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康复圈

中风后的我——一个病人的感悟

2017-04-05  本文已影响30241人  20ad1e557045

                              

                                    简介

        这本书是作者本人十八年前的一段经历,没有虚构,真实可信,属纪实报告文学。本书文字不多,情节单一、语言朴实,集中写了中风时的情景、康复的艰辛及个人的一些感悟,目的是推己及人,希望人们接受自己的教训,从书中得到启示。热爱生命,养成优良习惯,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这本书出版后,受到好评,作者得到鼓舞,又接着写了《第一次》、《大人与孩子》、《老师与学生》三本书。

                                  自序

        这本书2009年出版后受到欢迎,读者来信说这是一本特殊的书,有特殊价值。还说,书中的故事是作者本人的亲身经历,真切自然,真实感人,语言又朴实无华,自然流畅,给人一种自知自强、努力向上的正能量,来信还称赞作者做了一件善事。这些来信鼓舞了我。

        为把自己生病时的情景说得更清楚,让人们从我的教训中得到更多启示,现对原书进行了一些修改,将其呈现给大家。

        在修改过程中,我又一次回想起了生病时的情景,想起了康复路上的艰辛,再次感到自己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

        我今年75岁。18年前,得了脑中风,病情十分严重,当时,右半身像木头似的一动不动,手指粘在一起,不能握笔,连自己的名字也写不了,住院5个月;16年前,我又得了心脏病,进行了心脏搭桥。这又是脑又是心,死神两次敲打我的生命之门。

        所幸的是,我都挺过来了。中风18年了,不仅没反复过,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还能游泳、写书。

        病后,我写了4本书,《中风后的我》是第1本书。我在书中写了自己的病情和康复经历,目的是希望人们接受我的教训,早作预防,减少“悲剧”发生,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在书中还告诉人们,得了病,也不要悲观失望,应以乐观的心态,坦然面对,积极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当初,我写书时就想,如果本书能起这种作用,足矣,无复它求。现在,修改此书时,还是本着这种精神,令人高兴,如此巧合:写书和修改是同一个目的。

                                                                                      史万铎

                                                                                    2017年5月

                                   目  

大病临头势凶猛

妻子镇定似英雄

不怪天地怪自己

不怨不弃图自强

千奇百怪后遗症

查找误区挖病根

经验教训都借鉴

汲取能量增信心

众人帮我情谊深

心脏搭桥又遇险

能帮别人是幸福

医院水平患者说

小区康复见闻多

游泳馆里见友情

提早预防最重要

回忆往事为今天

常怀感恩心里亮

书中语句摘编






大病临头势凶猛

        1999年5月2日,是个星期日,早晨,我像往常一样去游泳馆游泳,上午在单位值班,中午回到家里。刚到家我就觉得不好受,小声对妻子说:“我发困,先睡一会再吃饭。”下午两点,我爬起来,慌忙说:“快拿盆来,我要吐!”我吐了,喷得满盆都是,一会儿,右臂麻木不能动了,紧接着右腿也麻木不能动了。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来势凶猛,是大病,是重病,我讲得很快很急:“赶紧送我去医院!”邻居来了五六个人,把我背到楼下,上了出租车,一会儿就到了天津医大总医院。医生全面检查了我的病情,又是CT,又是核磁共振,最后确诊是脑梗塞,部位在脑干。医生们都明白这个部位意味着什么。医院下达病危通知书时,妻子一再恳求医生:“您就大胆治吧,就是成了植物人,我也不抱怨,只要还有一口气,我也护理他。”医生听妻子这么一说,知道她清楚病情的严重性,有思想准备,也就不再多讲了,全力进行抢救。我躺在那里,右半身像木头似的一动不动,失去了所有功能,舌头弯了,影响到吞咽,眼睛看东西都是双的,床上拉床上尿,我也用上了尿布湿。刚才还好好的,几分钟就变了模样,变成了另一个人,变得那样沉重、那样发蔫、那样无能。万幸的是我的头脑、思维、语言都还正常,可以清楚地表达个人的思想,也可以把个人的思想变成语言。经过检查诊断,我很快就输液了。我一生都不会忘记,能得到及时抢救,能保住性命,多亏邻居帮忙,在我最危急的时候,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把我送到医院,都这么晚了,他们还在医院跑上跑下,端水送药,等我输上液时才离开。

         我躺在床上,感觉屋里空荡荡的,处处是沮丧和悲情,一种残酷、空虚和失望的情绪笼罩着我。我看着屋内的天花板,望着窗外的天空,不是我喜欢观天光云影,静听天籁,而完全是无奈,我只能那样,只能躺在那里一边输液,一边瞅着外边的天空。我不知道明天会怎样,也不知道自己的旅程将来会落到何方。这种打击来得这样凶猛,充满残忍、痛苦和失望。好像还没有从梦中走出来,觉得一切都是这样无情,这样无助,这样悲怆,生命变化无常,命运飘零不定。但我又一想,自己可怜自己,自己抱怨自己,管用么?我不能就此消沉,应该振作起来,接受现实,直面人生,走一段新路程,过一种新生活。我这不是跟自己过不去,因为没有别的路可走,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心不渝,志不衰。

        住院不久,一天上午来了许多人,有院长、主治医师、主任医师,还有院外的专家。请他们来说是给我会诊。我的病历片子在他们中间传着,只见他们指指点点,边看边议论。我的主治医生姓张,男的,是个热心肠,对病人挺好,医术精湛。给我治病的医生还有两个女的,一个姓李,一个姓孙,她们都很和善,也很认真。

        经过一番精心检测,张大夫对我说:“前几天主要是抢救,下一段专治偏瘫,这主要靠医治,也需要病人的合作。”他又换了一种语气:“你希望手治到什么程度?有什么要求尽管说。”

        我略为思忖了一下,笑着说:“手嘛,手治到能数大票就行了,小票我就不计较了。”我像小孩回答问题一样,说得很慢。这话一说完,屋内响起笑声。

        张大夫也笑了,他接着问:“那么,腿治到什么程度?”

        “腿治到敌人来了我能跑。”我当即回答。

        “原来你也是逃跑主义者啊!”

        我很快跟了一句:“那就改成‘追’吧,敌人来了我能追!”我们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同时笑了。笑声感染了病房的每位人员。有位医生对周围的人说:“能说出这些话,说明他的心态好,有这种精神就行。”

        我也奇怪,这个时候我还有这种幽默和乐观,而且是信手拈来,脱口而出,用不着特意思索,也不是存心逗人发笑。这可能就是我一个制胜的法宝,它让我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不会迷失方向,准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大夫们走时向我点点头,摆摆手,有的还拍拍我的床铺。到这时候我明白了,医生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话,病人都觉得是一种安慰、一种鼓励,都会增添信心和勇气。我就是这么想的,觉得有他们在,有医护人员的精心诊治,我心里踏实多了,再加上妻子的日夜相伴,还有,我的头脑还在,我的思维还在,我的意志还在,我能重新站起来,我能有幸福的明天。

        会诊后,除继续输液外,又从别的医院请来大夫,一位给我扎针灸,一位给我开中药。这所医院是全市最有名的综合医院,以西医为主,隶属于天津医科大学。能请两个中医大夫来,虽然不是什么大的举措,但足以表明是以病人为重,只要对病人有利,只要能治病,各种方法都能用。中西医结合在我身上体现得如此及时、如此充分,不正是我的幸福吗?


妻子镇定似英雄

        过去,看见中风病人拄着拐杖,一只手总是蜷着放在胸前,大腿像根棍子,一走一甩,哆哆嗦嗦,走一步画一个圈。更可怕的是不能自理,时时离不开人,处处有人伺候。每逢看到这种情况,就心酸不忍再看,心想到老了我可别得这种病。怕什么就来什么,不等老了,才57岁就得了。从中风人的身上,我得到另一个启示:不能就这么下去,不能什么也不干。我要求自己努力做到“三个必须”:必须抓住康复的最好时机,越早越好;必须学会从头开始,一点一滴去做;必须忍耐和坚持,再苦再累也要闯过去。

        经过抢救,生命是保住了,但半个头部、半个肢体,像箍上一块铁皮,又紧又硬,没有一点知觉,好像不是自己的,别人挪一下,才动一动,右肩如同掉了环,肩向下溜,胳膊紧紧贴在身上,靠另一只手帮助才能动;肌肉一天天萎缩,光剩下肉皮,搭拉着;手指也粘连了,像鸡爪子一样分不开。看见这种情况,妻子又怕又急。在医生的指导下,她绞尽脑汁,想出几种办法给我按摩,给我揉搓。她双手握着我的大臂,往上一推一送,几十次的推臂耸肩,让右肩复位,双肩平整。她攥着我的手腕子或脚脖子来回摇,先是顺时针后是逆时针地摇几下。为了让大臂和小臂、大腿和小腿,能够弯曲分解,各管各的事,她多次活动关节,还让我的脚顶在她肩上,一蹬一揣、一曲一伸。妻子日夜在我身边,给我喂水喂饭,端屎端尿,不断地给我按摩,特别是按摩手指时,像撕肉一样,疼得我直叫,还咬她的胳膊。不管是骂还是咬,她都忍住了,轻轻地对我说:“我这么做是为了你,也是为我自己。我不能光伺候,光给你端水喂饭,我这么折腾也是争取时间,争取机会呀,你能自理,对我也是解脱。”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她表现如此镇定、坚毅,令很多人钦佩。她告诉自己,这个时候不能流泪,不能倒下。只要自己不乱,病人就有希望。她支撑着,像是指挥官又像是勤务员。从我住院的第一天,她就在病房门上挂起“谢绝探视”的牌子,安排家人和亲戚的值班,告诉他们按摩的部位和方法,还天天与医护人员联系,说一说大夫的意见,讲一讲病人的请求。每一天都见她匆匆忙忙,跑东跑西,几天下来,她瘦了一圈,眼睛红了,又多了许多白发。后来我才知道,在最危急的日子,她在背地里哭了好几次,头部像添了一道紧箍咒,又紧又疼,夜里只能睡两三个小时,吃安眠药都不管用。经她这么一说我才知道她也哭过,也曾祈求上天保佑,只是独自一人,生怕别人看见。

        我住在总医院新楼的10层。这是刚刚启用的住院大楼,设施条件是一流的。我一边输液一边望着外边的天空,我看到的是吉利大厦的楼尖。一般的人是从下往上数,我是从上往下数,先看到楼尖,过几天又看见楼尖下的几层,心里甜滋滋的,像长了大本领。我又看见小鸟飞来飞去,盼望着有一天,我也能自由走动。我让妻子停一下按摩,看看天空,看看小鸟。我自言自语:“真羡慕它们......”妻子领会了我的意思,她向空中比划一下,坚定地说:“你能行,将来你也能......”屋内一片寂静,我和妻子都望着天空沉思起来,前边的路如何,我说不清楚,只觉得蒙蒙一片,很长很长。

