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林改错(三)
上一节我们经历了王清任探索创新的过程,也深深地被他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所感动,王清任于脏腑一事,访验四十二年,方得的确,而现今脏腑已明,是否刊行于世,却让王清任很矛盾,“意欲刊行于世,又恐后人未见脏腑,议余故叛经文。欲不刊行,复虑后世业医受祸,相沿又不知几千百年。”
细思之,余于脏腑,并非独出己见,评论古人之短长,非欲后人知我,亦不避后人罪我,惟愿医林中人,一见此图,胸中雪亮,眼底光明,临症有所遵循,不致南辕北辙,出言含混,病或少失,是吾之厚望。幸仁人君子,鉴而谅之。
古人所绘脏腑图形如此:
医林改错(三) 医林改错(三) 医林改错(三) 医林改错(三) 医林改错(三) 医林改错(三) 医林改错(三) 医林改错(三) 医林改错(三) 医林改错(三) 医林改错(三) 医林改错(三)余将亲见诸脏腑显隐之形,绘于其后。
左气门、右气门两管,归中一管入心,由心左转出横行后接卫总管。心长在气管之下,非在肺管之下,心与肺叶上棱齐。
医林改错(三)肺管至肺分两杈,入肺两叶,直贯到底,皆有节。管内所存,皆轻浮白沫,如豆腐末,有形无体。两大叶,大面向背,小面向胸,上有四尖向胸,下一小片亦向胸。肺外皮实无透窍,亦无行气之二十四孔。
医林改错(三)隔膜以上仅止肺、心、左右气门,余无他物。其余皆隔膜以下物,人身隔膜是上下界物。
医林改错(三)肝四叶,胆附于肝右边第二叶,总提长于胃上,肝又长于总提之上,大面向上,后连于脊。肝体坚实,非肠、胃、膀胱可比,绝不能藏血。
医林改错(三)胃府之体质,上口贲门在胃上正中,下口幽门亦在胃上偏右,幽门之左寸许,名津门。胃内津门之左,有疙瘩如枣,名遮食。胃外津门左,名总提,肝连于其上。胃在腹,是平铺卧长,上口向脊,下口向右,底向腹,连出水道。
医林改错(三)脾中有一管,体象玲珑,易于出水,故名珑管。脾之长短与胃相等,脾中间一管,即是珑管。另画珑管者,谓有出水道,令人易辨也。
医林改错(三)气府,俗名鸡冠油,下棱抱小肠,气府内,小肠外,乃存元气之所。元气化食,人身生命之源,全在于此,此系小肠,外有气府包裹之。
医林改错(三)中是珑管,水由珑管分流两边出水道,由出水道渗出,入膀胱为尿。出水道中有回血管,其余皆系水管。
医林改错(三)大肠上口,即小肠下口,名阑门。大肠下口,即肛门。
医林改错(三)膀胱有下口,无上口,下口归玉茎。精道下孔,亦归玉茎。精道在妇女,名子宫。
医林改错(三)两肾凹处,有气管两根,通卫总管。两旁肾体坚实,内无孔窍,绝不能藏精。
医林改错(三)舌后白片,名曰会厌,乃遮盖左右气门、喉门之物。
医林改错(三) 医林改错(三)古人言经络是血管,由每脏腑向外长两根,惟膀胱长四根。余亲见百余脏腑,并无向外长血管之形,故书于图后以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