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1
今天听上铺兄弟说起14的好像快毕业了,有要做的事情可得尽快表示了。
莫名想起去年6月,那段时期因为种种原因在疾走,所以没有坑到毅聪哥的果汁,没有和部长哥哥喝奶茶,没有坑婷姐一顿饭,那时留下不少遗憾。今年,好像没有特别想要做仪式感的人,这级大多和我一般大,一样闹,我怕被坑回来。嗯。
这几天看《睡眠革命》,也许是盲目跟书里R90的风,也许是在南周和人物看到的那两篇关于女性三十的文章,也或许是想到一些事一些人,也许是在逸夫做了会儿作业四处溜达的时候遇见很多让我兴奋的书籍,也或许是我觉得这样很有仪式感的奔跑让我觉得单调……我打算做回享乐主义者。
当到了每天30min,打算把几天课外书换成更小说的时候,笔下流不出情节,当兴趣变成作业要去编的时候,没意思了。
很认真地问了一下自己,如果你不习惯单调地重复练习,想要的拿不到怎么办。
嗯,
单词背不下去了,就上课,上课烦了就练字,把自己变成慵懒的天气。
觉得上朱伟老师的课能上到幸福的感觉,也是久违了的。捞着上铺兄弟颠倒黑白地忽悠,也是许久未到的喜悦。还差一点,很久没和妈妈唠唠了,晚上回来去。
比起间歇踌躇满志,阶段疾走炸飞,我还是比较享受蜗牛式悠哉。
我一直认为人生不应该只有眼前,还应该有一些十年,二十年的重要而不紧急,每一天也不能少了安宁。不打算衡量了。
当然,信息节食套餐还是要的,该装瞎装傻的,继续,还是留足够的时间给自己,降低硬性要求,多留空间折腾折腾。
嗯,自以为是,盲目自信,逻辑混乱,情感丰沛到溢出,能自己一个人瞎几把bb很久很久,嗯,这才是我。
找第二重人格出来喝杯茶:
“你看一下你的竞争对手,再看一下自己,你觉得你这样真的可以吗”
“拜托不要总是拿我跟其他人比好吗,有意思吗,人生苦短,平安喜乐方为上道”
“嗯?”
“好吧,我回图书馆看书了。”
ps:话说,今天图书馆门口看见一个背着书包的小哥哥拉着人就问一个平安果包盒子一块钱要不要买。呃,如果回去还看见他的话,我就建议下他——一句话+小照片+联系qq,一张A4可以打八个这样的篇幅,花个两块钱印20张*8,也有160宣传单,没有小刀也借不到就买把,也一共三块钱的样子,如果高大点,问超市姐姐有没有多的纸盒,来张硬纸板,借根马克笔,或者自己买也就一共六块以内。机灵一点就去帮楼下阿姨卖水果,打两天工,不要钱,就把小纸片当宣传单塞到买东西的袋子里,这不是很棒棒吗。
在图书馆门口……一个个拦着问,也真的是来体验生活的。
啊啊啊啊好像回来拿书拿了一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