        住院第十天早晨,妻子让我动一动脚趾,我调动全身力气动了动,妻子说:“有点动。”从她的语气中我知道,她是在安慰我。后来说到这件事,果然是这样,当时根本没动,为了给我意识和信念,才那么说。为了分开我的手指,她用桂圆干放在我手指中间,一个手指缝夹一个,后来她又拿分指板给我戴上。一天妻子看见我的脚趾和腿部有动静,上肢和手指也都有了活动,见到这种变化,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她高兴得拍起手来,嘴里不停地说:“真动了,动了!”过一会儿,她觉得不好意思,才停下来。能看出来,这是她发自内心的一种喜悦、一种期待。有了知觉,能动了,像重新活了过来。动是动了,但还是没力量,胳膊向上扬都费劲,连一个小木棍都举不起来。为了增长肌肉,增加力量,妻子做了一个二斤多重的米袋,让我来回翻,上下抓,重复多次,如同小孩子摆弄玩具,又耐心又认真。这个方法还真管用,没多少日子我的劲儿见长,能将米袋子托在手中,后来还可以举到空中。我又用手拍床,拍了几十下,手心都拍红了。她又把枕头放在脚前,让我用力踹,什么时候能把枕头踹出10厘米远,就祘胜利了。开头几天不管怎么用力,枕头是纹丝不动,到后来,没怎么使劲,枕头就跑出了老远。

        妻子想尽办法,夜以继日地给我按摩,帮我活动。我也说不清,这里是战场还是田园,只知道,这里没有输赢,没有回报,只有永不放弃和辛勤耕耘。

        住院整整一个月,我下地了。我靠着床,扶着椅子,从窗台到门口,从门口到窗台,尽管是一步步蹭,一步步挪,很慢很慢,但毕竟我是用双腿走的,心里美滋滋的。我兴奋地看看四周,看了看室内的卫生间,瞧了瞧门外的楼道,一切都觉得那样新鲜,那样美好。一下地,我才发现,两条腿不一般长,一条长一条短,右脚一侧着地,怎么也放不平,走起路来总是一脚高一脚低,一脚快,一脚慢,颤颤悠悠,一步一哆嗦。要矫正这些,只有忍受,只有多练。她铺上毛巾,让我的脚趾来回抓,目的是训练脚趾的弯曲和灵活。令我最着急的要数检豆了,要求是把大的豆子放在一个盘子里,把小的放在另一个盘子里。我心里明白哪个是大哪个是小,也清楚该怎么放,可折腾半天也没分开,干瞅盘子喘大气。这么简单容易的事也需要反复练习,但没有别的办法,这就是此时的工作,这就是生活。此中的酸甜苦辣,只有用心咀嚼,才能体会它的滋味。

        能下地走路了,为康复训练带来了许多方便。一天下午,大夫和几个护士走进来,让我写几个字,“写什么呢?”我问。大夫说:“写什么都行。”他想了想,又说:“写你名字吧。“我拿起笔,满把攥着,画了几个圈,又涂了重写,还是几个圈,磨蹭了半天,还是没写出自己的名字。我不好意思地看了看,大夫说:“写一二吧。”大夫点点头。我开始写一二,连自己都觉得好笑,一道都画不直,弯弯曲曲。写“2”还带小尾巴,我把纸递了过去。大夫和护士都凑了过来,望着那张纸,不由得笑了起来。“有变化,有变化......”大夫说这话时,没露出任何表情,不知道是在批评还是在夸奖。

        妻子让我洗澡,本来是为了清洁,锻炼平衡能力,但她万万没想到我会提出那样的问题,哭笑不得。一听说要洗澡,急得说不出话来,望着上边的喷壶直摆手,半天才憋出:“它要是掉下来不正砸着嘛?”听了这话妻子笑了:“只有你这号人,才想出这样的问题……你尽管洗,它不会掉下来。”洗澡的整个过程是紧张和不安。我出来时又望了望那个喷壶,见它还牢牢地在上面。

        能下地但不能走路,只能靠轮椅代步。我坐在轮椅上,后面有人推,一推一走,一走一推,是享受还是痛苦,我说不清,只觉得不自在。我对轮椅充满矛盾,又喜欢又忧愁,喜欢的是它又方便又安全,到哪里都离不开它,它就是我的腿;忧愁的是想今后的日子,将被牢牢地禁锢在轮椅上,不知道这种日子还有多少,也不知道脚下的路还有多长,又怕伴我到终点的正是轮椅。尤其是几年前的一幕,让人更觉得辛酸。记得几年前,我的两个孩子给姥姥买回轮椅,姥姥指着轮椅却说:“花这么多钱,我也用不上,我能走。”只好把轮椅叠起来,放在墙角,一放就是几年。没想到,90多岁的老人用不上,50多岁的人倒用上了,而且是寸步不离,到哪里都有它。

        要想甩掉轮椅,就得会走路;要想会走路,就得先学会站立。这对一般人来说,太普通太容易了。可对我来说,站立太难了,且得学一阵子,学些日子。我背对墙站好,两腿并立,脚跟紧贴墙根,一只手臂向上举起,尽力向上摸。开头站不稳,不是向前倒,就是左右摇摆。手臂举起来,一摸就疼得呲牙咧嘴,只好把胳膊缩回来。妻子见到这种情况,鼓励我:“开头难,都这样,你能行,将来就好了。”她用双手扶住我的肩膀,双腿顶住我的膝关节。就这一个动作我练了好些日子。后来不用人扶了,还能左右侧弯,前后躬身,向上摸时可以摸到最高处,一点也不疼了。长期坚持这个动作,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增强骨骼,促进血液流动。

        我住院5个月,出院时,正赶上天津第二届老年书画大赛。妻子以丰收为题,画了一篮子葡萄,缴了上去。经过筛选,这幅画被评上了,发了证书,给了奖品,还作为精品参加了展出。这个时候还有这种收获,妻子格外高兴,说明自己兴趣没减,意志不衰,对未来充满希望。


不怪天地怪自己

        很多人都觉得奇怪,向我提出了同一个问题:“你不胖也不瘦,血压也不高,还天天坚持锻炼,怎么也得这种病啊?”同样的问题,我也问自己。当时回答不清,现在我明白,我得这种病是迟早的事,是必然的。我的饮食习惯、个人嗜好以及体育锻炼,都有不少毛病,为得这种病积累了缘由。

        我爱吃大油饼,觉得里面又有大油又有葱花,又香又咸,一吃就是一大张。此外,我还偏爱油炸食品,油条、糖果子、炸糕,我天天吃也不腻。鸡蛋是每日必备食品。煮的、炸的、炒的,我都喜欢,一顿吃三四个煮鸡蛋。有一次出差,住在一家招待所,天天早晨都有咸鸭蛋,有时吃两个,住了半个月吃了半个月,走时还把剩余的菜票,都换成了咸鸭蛋。近年来,应酬越来越多,酒席桌上摆满多油多盐辛辣甘甜的食物,大家边吃边说,边抽边唱,弄到很晚才回家。一些人见我这样吃,多次劝说:“你的饮食方式得改一改,对油炸食品要尽量控制,吃也少吃。要想法降低对盐、糖的摄入,每天不要超过一定数量。”“吃鸡蛋这么多,胆固醇能不高么?”这些话击中要害,说得也很中肯,但就是听不进去,还说人家是过分谨慎。我虽然够不上嗜烟如命,但养成吸烟成瘾的毛病,也有20多年了。后来发展成每逢写东西时,先把“老三样”摆在桌上:纸、笔和香烟。一拿起笔就叨上烟,一支接一支。写到半夜,实在找不到烟,就捡地上的烟头,用里边的烟丝,拿小纸片一卷,自制香烟,又吸起来。开头还在卧室、客厅吸,见大人孩子闻不惯烟味,都反对我吸烟,后来我就躲进厨房,把门关上,蹲在地上吸。再后来,干脆到楼下吸,免得家人唠叨没完。我也多次戒烟,但都没成功,有时不到一周就反复了。

        我对体育锻炼的理解也有偏差。自认为只要动就行,动就身体健康,动就不生病。从来不知道锻炼也要有个量,过量就有损健康,锻炼也必须适度。我对体育锻炼多是出于喜欢,也能坚持,但没注意到适度。我和妻子每天早晨到游泳馆,我游1000米,她游600米。一年四季天天如此,坚持了8年(生病的那天早晨我还照常游泳了)。每天下水之前,我穿着游泳短裤,先在健身房练一气,又是踢腿,又是扩胸,练20分钟才下水。有人说:“从背后看你游泳,就像小伙子。”有人说:“你是60岁的人,30岁的心脏。”还有人说:“碰上这种精神,什么病也吓跑了。”不管这些话是真是假,反正我听了心里挺舒坦。

        这些毛病都会对脾、胃、血管、心脏和头脑带来损害。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我对以上毛病没有察觉,没有纠正,天长日久,能不出现大病么?我在本章多写了几笔,目的是让人更多地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吸取一些教训,在自己的生活中加以防范。

        中风这种病往往发生在突然之间,来得快,正像人们常说的“刚才还好好的,怎么一下子就变了”。这种病有没有征兆?是不是能预防?回答是肯定的。我的体会,中风并不是防不胜防,只要有这方面的一些常识,只要重视起来,是完全可以防范的。怕就怕没留意,有了征兆又不采取措施,等于自己给自己酿造苦酒,自己危害自己。我就是这种人,其实早有信号,早就应该提防的。

        早在1994年,我的体检表上就有如下结论:血脂高、血粘度高、胆固醇高,建议输液防治。对此结论,我没在意,没输液、没吃药、没改进。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一切照旧,想吃就吃,想抽就抽,还把这当成“经验”,见人就说:“医生说我是‘三高一输’,但我什么也没干,这不也挺好嘛。”

        对以后的警告,同样是毫不介意,没引起重视。记得那是发病两年前的一天,我的右手忽然感到无力,连笔帽也褪不下来了,两手一拔才褪下来。这本来是严重信号,是警钟,说明我的身体已经出现了问题,危险已经到来,但仍然没有引起警觉,心想,这是暂时的,睡一觉就好了。第二天果然好了,一切如常,我也把这件事忘了。

        最可怕的是中风前的一个月,已经有种种症状,这些症状预示中风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症状之一是偏头疼。一天疼好几阵,我认为这是紧张劳累,觉得过一阵就好了。症状之二是嗜睡。早晨一上车就睡,到单位才醒,自认为是缺觉,多睡一会就好了。单位的医生,根据体检结果,把药送到门上,一再嘱咐我按时服药。我把这些药锁在抽屉里,有人问就说“吃了”。

