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的思父佳作——读离九思《馨·古风 | 梁甫吟》
作者:离九思,《馨·古风 | 梁甫吟》
一 我们熟悉的晏子
二桃杀三士,是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历史典故。历来的观点,春秋时期齐国名相晏婴因心嫉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位齐国勇士,虑其飞扬跋扈,终为齐国之患,而设计将此三人剪除。东汉末年诸葛亮作《 梁甫吟》,讥责晏婴设此毒计,使得齐国一日之间损失了三位武力值惊人的猛士,是国家的损失。
我们知道的晏婴,一般称为晏子,最早有了解是在小学时学过的课文里面。晏子使楚,不卑不亢,那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的名言,就出自这里。在我们的印象中,晏子是一个个子不高,其貌不扬,但却辩才无双,机智过人的智者形象。后来读的书多了,知道了“二桃杀三士”这样的毒计,竟然也是由晏婴始作俑者,不管怎样,心里面存有了落差。
怎么会呢?两个桃子竟然兵不血刃杀了三名勇士!而且是勇武惊人,功高盖世的三名勇士!离九思的这篇穿越的古风小说,《馨·古风 | 梁甫吟》,讲的就是这个故事。在这篇小说里面,九思老师以自己的思考,为我们解答了这个疑惑。
二 大忠和大奸
自古以来,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变,凡我们所能看到的,都是后人,一般是成为了胜利者的后人书写的。而其时的事实真相,往往已经淹没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无法与闻。更有许多历史名人,因其寿命长短的不同,竟会在历史上成为形象截然相反的人物。因此白居易感叹: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王莽的伪善和大奸巨恶,我们已然耳熟能详。又比如近代的窃国大盗袁世凯,如果其在登基为帝之前匆匆忙忙离世,或许留给后人眼里的袁世凯就不是如今这个形象了。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人恃其有功,不但不将晏子这样的国相放在眼里,即如当着齐景公的面,也以尔我呼之,全无君臣之礼。只不过齐候爱惜他们的人才和功绩,姑且隐忍不发。晏子公忠体国,老成谋国,心里想的是江山社稷和齐国的安危,宁愿背负千秋万载的污名而决意为齐侯除去潜在的隐忧,不仅不是奸诈阳谋,反而是大公无私的壮举!
三 一点也不幽默
与之相反的是,齐之田氏宗族,苦心积虑,历时二百余年,收拢人心,一步一步蚕食鲸吞,最终完成了“田氏代齐”窃国之举。这样的谋划和行为,在晏婴这样的有识之士看来,才是真正的大奸大恶之举,田氏族人,才是真正应该受到谴责的恶人。晏婴与之水火不容!正是因为两者的理念和心态如同天渊,田氏的代表人物田桓子,才会鼓动三名勇士挟持景公,意欲诛杀代齐的最大绊脚石,相国晏婴!
三名勇士有勇无谋,他们不知道国君对于他们的飞扬跋扈已经动了杀机,而他们受了田桓子蛊惑将要“清君侧”的人,直到此时竟然还在心心念念想办法挽救他们的性命。这真是一个巨大的讽刺和黑得不能再黑的幽默!真是人要作死,九头牛都拉不住。眼看着晏婴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乱党捆缚,齐侯的悲愤和绝望,注定了三人的结局。而作为从现在穿越过去的我,自然知道晏婴是死不了的。但是,剑拔弩张的这个局谁来解呢?
危急之刻,该来的终于来了,旅贲军司令司马禳苴带领军队及时赶到,缴了叛军的武器,一番单挑之后,三名武夫彻底失败,于是,历史上熟悉的那一幕出现了,两个桃子死了三名勇夫,晏子誉满后世,谤满后世。
其实,历史上司马禳苴是在三士死了以后被晏婴推荐给景公的,作者已经点了题,故事是为了好看。
四 两条线索
那么,作者在这篇小说里面煞费苦心地改编了二桃杀三士的典故,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呢?其实,只要我们仔细多读几遍小说,认真品味一下作者透露出来的信息,就不难发现,文章的层层推进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首先,我穿越到春秋时期的齐国,莫名其妙成为了一代名相晏婴,是怀有某种使命的,那就是为晏婴二桃杀三士正名,为此,“顺势而为,或许可以全身而退,但逆势而行,未必就能求仁得仁。但我必须要试一试。”故事为此全面展开,一直到这三个勇夫最终还是去了他们该去的地方。这是明的线索。
此外,还有一条暗的线索,就是作者对父亲,那个“一生默默研究青铜器铭文的胖老头子”,刻骨铭心的思念和爱戴,与父亲对孩子的无尽的关爱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深深的期待。这是一条隐藏的线索,但恰恰是这条隐藏的线索,才是作者真正要表达的主题。文学创作忌讳浅显直白,拿来一篇文章,首先看到的表面的东西,都不是作者真正想要传递给我们的理念和思想。我们接着往下分析。
在文章的一开始,作者就给我们轻描淡写地展现了她对古代文物和礼仪方面的扎实的专业素养和渊博的历史学识。是卖弄吗?显然不是。一则是因为小说本身需要这方面的描写,最重要的,作者是在暗示我们:我的这些玩意儿,都是家里的那位“一生默默研究青铜器铭文的胖老头子”教给我的!如今我“命丧黄泉",灵魂穿越到遥远的春秋时期,此时,”我才明白父子亲情早已深入骨髓,一旦触动便是撕心裂肺……“
寥寥两段白描,对父亲的无尽的思念和担忧,父子之间的亲情,已然触动了读者的心灵!
我们接着再往下看。
我所穿越的晏子被叛军捆绑在殿堂前,眼看就要命丧黄泉。齐侯,这位晏子的君父,”齐侯眼睁睁看着我,悲愤、无助、绝望、凄楚的情绪,源源不断地从他的眼里弥漫开来。我莫名感到这种情绪兴许和我父亲听到我坠崖时一样吧。“我在这里看到齐侯的表情,莫名想到了父亲在得知我坠崖时的痛苦。这里,为什么看到齐侯会想到父亲呢?因为他是君父,自己是臣子!君与臣,就是父与子的关系。
为什么会穿越到春秋时期的齐国去找晏婴,而不去找别人呢?除了因为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在这里生活了24年的“山东淄博临淄区人”,还因为“桃子”。”我离开家的那一天,父亲给我削了一个白里透红的水蜜桃。”这样的场景,换做我们,也会一直记到现在,而且刻骨铭心!
五 文章的主题
一切均已尘埃落定。该结束的都已经结束了,我完成了穿越的使命。可是,我已经与晏婴合二为一,故事的最后,我认为也是这篇文章最成功的地方,作者做了一个反穿越,春秋时期的晏婴穿越到现在的临淄区,成为了我,而我,正坐在父亲的旁边啃着水蜜桃!于是想到了那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到底晏婴是我,还是我是晏婴?但是,不管谁是谁,反正我回到了父亲的身边,又吃上了父亲给我的水蜜桃!
故事到此戛然而止。
因此,我大胆猜一猜,九思老师的这篇古风穿越文章,与其说是给读者看的,毋宁说这是一篇专为父亲创作的小说,是子女对父亲永远的感激和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