颂扬(没有人比母亲更爱自己的孩子,想给孩子更多),这是母亲应该有,必须有的"自我牺牲的美德"。但作者提出,站在女性本身的角度思考的有多少?在孩子的教育中,母亲永远是伟大的付出者,虽然家庭中承担这一职责的还有父亲、祖父母等监护人,这些角色对孩子的影响都很重要。但是,母亲却通常是不被看重且容易被忽视的人。母亲们被教导着相信牺牲是高尚的——牺牲的越多,就越显得无私。所以,母亲们付出努力并贡献自己,却常常载着"空油箱"去做这份或许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工作。

妈妈们的通病可以治么?

      即便突破传统观念,或许有少部分的母亲们想尝试着去关怀自己,却又常常会内疚,陷入两难的境地:照顾自己也不对,不照顾自己也不对。因为,她们忘记了即使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却也有她们给不了的东西——自己本身沒有,又谈何付出?她们更忘记了,当自己的"杯子"是满的,第一个获益的就是她们的孩子。所以,作者认为学会关怀自己是互惠的,是每个母亲的首要任务。

        但学会关怀自己,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其实,我认为作者想要表达更多是让母亲们学会同情自己,用宽容他人的态度来对待自己。学会开辟一条新路,从山顶俯瞰自己时,视角变了,登在高处,而不是深陷其中。特别喜欢作者的一个与孩子之间的场景描述:面对调皮捣蛋的或学业不佳的或青春叛逆等等状态下,我们那可爱又可恨的孩子时,当你崩溃抓狂的情绪和反应出现时,你如果站在高处向下俯视,你会发现你和孩子其实就是两个正在发怒的孩子。所以母亲们要学着不评叛自己的情绪,去找到情绪不适的根源。因为,我们的孩子最擅长扰动我们深层的未治愈的情绪。所有被扰动且指向孩子的情绪都反映了母亲们内在的不安和油桶的匮乏。不会及时的关怀自己,母亲们的油桶常常处于红色报警状态,又怎能养育出富足和健康的孩子呢!

妈妈们的通病可以治么?

        天气渐凉,白露秋风如约而至。妈妈们在惦记着该给孩子们添加秋裤之前,也请为自己先披上件秋衣,炖上个营养汤,关怀一下自己又快要成熟一岁的灵魂。为自己,为孩子,为爱人,为即将来临的寒霜白雪,提前准备好一枚冬日暖阳,看看这本《母亲进化论》吧。

妈妈们的通病可以治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