        中风的种种征兆被这种“医盲”掩盖了,被这种自信“欺骗”了。小洞不堵成大洞,小病不治成大病。危险正步步逼近,灾难正在降临。如果我知道一些现代医学知识,有点中风的常识,针对这些征兆,提早防治,还会有这种悲剧吗?所以,我说得这种病不怪天,不怪地,只怪个人没注意。


不怨不弃图自强

        那天上午,来了两个大夫和两个护士,其中一位大夫是女的,60多岁,专治这种病,大家都叫她主任。她先看了看我的腿,让我一曲一伸,上下活动,她又拿小椎敲打膝盖,让我使劲攥她的手。最后,还要我闭上眼睛,用右手的食指冲着自己的鼻尖指几下。我按要求做起来,伸出食指,冲着自己的鼻子尖指过去。指了几次,没有一次是准的,不是鼻梁就是脸。我看了看大夫,意思是说,再多指也是这样,很不好意思。但想不到,大家都露出满意的微笑,嘴里还不停地说:“有进步,有进步......”她和我的主治医生交换了一下眼神,然后就带着护士走了出去。屋里只留下张大夫。刚才,他一直站在旁边,没说话。他凑到床边:“你有毅力,能坚持,将来能康复。”他换了一种语气,像是随便说说:“下一步,更多的康复训练,一附院有场地,器械也多,他们对这种病的训练有一套,你可以试一试。”我明白他的意思,他能这么说,也是考虑再三,很不容易了。

        我当天就办好了转院手续。我坐着轮椅,到大夫值班室,和他们告别,感谢他们救我一命。

        6月14日我转到天津中医大学一附院。病房在住院大楼的5层,紧对电梯房,电梯上下不停,嗡嗡作响,但远离其他病房,生活比较自由。妻子把家里的两幅画拿来挂在病房的墙上。这两幅画都是她一年前画的,是写意牡丹,一直挂在客厅的。她又拿来两盆鲜花,一盆放在正面的桌子上,一盆摆在茶几上。我这么做,是想时时提醒自己:这是病房,也是家。

        过去,一进病房,很容易产生一种恐惧感,有如掉进忧愁和压抑的旋涡,多是悲痛和叹息,忧生哀死的消极情绪。要改变这种状况,先从病房布置开始,让病房变得祥和宽松,有一个随遇而安,坦然面对的气氛,有一个积极治疗疾病的环境。没想到,这小小的点缀,竟受到众人的夸奖:“一进来,就觉得像个家,给人一种乐观精神,有一种奋进的力量。”还有的说:“看来你是想长期扎下去……这里可不是沙家浜……”从人们的赞誉中,我多了一份战胜疾病的信心。

        下午,一位年轻的女大夫走了进来。她自报家门,说自己是营养师。她询问了我的病情、饮食习惯、盐糖的摄入量以及吸烟、喝酒的情况。她边问边记,在小本子上写了好几页。我心想,医院又不是饭店,要营养师干什么,她能看病吗?她好像猜透了我的心思,几句话就把我问住了:你得这种病是怎么造成的?它的元凶是什么?动脉硬化指得是什么?它与饮食习惯有什么关系?她还问我盐、糖每日摄入量的标准等等。面对这些问题,我是一片茫然,只能摇摇头。她一一解释了上述几个问题,末了说:“我们营养师就是这方面的大夫,专把这一关……”说到这里,她站起身来:“我把这些都打印出来,一会儿给你送过来。”不到一小时,她就送来了。上面有姓名、年龄,有形成脑梗塞的主要诱因,有科学膳食的建议和参考数量。还针对我的饮食习惯,提出了具体要求:一周吃3-4个鸡蛋,一天盐的摄入量不要超过6克,尽量控制油炸食品,做到低盐、低糖、低脂肪,多喝水等。看着这份建议我想了很多,要是早知道这些该多好啊,越想越觉得这方面的知识早该普及,这方面的人才早该培养,可是过去,我作为教育部门的头头,对学校增设此类专业反映冷漠,多次提出疑问:学生能学到什么知识呢?学生毕业后社会上有人要吗?我自己问自己,早知道这些,还会有那么多疑问吗?

        转院后,又加了拔罐、高压氧舱、血液治疗。在所有治疗方法中,针灸的时间最长,足足扎了两个月。针灸,是这家医院最拿手的,也是最有名的。过去,一看见这种针我就害怕,心里琢磨这么长的针,扎到肉里去,能不疼么?得了这种病,针灸必不可少。扎了这么长时间,还发怵,一说扎针,就紧张。尽管大夫多次说:“不要紧张,一点也不疼。”但怎么说也不管用,还是哆嗦,记得第一次扎针时,腿就不由自主地颠起来,上下抖动,越抖越厉害,无法控制。这时候,我才理解什么叫“身不由己”。大夫看到这种情况,对家人说:“不用管,一会儿就好。”果然,过了一会儿就好了。开始阶段,主要是扎头部、上肢、下肢,还有手和脚,浑身上下都是针。我从扎针开始就闭上眼睛,直到起针后才睁开。针灸挺管事,扎针前,头部和右半身像箍了一层铁皮,整天感觉又紧又硬,扎了一段,铁皮觉得没了,像卸了重载轻松多了。

        现在,轮到扎舌头了。因为舌头弯曲了,吃东西不正常,说话也慢。扎这个部位,必须稳、准、狠,一针一拔,要求快,手头利索,技术高明。给我扎舌头的是针灸科的副主任。她待人和善,对病人热情。她看看我的舌头,自言自语,又像是告诉我:“可以扎……可以扎,扎了就能好……”我问了一句:“扎多长时间?”“一个疗程。”我知道她指的一个疗程,就是14天。她又问我:“怕疼吗?”我勉强笑了笑。心想,怕疼管什么用,过去不是常说发昏当不了死,蒙混过不了关。有了这种准备,倒变得轻松了。我对大夫说:“我不怕疼,只要你敢扎就行。”她也笑了。于是,我按她的口号,嘴一张一合,舌头一伸一缩,她一扎一拔。十几个来回,满嘴都是血。没有多久,我的舌头直了,可以大声读报,还能朗诵、唱歌。尤其是看见电话,再不用畏惧了,出现了新的状态,成了“三步曲”。第一步:不打不接。只要屋里就我自己,电话铃响半天,我也不敢接。第二步:只接不打。因为接电话省事,就“四个字”:“喂!找谁啊?”很快就把话筒递给别人。第三步:可接可打。舌头治好了,话也见多,打电话,接电话都自如了。

        病房里没有器械,没有场地,能不能进行康复锻炼?我的回答:完全可以。我利用屋里的床铺,桌子,门框和椅子,进行康复活动,为自己编制了一套病房康复法。这办法简便易行,省钱省事,行之有效,很适合我这类病人的需要。我想,只要我尽最大可能去利用它,只要我不停步就有希望,就不会在消极悲观中浪费光阴。

        按床铺。背着床铺蹲下身子,双手背过去摁着床边,一蹲一起,上下活动。每次做七八个,持续5分钟。练习上下蹲起,既能增强关节的灵活性,又能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增长腿部的力量。注意,不要过快过猛,免得身体负担过重。

        推桌子。双手握住桌子边,冲着墙用力推,肘关节和腕关节来回活动。主要促使大臂与小臂的分解,增加胸部力量。注意:做到有序、有度、有量。

        扒门框。患肢高高举起,仅仅扒住门框的上方,另一只手扶着门框,平稳站住,一次站立一分钟。目的是恢复平衡功能,促进全身的血液流动。注意,扶住门框,防止摔倒。

        握椅子。双手握住椅子背,向前躬身,肘关节来回活动,拉动两臂曲伸。目的是增强上肢的柔韧性。注意,椅子要牢固,防止损伤。

        在这些项目中,对我说来,最难的算扒门框。又要一只手扒住门框,又要站稳,还得持久,实在太难办到。开头,扒一会儿,手就滑下来,再上去,还是不行,只能用毛巾捆住手。样子虽然不好看,但挺管事。练了些日子,就有劲了。医生看见了也很高兴,一再嘱咐,说这不是一般的体育锻炼,一定要与治疗和康复结合起来,锻炼的次数和运动量,必须根据自己的病情,因人而异,体现个人特点。听了这些话,我更有信心了。在医护人员的指导和支持下,这个病房已经变成我的健身房。

        这种训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像孩子一样,很多事情都要从头学起、从头练起,自己都觉得可笑,但没有别的办法,只得从头开始。我用筷子都不会了,不是夹不住,就是掉筷子,只好用勺。一天吃晚饭时,妻子说今天到餐厅吃。我明白她的用意,一来是吃晚饭,二来也是个锻炼。妻子推轮椅上了电梯,下了电梯就是餐厅,餐厅内摆着七八张桌子。到这里来的多是病人,有自己来的,也有坐着轮椅来的。妻子花4元买了两碗面汤,我左右开弓,右手拿着勺,左手拿着筷子。见此情景妻子逗着说:“这才叫中西结合呢。”我向四周看了看,见没人注意我,便将面条放在勺里,一点点吃起来。吃了一会儿,妻子又提出,让我双手换一下,右手拿筷子,左手拿勺,而且明确规定:喝汤时,再用勺。我换了一下,左手将筷子戳齐后交给了右手。才使了几下,一只筷子就掉了。妻子把筷子拾起来,擦了擦,递给我。我恨不得快点结束这顿晚饭,但怎么也快不起来,一碗面汤吃了半小时。我们走时,餐厅的人已经很少了。

        7月1日,甩掉了轮椅。甩掉轮椅虽小,但象征的意义大,我兴奋地像发布重要消息:我的脚又活了,又能走路了。

        我明白,苦练走路的日子开始了。我走出了病房,向楼道的另一头望去,觉得脚下的路又远又长。我扶着墙,脚擦着地面,慢慢挪动脚步,走过一个病房又走过一个病房。走累了,就依着暖气歇一会儿,再一点点向前走。尽管两腿发软,摇摇晃晃,随时都有跌倒的可能,但我还是想多走一段,哪怕是10米、5米、1米,到现在,我才真正体会到“寸步难行”的含义。走起路来,虽然总是一脚高一脚低、一脚快一脚慢,颤颤巍巍,走得很慢很慢,但毕竟是没有轮椅,没有别人搀扶,是自己走过来的,我迈出了康复中的重要一步。主治医生看见了,她充满期望地鼓励说:“你真行!就这么走下去,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走起路来,才发现脚侧翻的毛病很厉害。为了矫正脚侧翻,妻子做了个小沙袋,她把小沙袋放在门口,我将右脚踏在上边,左脚踩地,扶着门框,直挺挺地站立起来,一次站立3分钟,每天多次重复,练习把脚放平,学习平衡。

         记得,开始练习上下楼梯时,自己都觉得哭笑不得。我一手扶着楼梯,一手扶着墙,前边一个人接着,后边有一个人保护,但心里仍不放心,觉得楼梯又高又陡,生怕一头栽下去。刚下第一个台阶,又退了回来,转了一圈,唱了支歌,歇一会儿,目的是给自己壮壮胆、打打气。我挺了挺胸,扬了扬手,学着运动员的样子,朝着楼梯走去,刚下去,又退了回来。第三次,我什么都没说,下了台阶,一直下到楼底。很顺利,很成功,根本用不着喊口号,唱歌。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能从一楼上到五楼的病房。上下楼梯,变得如此经常,如此自然,我感到,自己的坚持和毅力得到了回报。

        许大夫给我按摩。这是位年轻的大夫,三十多岁,他大学毕业后,一直干这一行,小有名气,医院还派他到过俄罗斯开诊所。在我住院的三个月里,他天天给我按摩,我们成了朋友,从单位、家庭状况到子女教育,无所不谈。他说话慢条斯理,但很诙谐幽默,有时逗得你笑出声来,忘记了自己是个病人。

        他第一天按摩时,就让你感到轻松,他郑重地告诉我两件事:“一是这种按摩不会伤筋动骨,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二是上边的吊灯不会掉下来,你只管躺着,不必操心。”听他这么一说,我才知道,不光我胆小,别的病人也有这么想的。我这么一比,心里踏实了,笑着看了看他。他不笑,说完就干了起来。从头到脚,浑身上下,连手指、脚趾都按摩。他一边按摩一边对我讲:不管多好的按摩,终归是外加的、被动的,更关键是靠自己,最好是自己练,这种练是任何按摩都无法替代的。没过多久,我们就熟悉了,他还根据我的病情,制订了一套康复训练方案,并鼓励我力求做到:积极主动,不怕重复,咬牙坚持。接着,他讲述这个方案的具体内容:一是练分解。练习大臂和小臂的分解,大腿和小腿的分解,不能像个直棍子,大的带小的,直来直去。二是练肌肉。没有肌肉就没有力量。要想增强力量,就要增强肌肉。这种病的可怕,就在于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让肌肉萎缩、消失退化,僵硬无力。三是练平衡。能不能平衡,全在脑子,它就是指挥部,人的一切活动,都受头脑支配,因此说练平衡就是要健脑,健脑还可以使其他功能的恢复相伴而行。他还告诉我,下午可以到健身房去练,那里场地大、器械多,专供病人使用,还有专门人员护理。他随地做了几个示范动作,说明哪些器械是增长肌肉的,哪些是专练上肢的,哪些是专练下肢的,以及先练什么后练什么,特别嘱咐我不要过猛,一定按要求去做,他边说边做,宛如体育老师在给学生上课。

        更可贵的是他在按摩中,还会做病人的思想工作,他在按摩中,发现病人有一点进步,哪怕是细小的变化,他都看在眼里,替病人高兴喜悦。有一次,按摩完后我下地穿鞋,他附下身子,看我系鞋带的动作,然后说:“这么高难的动作你都会,真了不起。”天哪,系鞋带也成了“高难”动作。他明白,这个极普通的小事,对我说来就是“高难”,听了他的赞扬,受到鼓舞。我才知道,病人也需要表扬,也需要鼓励,哪怕是微小点滴的肯定,都觉得美滋滋的,对明天,对未来,充满了更多的期待。

        健身房在医院大楼的一层,是由大礼堂改的,大门上方,写着“康复之家”。门口放着两张按摩床,四周有二十多件器械,有拉力器、胁木、腰背按摩器、脚侧翻纠正板、手臂摇动盘等,东面是舞台,舞台的对面是面大镜子,前边放着一付双杠,中间有木制的楼梯、手插板、握力器和体育垫子。有专门人员根据病情,帮你选择器械,教你如何使用,如何掌握运动量以及注意事项。开头,由专门人员做了几个示范动作,让你跟着做。他们知道,来得都是病人,不方便、不灵巧,需要周到、细致。

        我很喜欢这个地方,每天下午都来,成了必修科目。开头,是坐着轮椅来,需要妻子的搀扶,需要工作人员手把手的指导。7月1日,我甩掉了轮椅,来这里就更方便了,天天一小时,每次练七八样。为了矫正脚侧翻,我站在脚蹬板上,手扶铁架,面对墙壁,一站就是十几分钟,直到腿脚酸疼才下来。我还扶着胁木,上下蹲起,一气数到十才停止。一会儿,手握轮盘的把手,摇动大臂,来回转圈,一会儿又攥着拉力器的绳子……我还跪在垫子上,对着镜子矫正姿势,周围的人看见这种情况,风趣地问:“这是给谁跪着啊?”我认真地回答:“给自己跪着。”有时,在健身房练习走圈,起初,只能走小圈,后来,围着四周可以走大圈了。为了增加腿部力量,我练起了正步走,头几步站不稳,走不直,弯弯扭扭,但我仍然是那样的认真,一步一步走下去。健身房是个好地方,它帮助了我,它告诉我许多康复训练的办法和道理。

        得了这种病,进行康复训练,就必须过好以下四个关卡:一是克服懒,自己就愿躺着,一切由别人伺候;二是克服怕疼,有时疼得直叫,掉汗珠子,但要想以后不疼,今天再疼也需要咬牙忍耐;三是克服害羞,觉得自己连小孩子都不如,简单的事情也要从头学起;四是克服等待心理,总觉得以后会好起来的,把希望放在以后的日子。不去掉这些障碍,再好的场地,再多的器械,也是白费。练与不练,是两个结局;坚持与放弃,是两种收效。要想办法使这种外加的、勉强的、被动的“要我练”,逐渐变成自身的、积极的、主动的“我要练”。把“练”看作是病人的一种“配合”,看作是治疗的一部分。但必须明白,这里没有突飞猛进,别指望今天跟昨天大不一样,不会有奇迹发生,只有忍耐与坚持。这就是我从健身房里得到的另一种收获。


千奇百怪后遗症

        正如俗话说的,河里没鱼市上看,每天都有30多个病人来健身房,有轮椅推来的,有拄着拐杖来的,也有别人搀扶来的,各式各样,怎么来的都有。这些人来自全国各地,有香港、台湾的,还有来自国外的日本人、韩国人。尽管这种病的后遗症不同,但给人的感觉却是相同的:残忍与可怕。

        陈老七十多岁,是一所大学的数学教授。他拄着拐杖,老伴跟在后边,见他进来,很多人打招呼:“陈教授来了,”陈教授点点头。“陈教授,能问您一个问题吗?”陈教授又一次点点头。那人大声问道:“陈教授,一加一等于几呀?”陈教授要求:“我想一想再说。”那人说:“行,您好好想想再回答。”陈教授想好了,说道:“不是二就是三。”健身房响起一阵笑声。这笑声没有一点讥讽,倒是有点同情,这种回答,让人们再一次感受到这种病带来的痛苦与折磨。

        有一天,我正在健身房练习蹬车,有人冲着我的后肩重重地拍一下,我回头一看,见一个年轻人站在后边,他问道:“大爷,你得的是什么病?”我心想,这还用问吗,到这里来的能有别的病吗?但我还是郑重地回答了:“中风,脑梗塞。”我继续练习。过了不到两分钟,我的后肩又被重重一拍,我回头一看,还是他,还是那句话:“大爷,你得的是什么病?”我想,也许是我没说清楚,也许是他没记住,于是,我又回答了一遍:“中风,脑梗塞。”谁也没料到,过了一小会儿,我的后肩又挨了一下:“大爷,你得的是什么病?”这回我有点生气了,换了换词说道:“我得的是重感冒。”紧接着,我又问他:“你得的是什么病?”他接得倒快:“他们都说我是大病,其实,我什么病也没有……”没等他说完,旁边的人说话了:“他也是中风,连家都不认识了。我是他的同事,单位让我来护理他。”说完,这位同事拽着他到别处去了。

        小李得病的情况,我越听越心酸,越听越后怕。小李,40岁出头,是一家机械厂的工人。听他说,他是看世界杯看的,这种足球比赛都是在夜里,他场场必看,边看边喝酒,一连几宿不睡觉,看着看着突然脑出血。他自己说:“我幸亏送医院及时,经过抢救,命是保住了,但留下的后遗症,到现在也没除根……”他喝了口水,又讲给众人听:“见人哭,自己也哭,想控制也白费,哭个没完。我住院时,赶上一家亲属正为亲人送行,当灵车开进医院侧门时,一片哭声,我也大哭起来。有人过来劝我:‘快上车吧,别哭了。’我说:‘我和他们不是一拨的,谁也不认识谁。’那人说:‘不是一起的,你这么大哭?’他们都走了,我才停下来。”听到这里,在场的人都没笑。是啊,病把人折磨到这种程度,我们还有心笑么?小李很知足,他指了指远处的老陈:“我比他强多了,他不会走了,也不会说了。”老陈是一家报社的记者,也是40多岁,他坐在轮椅上,歪着头,流着口水,胸前塞着一块毛巾。小李告诉大家:“他不傻,什么都清楚,就是说不出来。这种病最痛心的是,不能把个人的思维变成语言。”小李一本正经地补充说:“这句话,是大夫说的。”他笑了,我们也笑了。

        或许是因为具有一样的病态,同病相怜,或许是因为基本天性使然,造成了我的同情与悲悯。

        有一次,一位山西的病友指了指走过来的小郑:“他是第二次。第一次得病时,记忆、思维、说话、行动样样都正常。出院后,照吃照抽,一点也没改。不到一年又犯了......”他见小郑走近,也就不再说了。小郑是名机关干部,小伙子长得很精神,只要不说话,光看衣着、表情、行动,真不知道他也是病人。那位病友为了证实自己,他抢先打招呼:“小郑,你真有福气,你爱人给你送来那么多饺子,都吃了吧”小郑点点头。那人又问:“后边还跟了个小孩,是你儿子吧?他叫什么名字啊?”“我儿子应当姓郑......他叫什么?” 小郑闭目想了想,高兴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但那人并没有停止,说:“小郑,你的T恤衫是名牌,是鳄鱼的,要是有人问是什么牌子,你就告诉他,这是鳄鱼牌的。” 小郑低下头,看了看T恤衫上的牌子。没过多久,那人又问:“小郑,你的T恤衫是什么牌子啊?” 小郑陷入了沉思,想了一会儿,他才说:“是狗熊牌的。”

        见此情景,一位陪伴人员也很受触动,他学过医学,有一些常识。他给大伙说,今后从哪几个方面注意,如何防备病的反复。他还讲:“得了脑中风,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致残,多多少少都留下后遗症;二是反复,有的一年内,甚至几个月就反复,反复越多越危险,一次不如一次。”大家从小郑身上,印证了他的话,同时也受到启发。

        老刘接着那人的话,讲到了同屋病人的情况。老刘说:“他的病比我轻,就是不活动,不凑群,不说话,谁说也不管用。来了两个月,躺了两个月。他不是不能动,就是不动,整天躺着。”那位陪伴人员告诉大家:“患病后,长期卧床,不是件好事,

        特别是得了这种病,如果医生认为可以活动,还是越早越好。”老刘指了指自己:“我和他正相反,大夫刚点头,我就下床活动了,感觉挺好,明天就出院了。”说完,他动了动腿脚,来了个弯腰。

        我在前文说过,住这种病房有它的好处,可以大声读,大声唱,不影响其他人。只要一得空,我就朗读书报、唱歌、唱京剧,说带卷舌音的俄语单词,有时甚至学几声牛叫的声音,连自己都觉得不好听,但又一想,反正不是表演,主要是练舌头,练发音,练胆量,再不好听,也没人笑话。我把《老歌100首》放在床头,时时哼,天天唱。我爱上了音乐,而且是特别喜爱《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草原夜色美》、《红梅赞》、《没有眼泪,没有悲伤》等,我能唱几十首。有些歌,唱得不太准,有时跑调。妻子听了,都乐呵呵的,鼓励我:“没关系,接着唱……再说,跑得也不远,一会儿就回来。”我唱着唱着《歌唱祖国》,就想到了它的作者。这首歌快50年了,几代人都在唱,它的作者------王莘,深受人民的尊敬和爱戴。他早在1982年就得了脑血栓,半身不遂,但他又创作了那么多好听的歌曲。这种精神,这种毅力,不正是我的榜样吗!以后的日子,我唱得更来劲了,一天到晚都在哼哼。想不到音乐,还有这么多好处,不光能陶冶情操,抒发情怀,还能嘴脑并用,情动形动,活动肢体,流通血脉,改善功能。

        我不仅唱,还说音乐。有些日子,我和妻子在一起,不是讲病情,不是谈治疗,而是说音乐,讲西方古典音乐,讲莫扎特、贝多芬、柴可夫斯基的生平、代表作,还讲到“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的身世、成就。告诉妻子《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三大舞剧是柴可夫斯基的代表作,以及《天鹅湖》的故事概况,还提到维也纳的音乐殿堂以及莫斯科大剧院。一天一段,说的人挺上劲,听的人挺着迷。我明白,我对音乐一知半解,只是皮毛。就是这些皮毛,今天帮助了我,帮助我渡过难关。妻子小声说:“这么多年,才发现你还有这个优点。”我不服气:“过去也没这种机会……”

        我的音乐才能,在病友“沙龙”上得以施展。病人集会的地方,是这个大楼与另一所楼的连接处。吃过晚饭,十几个病人都到这里来。病人到一起,无非是说说话,聊聊天,逗逗笑,有时还演几个节目,有独唱、合唱、朗诵,完全是自我安慰,自我快乐。一个夏天,我经常光顾这种“沙龙”。一位日本老人也是这里的常客,他能讲一口流利汉语,能和大伙直接交谈,据说,他是在我国东北长大的。大家都叫他“杨先生”,有人提议请杨先生演个节目。话音刚落,众人鼓起掌来。杨先生很大方,他在轮椅上动了动,清一清嗓子,唱了一段《敖包相会》。杨先生刚唱完,大家又鼓掌,欢迎我来一个。前些日子,我已经唱了一段歌,还叫了好,今天,不能再唱了。我想了想,大声朗读了一段《雷锋之歌》,这是我1963年背的,都几十年了,只能背其中的一段,结束后,吉林的一位病友问我:“你最拿手的是什么?”我很快答道:“我最拿手的是跳舞!可惜,现在不行了......”掌声和笑声混在一起。杨先生说:“史先生,你感谢上帝吧,上帝给你留了个好脑子。”他说了自己的请求:“听说史先生有个歌本,借给我看几天,好吗?我只会哼哼《在那遥远的地方》,不会歌词。”我说:“回去就拿来。”我把《在那遥远的地方》中的歌词抄了一遍,夹在书中,熄灯前送到了杨先生的病房。

        病人聚到一起,更多的是闲聊。说一说自己的病情,讲一讲治疗的感受,评论一下大夫护士,特别是人多了,话也多起来,无拘无束,海阔天空。大家在一起,有说有笑,既能互通信息,交流情感,又能减轻忧伤,消除烦恼。通过与大家的交谈,还可以吸取一些经验,找到一些教训,对治疗和康复都有利。我很看重这种活动,一周一次,每次活动都有我。

        从医生那里知道,脑中风后腿脚不灵便,根源在脑上,因此,健脑比什么都重要。健身首先要健脑,只有激活大脑的神经细胞,增强人体指挥部的功能,其他系统、其他器官的运转才能灵活有效。懂得了这一道理,我练起来更有针对性了。为此,我还编了一套体操,全套共6节,每一节都与健脑有关。我每天早晨到楼下,做一遍这种体操,把它当成全天的开始。出院后,还做了一段时间,我管它叫体操疗法。

        第一节,东张西望:双臂高举,甩头望天,双臂随头动,然后看左脚跟,再看右脚跟。主要练头、胫、臂的配合和灵活。

        第二节,双手拍打:站立平稳,用左手拍打右肩,右手拍打左肩,然后再向后拍打,反复多次。主要练大臂和小臂的分解。

        第三节,上下蹲起:两臂平举,两腿站立,一蹲一起,一上一下。主要是练大腿与小腿的分解,促进腿部肌肉的增长。

        第四节,水底捞月:两腿直立,身子向前弯曲,两手在下面对接,上身一起一伏,两手一合一分。主要练上身的平衡和手臂的配合。

        第五节,指尖对接:上身站立,双手各指尖依次相对,再用大拇指指尖依次对其他指尖。主要练手指及指关节的灵活性、柔韧性。

        第六节,正步向前:站立平稳,嘴里喊着“一二一”,正步向前走。主要练站立和平衡,增强骨肌力量。

        全操做下来,总共用20分钟。目的是健脑益身,激活细胞,改善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开头那几天,妻子搀扶着,动作还是不协调、不准确。日子一长,能独立做了,又熟练又规范。对此,我深有感触,还特意写了一首打油诗:

         病床三个月,感悟人生路,健康是根本,平安才有福。

        我写了这首打油诗,改了又改,看了几遍,满意后,又抄在小本子上,还在它的下方工工整整地注上日期:1999年8月2日。我看着自己的“大作”,高兴地乐了起来,心想,写数字都有困难的人,居然也作了诗。我还专门誉在一张纸上,拿去给大夫、护士看。

        对着这首打油诗,我看了又看,沉思良久。茫茫人生,我到底有什么“感悟”?有哪些最具力量的生活准则?想了一会儿,才有了以下的答案:一要适应,不抱怨,相信将来会改变;二要坚持,不放弃,做出自己的努力;三要学习,向上走,自己和自己比,知足就满意。做到这几点,智力可开,体质可强,寿命可长,遇到什么样的风风雨雨都能过去。我上大学时,在北京住了5年(因“文革”毕业延长1年)1968年8月分到河北省一个县的北部山区,在一所中学任教。这所中学在山沟,离县城60多里,整个学校,算上我才有7名教师。学校没有围墙,几间教室都在学校北面,院内有一口井,中间是操场,边上有一块菜地。校长一边看介绍信,一边瞧瞧我的行李,问道:“你的家在哪里?”“家在天津。”“这么远,你怎么来了?”“统一分配。”“这里可艰苦,你不会半路打退堂鼓吧?”“我不怕苦,我能行。”校长对我的回答很满意,他指着一间房子,告诉我:“那是你的宿舍……可以几个人搭伙,也可以自己做饭。要吃茄子,到园子里去摘;要吃葱,就到地里去拔。”这就是我大学毕业后投入社会的第一站。一个是大城市,一个是山沟,两个天地,两种味道。当时,我一点也不清楚这第一站会把我引向何处。针对这种环境,我确定的原则是:学会接受,学会适应,学会忍耐。结果表明,这些原则在我的生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这一段的教学经历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开始。没过几天,我带着学生上山了,一边唱歌,一边摘酸枣。在一个多月内,我利用星期日,走了6个山村,对13名学生进行了家访。后来,我和另外3名教师被县教育局借调,培训全县初中语文、数学教师。在一 年之内,我们骑着自行车,驮着行李卷,住在乡镇的旅馆或大车店,跑遍全县各个角落。我们都很执着,勤奋乐观,有说有笑,工作、生活有滋有味。几十年过去了,从那里获得的财富我没有丢,它对我战胜今天的疾病大有作用。


查找误区挖病根

        前两天,几个人到医院来看我,其中一个人说得很直接:“你得这种病,知道是怎么得的吗?”我听得出这是自问自答,用不着别人讲出答案。他继续说:“你太爱动脑子,自己给自己找活,自己给自己施压,整天又忙又累,谁也受不了。”他看了看同来的人,见他们都点头,更带劲了。“一个人不能老干活,不上油,不能老紧张,也要学会放松,这才叫会工作。”这一番话,让我又一次回想起自己的职业生涯,回想起那些忙忙碌碌的日子。在天津市教育部门工作时,经常去学校。每次到学校,图书馆必去。在那里,可以知道社会在流行哪些书?学生都读什么书?他们都有什么样的思考?另外,它还能促使我多看几本书,多做一些读书笔记,在与学生交流时也有了共同语言。多年来,我给自己规定:写讲话稿是自己的事,不能由别人代劳。为了写讲话稿,有时弄到深夜,一口水都不喝,睡觉时间很少,第二天照常上班。

        后来,职位几次变动,我告诫自己:一个人不能光看权力,不看风险;职责与风险同在,权力越大,责任越大,风险就越大。职务的升迁,面宽了,事多了,属于自己的时间少了。1995年10月,我调到一所大学任副校长,分管保卫工作。第二年秋天,学校连续发生几起被盗事件,我感到压力很大,为尽快破案,我和保卫处人员一同值班巡逻,一同夜间蹲堵,直到此案告破才松口气。自分管保卫工作,我就一直不安心,总怕出事,有时半夜起来到学校,看看学生宿舍,查查夜间值班情况,哪怕是与值班人员说几句话也觉得踏实。1999年春天,我调到另一所大学担任校长。到新岗位,我连续几个夜晚没回家,在学校检查夜间教室,甚至连楼道的灯有多少盏不亮的我都记下。学生告诉我,有些灯,半年不亮了,只好摸着黑上下楼。没过多久,学校召开中层干部会,我先问大家:楼道不亮的灯,有多长时间了?见没人回答,我才讲出答案。我还讲了别的问题,提出学校各处室的工作基点,是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不能光坐办公室,也要沉下去。这些话还挺管事,第二天,楼道的灯全亮了。我来学校时,正赶上向上级打申请报告。这个报告很重要,它关系到学校的发展。报告涉及到社会需求、师资力量、设备条件等,我和副校长带着办公室人员,利用星期天写这份报告,这名副校长在学校呆的时间长,知道的情况比我多,所以,我写好一张,就递过去,他看后再打印。从结构、段落、谴词到标点,我改了又改,直到下午一点。我这么做,不是不相信别人,完全是一种习惯,觉得这样才踏实。

        这么干,就必然会得病吗?不一定,可能还有别的原因。很多人都是这么干的,但人家没事,唯独我病了,肯定有个人原因。我仔细回忆了个人的职业生涯,想了想对一些问题的思考,发现在思想深处连一些最基本的问题都没搞清楚,产生了那么多误区。

        误区之一:将身体与工作对立起来。二者本来是一致的,有健康的身体,才会有出色的工作。身体都不行了,何谈工作呢!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却认为身体是个人的,是“私”;工作是大家的,是“公”。只能顾一头,二者不可兼得。

        误区之二:把身体放在从属位置。身体本来是基础,是财富,我却把工作放在第一位,身体看作是第二位,身体必须服从工作,还跟别人说,一定要主次分明,分出轻重缓急。

        误区之三:认为工作业绩是升迁的资本。我认为决定一个人的升迁是工作成绩,这是真正的竞争力。身体的健康情况,只要能说得过去就行,升迁时也不查不问,只在“身体状况”一栏中,写上“健康”或“良好”就能通过。提了职,升了官,“水涨船高”,环境变了,再注意身体也不晚。

        误区之四:觉得自己的身体很健康。一直觉得自己的身体挺好,没有任何毛病,将来也不会有事。参加工作31年中,我只体检了一次,还对体检结论置之不理,对这种警告毫不介意,没有采取任何预防措施。后来,单位多次组织体检,我都因工作忙未能参加。主要原因是觉得自己的身体健康,用不着定期体检。

        误区之五:认为保健是老年人的事。保健本应体现在人的一生中,我却把保健当作阶段性任务。认为人老了,时间充裕了,多想想如何保健,多思考一下如何长寿,这是老年人特有的心态,也完全符合情理。

        这些误区颠倒了身体与工作的关系,分辨不清什么是基础,什么是资本,什么是真正的竞争力,结果是只看重表象,忽视了根本。经常在这些误区中游动,天长日久,能有好结果吗?能不得病吗?

        我从总的方面查找了自己的误区。大夫听了大加赞赏,说这是挖了病根,建议今后再分别找一找在饮食、吸烟、锻炼、预防上的误区,全都亮出来,不怕丑,不畏疼,从根上医治。我按照大夫的要求,继续查找了上述几个方面的具体误区,发现正是这些误区把自己一步步带到了疾病的深渊,摆脱这些误区的束缚,正是从根本上铲除疾病的诱因,实现积极有效的预防。

       我在饮食方面有四个误区

       误区一:吃得越多,营养越充足

        我不知道自己身体的营养状况,不知道什么是营养失衡,更不知道哪种食物产生哪种营养素,自认为吃得越多,营养越充足,油量越大,脂肪越高,稀少名贵的东西越有营养。我一顿饭吃四五个炒鸡蛋,早饭吃一二个咸鸭蛋、三四根油条。这样吃,油盐过多的问题必然突出。国家规定每人每天摄入的食盐量不超过6克,现在平均量为13克;食用油(脂肪)的摄入量为25克,现在平均为47克。我可能是平均值的几倍,也就是说,我早就埋下了疾病的隐患。

        误区二:能吃表明身体健康

        长期以来,我认为能吃说明身体健康,相反,要是不能吃,说明身体有问题了。本着这样的逻辑,我顿顿饭都尽量多吃,特别是在外面就餐时,就更放开了,有了饱的感觉才放下筷子,还要说一句:“酒足饭饱”。此时,再加上别人一捧,说你“能吃,口壮,身体太健康了”,就更觉得坦然了。过去,也听别人说过“寿命是从嘴里省出来的”,听到这话我不解其意,也不以为然,现在重新一学,才知道这话千真万确,很有道理。现代研究证明,“少吃些”可以把内脏和血管多余的“脂肪”驱散,可以降低多种疾病的发病率。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人都在响应饮食上的运动,用“少吃些”来延年益寿。

        误区三:能吃才能干

        古语说“人是铁饭是钢”,这个道理是说能吃是前提,吃饱了才有精神,有劲头,有力量。自认为个人的工作又多又累,更需要多吃,即便是遇到难关也能熬过去。我的目标不光是会吃、不是饭桶,而是既能吃又能干,吃得饱干得欢。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一日三餐顿顿注意。多亏了这种“努力”,终于吃到今天这种情况,才57岁就病倒了,到新单位60天就退出了舞台。

        误区四:控制饭量是胖人的事

        有肥胖症状的人减少饭量是正常现象,应该少吃些。不然,就会越胖越吃,越吃越胖,失去控制,形成疾病的诱因,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可我用不着控制饭量,个人的体重常年保持在110斤,是典型的瘦人。对我来说,只有营养缺乏,不会有营养过剩,怎么吃都不会超标,也不必为减少饭量操心。

        营养师说得对,好多病都是吃出来的,日积月累,形成了今天的大病,关键是一些人没有科学的营养知识,整天让误区牵着转来转去。

        我在吸烟方面有三个误区

        许多人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它不仅可导致肺癌,还是心脑血管疾病和其他疾病的诱发因素。大夫还特别告诉我,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烟草依赖列入疾病范畴,属精神疾病。吸烟者与不吸烟者相比,平均早死约10年。我也早就知道吸烟是百弊无一利,可就是改不了,一直吸到得病的上午。我反问自己:为什么明知道吸烟不好还要这么“坚持”?为什么几次戒烟都没成功?为什么会形成30年的吸烟史?答案集中到一点,那就是吸烟认识上的误区。长时间内,我被这些误区左右着,换了几个单位,但都是带着这些误区跳来跳去,跳了半天也没跳出这些误区。

        误区一:吸烟是个人的好恶

       我把吸烟当成是个人的爱好,无碍大局,不必大惊小怪,也用不着别人的帮助和干预。谁不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这么多人还不是照样吸吗?吸烟人群无处不见,香烟仍作为一种礼品送来送去。人家吸了一辈子都没事,就你有事?这种从众心理和侥幸心理汇合在一起,让我吸烟的瘾头更足了,足足吸了30年。

        误区二:吸烟可以提神

        吸烟的事我做主。吸着吸着就没这种气魄了,当了烟的俘虏,染上了烟瘾,有了依赖性。写材料前,先把“老三样”放在眼前:一支笔、一杯茶、一盒烟。如果写到深夜,脑子发迟,手臂无力,两眼打架,觉得此时唯有吸烟能打气提神。最难受的是没烟抽,又没处去买,急得打转转,一个字也写不下去了。

       误区三:我有控制吸烟的能力

        过分相信自己的控制能力,认为我戒烟不用费劲,用不着外界帮忙,说戒就戒,我说了算。七次戒烟的经历告诉我,别说大话,戒烟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我戒烟时,还编了一曲戒烟歌,建立了一套戒烟理论,但于事无补,七次戒烟,七次失败。在烟的面前,显得自己的控制能力是那样苍白无力。

     我在运动方面有三个误区

        我从小就喜欢运动。上小学时,多次代表学校参加乒乓球比赛;上初中时,在全校召开的田径运动会上拿过初中组的铅球第一名、垒球第二名;上高中时,获得全学校乒乓球亚军。后来,又学会了羽毛球、网球、游泳、滑冰、围棋。我把游泳作为晨练项目,每天6点下水,游1000米,天天如此,坚持了8年,得病的那天早晨我照常如数游了。像我这种人,查找一下在健身上的误区,与人与己都有好处,让身体锻炼更为科学、合理和有效。

      误区一:活动就有好处

        人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这就是劝人们动起来,动就能延年益寿。至于从事什么样的活动、采取什么方式以及如何适合自己的身体,我从来没想过,也不知道这其中的奥妙。比如,我每天早晨饿着肚子游泳的事,已经有8年的历史了,但从没想过它的毛病。早晨5点多到游泳馆,先在健身房练一气,再下水游40分钟,然后直接去单位上班,常常饿一个上午。如此练下去,必然会有下列问题:经过一夜的消耗,身体还有多少热量?游泳所需的能量谁来提供?这种锻炼对身体健康起到什么作用?

     误区二:强度越大,效果越好

        自认为锻炼的时间越长、强度越大,对健康越有利。无论是力量训练,还是柔韧训练,都尽力做到全身出汗,打球时更是大汗淋漓,觉得这样才能达到健身效果。长期这么练,不但全身失去的水分得不到及时补充,达不到健身目的,还会导致一些运动伤害。正确的锻炼应当是适量,最好每周3至4次,每次30分钟左右中等强度的有氧锻炼,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有益身心健康。

     误区三:咬着牙也要坚持

        对自己喜欢的运动咬着牙坚持下去,我认为值得,值得为此付出。为此,我还有句誓言:只要不瘫在床上,就要坚持下去。我从小就喜欢游泳,差不多一有机会就游。出差时,也要带上游泳裤衩、游泳帽及游泳眼镜。前些年,早晨游1000米,只歇一次,不觉累,轻松自如。得病的前几个月,游50米就喘大气,感觉浑身乏力,歇一会儿才行。按说,针对这种情况需要立即停下来,起码是自我调整游泳的强度,减少游泳数量。我却咬着牙硬撑着游够数才上岸。这种“坚持”只会损害身体,造成大病,带来终生痛苦。

        大夫对我说,人的疾病可能会在一时发生,但绝不是一时形成的,都有个积累过程,一点点积存,一旦遇上诱因,就全面爆发了。我明白,这些话是在告诉我,人的健康或疾病都必须提前维护,都必须重视预防。未雨绸缪,及时采取防范措施,是明智之举,是负责任的表现。过去,我和这种观点正好相反,不仅没有防备疾病发生的措施,还一味地嘲讽和敷衍,认为这是没病找病,自己吓唬自己,为未来做不必要的担心。

     我在预防方面有三个误区

     误区一:预防处于从属地位

        工作与预防本来是一致的,是统一,身体是工作的基础,健康是身体的标准。我却把工作与预防看出是从属关系,认为工作是第一位的,预防是第二位的。二者有主有次,有先有后,觉得预防可多可少,能急能缓。在这种认识下,再加上“预防无用论”的毒害,预防被忽视了,很少关注。我工作后的三十年内只体检了一次,而且对体检结论又是听之任之,毫不在乎,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正是误区阴影笼罩的结果。

     误区二:不用为未来操心

        未来变幻无常,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对未来的疾病,既无法预测,也无法防备,因为谁也不知道自己将来会得什么病,只能走一步算一步,走到哪算哪。预防疾病,只是人们的良好愿望,但没有具体目标,缺乏针对性,只能泛泛预防,弄不好还要自讨苦吃,整日忧心忡忡,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做。这种为未来的担心是没必要的,人们的一切努力都于事无补,因为人们无法避免未来疾病的痛苦,世上还没人能摆脱疾病的折磨。不是因为我悲观失望,而是认识上的误区让我这么想的。

     误区三:锻炼就是预防

        锻炼与预防本来是两种行为体系,各有自己的功能和特点,不能做简单的类比,更不能相互替代。我却是另外一种认识,认为锻炼就是预防,锻炼是预防最有效的手段。为此,还产生过一种自满感,觉得自己一向重视预防:上中学的6年,我周周打乒乓球,从未间断;上大学时,夏天游泳,冬天滑冰;病前的8年,我天天坚持早晨游1000米。这种自我满足和在多方面形成的误区,忽视了其他预防,给自己的未来带来了灾难。

        我在饮食、吸烟、锻炼、预防四个方面,查找了自己认识上的偏差和错误,目的是想告诉人们,我的病都和这些误区有关,是它们造成了今天的痛苦。一定要重视预防,千万别等灾难来临之际再去努力,那不光是滞后,而是为时已晚,留给人们的只有后悔。要及早查找自己的误区,纠正错误,排除障碍,摒弃不良习性,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健康打下牢固的基础。拯救个人健康的是自己,自己是自己身体的主宰者。我们要像乐队的指挥那样,让身体的各个器官都按着同一个曲调,朝着健康的目标,奏出和谐的乐章。

        我查找了这么多误区,有总体的,也有分项的。不是我有这种瘾,而觉得身为病人,讲一讲亲身感受,表达一下个人的苦心,也是应该的,有点义不容辞。这些话又是发自内心,坦陈而出,即便讲不出什么道理,别人也会理解,因为唯一的目的是盼望大家能找出病源,提早预防,拥有健康。


经验教训都借鉴

        九月初的一天,上级部门派人来看望。他们询问我的病情、治疗及康复情况,见我恢复得这么好,直挑大拇指,对我妻子说:“多亏了你,能有今天,多一半的功劳归你。”我看看周围,见没有别人,郑重地说:“我得了这种病,一时半会治不好,就是治好了,校长也干不成了......我有个请求,请领导早日给学校另派校长,越快越好。”“我们这次来,就是专门来看望......没有别的意思,你提的事,等一段再说吧。”等他们说完,我接着又讲:“这是口头申请,需要文字的也可以。”他们见我很诚恳,答应回去后再商量一下。我这么说不是客套,也不是一时冲动,这是内心的真实想法。这几天,我一直在想,干就好好干,干就干好,不能干了也别赖着,别耽误事。本来到一个新单位,有很好的打算,没想到,刚开了头,才干了两个月就病倒了。面对疾病,我只能做这样的选择。这种勇气,有一些是来自病友的启示,他们帮助我认识到这种病的厉害,他们的教训告诉我:得了这种病,甭想保持原貌。

        有个病友,60来岁,是单位的头头。他最怕别人知道自己得了中风,总说是“急性肠炎”。他自己打不了电话,就让老伴打电话叫副手来汇报工作。副手走后,老伴再也忍不住了,对他说:“听,你都听不了,时间一长,你受不了,说起话来颠三倒四,我都替你害臊……这是病房,不是办公室,下次,你个人打电话吧!”他依然如故,对单位的事放心不下,还时常让副手、中层来他这里汇报。他问我:“老史,再有几个月你能上班?”我回答:“这种病要跟随我很长时间,就是上班也干不了事。”他有几分惋惜:“看来,你的椅子要让给别人了。”我点点头。他没再说别的,就走了。

        另一个病友在单位的办公室工作,他出院不久就回到岗位上。这项工作,使他经常看文件,写材料,收集信息,跑上跑下,有时忙到很晚才回家。这种过度紧张和过分劳累,致使疾病复发,再上班都不可能了。

        我还有个病友,出院后连得“三喜”:一喜是上班后去香港、澳门转了一圈;二喜是单位分给他一套住房;三喜是孩子考上了大学。他十分激动,高兴地多次讲:“我是三喜临门。”自认为已经病愈,又不吃药,也不锻炼,毫不介意。大悲大喜,情绪忽高忽低,致使他上班不到半年,又回到了医院。

        这些事例再一次表明,我的选择是对的,我只能作出这种的决定。

        过了些日子,医生告诉我可以出院了。临走前,我在楼道走了一趟,与病友道别,向大夫、护士致谢,心里还一种依依不舍的感觉。是啊,我在这里毕竟住了三个多月,病后的许多事情是从这里开始的,从这里起步:第一次使用筷子,第一次下楼梯,第一次在众人面前朗诵……想到这些,对走好今后的路又多了几份自信力,争取康复的念头显得如此强烈。

        生病后,我在两个医院住了五个月,这五个月,日日夜夜同病魔较量,虽然很痛苦,很艰辛,但回想起来,觉得有滋有味,有一种步步上升的感觉:一个月,下地走路;两个月,甩掉轮椅;三个月,上下楼梯;四个月,围着住院大楼走圈;五个月,基本痊愈。

        离开医院之时,说说这一段的体会,目的是让人们提高警觉,减少悲剧。

        其一,早发现、早送医院、早诊治。

        普通人要想能做到“早发现”,就要有一些中风的常识。见到患者突然觉得头痛、恶心、呕吐、一侧肢体麻木、口角歪斜、言语不清等症状,立即作出反应,与中风联系起来,哪怕是产生高度怀疑都行,尽快送医院救治,即使在半夜,也不能拖,赶紧送去急诊。专家告诉人们:争取在3个小时内将病人送到医院,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挽救大脑、挽救生命。

        我的邻居也得了这种病,上午发病,下午才送到医院。原因是老伴一见这种症状吓傻了,慌了手脚,想不出主意,只好给兄弟姐妹打电话,整个上午是电话铃声,人来人往,等人到齐了,又是一番讨论。有的说躺一会儿就好了,有一阵就能过去;有的说针灸、贴膏药,几天就能恢复原样;有的说做一次全面检查,找出病因再治。你一言,我一语,讨论了半天,下午才把病人送到医院,加重了病情,延误了救治时间。我的体会,这里说的“三早”,就是抢时间、争速度、抓机会,它对保全性命和康复十分重要。

        其二,早按摩、早下床、早活动。

        这里说的“早”,是指过了急性发作期,条件允许,医生又同意。有的人就愿意躺着,能动而不动,自己葬送了康复的最佳时机。我有个同事也得了这种病,症状较轻,思维、语言、表情都没受影响,医生几次跟他讲,危险期已经过去,可以动一动、练一练,别人也劝他多下床活动。但他总是说:“这个问题,我还没考虑好,容我再想一想。”他这“一想”就是两个月,他在医院里足足躺了两个月,回家后又接着躺。结果是关节僵硬,肢体变形,四肢疼痛。两年后,我再见到他时一怔,想不到他变成另一付模样:说话慢多了,一个字一个字吐,嘴角还流着口水;一只眼睛变小了,看不见眼球,只见一条缝;手里还拄上拐杖,是四个爪着地;手蜷蜷着,手臂紧贴在胸前,走一步一哆嗦,走一段歇一会儿。据他老伴讲,出院不到一年犯了两次,一次不如一次。他当初不练,主要是怕疼,怕别人笑话,他老伴直叹气,摊了摊双手:“现在不怕疼,不怕人家笑话,也晚了,不行了。”

        其三,少忧愁、多乐观、求平和。

        得了中风,就怕自暴自弃,觉得天塌地陷,一切都完了,自己给自己宣判。一个人不能让疾病左右,不能得了病就悲伤、忧愁,整天生活在疾病的阴影中。有个病友,一天到晚愁眉不展,总是低着头,阴沉着脸,唉声叹气,谁劝也不管用,不是摇头,就是摆手,再劝就跟你急,嚷得别的病房都能听到。家人带他到楼下,想活动活动,可他一屁股坐在台阶上,一动不动,忧愁、悲伤、急噪,致使病情加重,还在医院,就复发了。

        医生对我讲,病既然来了,我们只能接受,坦然面对,少一些忧愁,多一点乐观,对治疗对康复都有好处。有了这种心态,病人可以仔细想一想得病的原因,听一听如何积极配合,看一看别人是怎么康复的。不然的话,整天消极悲观,只会使病情加重,甚至会带来别的烦恼。这些话,在我生活中起了重要作用,它帮我选择一种乐观、平和的心态,对待疾病,对待各种挫折。

        其四,因“病”而异,为我所用,坚持下去。

         都是脑中风,但病情不同,症状各异,病人的康复锻炼自然会千差万别,各式各样。病人既不可自作主张,也不可照搬照抄,要听医生的建议,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我体会康复锻炼的欲望越强烈,这里的环境,现有的条件越能充分利用。我把病房、走廊、楼梯、楼下空地,当成了活动场所,把床铺、桌子、椅子、门框、暖气,当成了锻炼器材。还美其名曰:这叫能讲究,也能将就。这种康复锻炼是个漫长的过程,有些要伴随人的后半生。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坚持下去,对康复大有好处。有4个病友,他们的康复锻炼,是大家公认的样板。他们的锻炼准时准点,各有一套,效果也很好,功能恢复了,有的还能跑步。可惜,他们中的多数都没能坚持下来,原有的成果消退了,有的还倒退了,只有一人坚持得好,天天练,出院后仍然照常活动,现已能骑自行车上班了。

        其五,查找病因,有次有主,防止反复。

        有人说,脑中风是先天的,有遗传基因,怎么预防都白费。果真如此吗?医学研究表明,脑中风与遗传基因有一定关系,但并不是有了基因就一定会得中风。这种病,主要是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后天的因素起决定作用。得不得脑中风,关键在自己,我对这一点感触颇深。我上几辈都没有得中风的,但我却得了。我得这种病,都是不良生活方式闹的,是这些毛病惹的祸。纠正错误,铲除病根,是治疗疾病的关键一步。我在膳食结构、油脂和盐糖的摄入量、饮水、吸烟、体育锻炼等方面,都有毛病。这些坏习性,我生病后,一个个都改掉了,还用一套新的方式来代替它。

        中风后容易反复发作,但并不像有些人说的那样,反复是中风的必然,防不胜防,它是早晚的事。同事告诉我,他母亲得了中风,7年了没反复过,他说母亲在生活上格外介意,连喝水都有数量,她常说,一个人不能被同一块石头摔倒两次。防止反复完全可能,许多人提供了这方面的经验,只要结合自身情况,认真实践就行。

        最近,专家告诉人们:四分之一的老年中风患者两年内复发,中风后预防再次复发十分重要,二级预防得当,可以减少中风的复发率,甚至能降低四分之三。对这件事我有亲身体会,完全可以佐证。我从出院后的第一天起,就把这种二级预防当作自己的主要任务,从控制血脂、血粘度、胆固醇,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当锻炼,活动安排,作息时间等等都围绕着同一侧重点——防止复发。


汲取能量增信心

        住院5个月,终于盼到了出院这一天。出院时,正赶上天津第二届老年书画大赛。妻子很兴奋,赶紧送去自己的绘画作品参赛。回来后,我竖起大拇指对她说:“这个时候还有这种心思,叫人佩服,说明你兴趣不减、希望还在。”妻子不好意思说:“应该这样,不管到什么时候,都要有兴趣,有追求。”

        没过多久,评选有了结果,妻子送去的绘画被选上了,发了证书,给了奖品,妻子格外高兴,还在自己的获奖作品前摄影留念。

        后来,妻子又给自己加码,每周两次去老年大学钢琴班上课。她坚持了四年的学习,毕业时,老师对她的评语:聪明刻苦,勤奋好学,以顽强的拼搏精神,圆满完成了学业。通过四年的学习,现在懂乐理,会识谱,能弹琴,可以独立演奏十几首中外名曲,是班上进步最快的一名学生。

        正如老师的评价,这四年她付出了不少辛劳。她对钢琴,没有一点基础,一切都要从头学起。记得那些日子,她常常是凌晨三四点起床,用自己的手指当五条线,比比划划,嘴里还不停地念叨“上线、下间”。放学回家里,她马上坐在钢琴前,打开上课笔记本,反复练,反复背。

        我不光从妻子那里汲取能量,还从别人那里获取营养。我家住在师范大学家属院儿,这里住的全是本校的教职工,彼此很熟悉。出院后第三天早晨,我和妻子正在操场垒木前锻炼,田老师看见了,立刻跑过来,她站在我面前,上下打量了一番,嘴里还说“很好,很好”,回头又对妻子讲,你立了大功,应该得个大红花,戴个大勋章。说完,她自己也笑了,很快,她收起笑容,告诉我们,她也得过中风,住院一个月,出院后,觉得没脸见人,不敢出门,在家里憋了半个月。后来又一想,怕什么,病了也是老师,练好了仍然可以上讲台。想通了,胆大了,劲也来了,也愿意出门了。现在,每天早晨都围着操场走圈,回到家也不闲着,除了干家务之外,就是活动筋骨,伸腿、扒脚尖、站墙根、做俯卧撑。这么折腾,还真管事,54岁得病,到今天已有7年了,没反复过,一年比一年好,除了没有从前那么灵活以外,什么后遗症也没留下。

        另一天的早晨,我在操场走圈时,碰上了白老师。他很热情,陪我走了两圈,我们边走边聊。说着说着,他突然降低了语调,小声告诉我,他要送给我一件当前最需要的东西。我道了声“谢谢”,就分手了。

        白老师走后,我告诉妻子,他也得过中风,恢复得很好,没留下任何痕迹。白老师爱动脑子,肯思索,有见解,又喜欢帮别人,很受学生的欢迎。

        当天吃晚饭时,白老师来到我家。刚进门,他就把手里的资料递给我,说这不是什么礼物,只是个人的一点心意,写的全是自己中风后一些感受,不一定对,供你参考,也许对你有好处。白老师放下东西,连口水也没喝,就走了。

        白老师送来的是他自己写的材料,打印地整整齐齐,装订地漂亮,活像一本书。封面的书名是《七个怎么办》,副标题是“怎样预防中风”,里边的目录是:怎么服药,怎么吃饭、怎么锻炼、怎么作息、怎么查体、怎么改掉坏习惯、怎么控制个人情绪,涉及到7个方面,供51条。

        妻子看了以后赞不绝口,视为珍贵的礼物。还说,这里有悲伤,有忠告,有期盼,寄托着一个中风病人的良苦用心,又实际又实用,有特别的意义。说完这些话,她从沙发上站了起来,走到我面前坚定地说:“他们就是样板,就是标兵,向他们看齐,准能赢!”我也很激动,不由地举起右手,像宣誓那样大声说:“以他们为榜样,坚持苦练,力争早日康复!”

        我如此郑重,这不是故作姿态,也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发自内心。因为想到他们,我就觉得前有标杆,后有支撑,又稳定又可靠,有信心获得康复路上的美好希望。


众人帮我情谊深

        我家在天津师范大学北院的家属区。出院后没多日子,妻子让我上街转一转,说这叫“融入社会”。我再三推托,小声嘟嚷:“再等几天吧,现在这个样子,要是碰上熟人,多不好意思……”妻子看出了我的心思,她进一步劝我:“碰上熟人有什么不好意思,吃五谷杂粮哪有不得病呀,得了病怕什么,病倒了,再站起来,仍然是个人物。”她说得很坚决,我再也不能找别的借口了。

       一上街才知道,走路还有那么多障碍。其一,不能边走边说。走路时,只能专心,低着头,不能抬头看天,更不能边走边跟人说话。其二,胆小。前边有小水坑、小砖头,也要思索一下,问自己能不能过去,为了稳妥,宁可绕着走。没想到,走路也要打提前量,及早进行设计。其三,怕见熟人。一看见熟人就紧张,脚发沉、腿发僵,连脚步都迈不开了。也巧,在超市的门口遇上了同事老李。他握着我的手,上下打量。“想不到,你能恢复到这个样子,真让人高兴。我到医院看你时,你只能躺着,一动不动,现在都能上街了。”他又看了看我,接着说:“咱们一块回去吧。”我告诉他,我还要到超市买点东西,他还是执意不走。“我在门口等你们,咱们一块回家。”妻子知道我的心思,接着说:“您先走吧,我们还要在里边转一转。”妻子这么一讲,老李才走。我在原地站了一会儿,见他走远了,我才迈开脚步。从刚才的行动中我意识到,我走路时还有一个毛病:越走不好就越有人看,越有人看就越走不好。

        我明白,面对这些毛病,最大的危险就是姑息迁就,觉得自己无能为力,只得听“病”由命,任其左右。妻子开导我:“只要苦练,这些毛病都能克服。练到没人注意了,说明你的走路正常了。”走路也需要学,也需要练,也有目标。我把这种练习当作任务,围着操场走圈。每天都有记录,过一周一统计,比较一下,跟前一段有什么变化。我有意识接近熟人,凑过去跟他们聊天。走圈时,主动跟别人打招呼。谁也不知道,我这么做是在锻炼自己,是为了实现那个“宏大”的目标。

        网球场在操场的东面,南北长80米,东西宽20米,水泥地面,边上放着几条长凳,四周有铁丝网围着。整个场地只有我和妻子。她在前边做示范,我在后边学,真叫亦步亦趋,一会走圈,一会正步走,一会又学滑冰。有时,我看见远处的人在向这边看,他们向我摆摆手,有的树起大拇指。每逢见到这种情景,我内心充满喜悦。我对妻子说:“他们都认识我,都在鼓励我。”走累了,我就坐长凳上歇一会儿。妻子在一旁边说边做动作,她指出,我走圈时,毛病就在脚尖向里抠着;走正步时,脚面不直;学滑冰时,只要身子一低,还是站不稳。矫正这些毛病很难很慢,有时见到自己还是老样子,真有点心灰意冷,但又一想,这种病不进则退,只有练下去,才会有康复的可能。我针对自己的毛病一点点矫正后,反复练习,直到看见一些成效才止步。

        一天上午,我正在操场走圈,妻子拿来两样东西,一个是排球,一个是跳绳,她让我练习三个动作:拍球、接发球和越过障碍。拍球谁都会,可对我就不那么容易了,出手不是早就是晚,不是拍不上就是用力过大,一次只能拍四五下。妻子很有耐心,劝我不要着急。“第一天你就能这么拍,真不简单,三练九熟,日子一长,你准能多拍。”她的话挺灵验,没过一个月,我一次能拍二十多下了。接发球的要领在于根据对方的位置,决定自己的用力大小和出球速度。这些要领,我满清楚,就是办不到,扔的球不是过了头,就是太近,对方无法接到。对方投过来,我又接不住,只好烦妻子把球拣回来。过了一会儿,她把跳绳放在地上,让我迈过去,说这叫跨“障碍”。她见我一气迈了十几次,丝毫没费劲,又拣来两个小砖头,一边放一个,把跳绳放在上面,让我再迈过去。我提了提上身,运了运气,大胆朝前方走去。

        星期天的下午,表弟陪我出去走一走。他顺手拿上一个板凳,说走累了就坐一会儿。我想,出门带板凳,别人一看准知道此人不正常。我告诉他,拿着垫子就行了,我拿了一个小包,装垫子用。我换了一件新上衣,愉快地走出家门。

        开头,表弟跟在我后边走,走了一段,我让表弟在一旁走,试图跟他一边走路,一边闲扯,但走了几步就不行了,顾东顾不了西,顾天顾不了地,要想说话就得停下来,等说完了再走,走走停停,又停又走。表弟还以为我这是一种走路习惯,后来又一想,也可能是累的,歇一会儿就好了。他掏出垫子,放在路边,让我坐一会儿。我把实情告诉了他,他也笑了。他收起垫子,我们继续朝前走,不知不觉,到了天津大学的东大门。我已经走了一里多路,对我说来这已经是“长途跋涉”。校门在卫津路的西侧,中间有条小河,里面是操场。学生们正在踢足球,还有打篮球的,有练田径的,有跑有跳,生气勃勃。虽然已到深秋,但这里却是一片欢腾,一派生机。我看呆了,望着操场上的学生,不由地想到了自己的当前和未来,生出一种别样的滋味。表弟猜出了我的心思,他凑到跟前,小声说:“等你恢复好了,跟他们一样,照样能打乒乓球、打网球,照样还游泳……”我知道,他这是在鼓励我,在描绘一幅令人宽慰的远景。不虚此行,从学生身上,我又多了几丝对未来的希望。想到这些,觉得浑身有劲,回家的路,我们走得更快了。

        我独自一人出门是在第二年的一月初。那天下午,天气挺好,我睡过午觉就离开家里。一出门向右拐,朝着卫津路的方向走去,这里车少,人少,很难遇上熟人。过去,我一上街就跟着人,像有了靠山,心里踏实,浑身放松。现在,我独自一人走在街上,像是缺了主心骨,全身紧张,格外小心,生怕被车碰着,走了十多分钟就到卫津路了。对过是一家大商店,专卖家具,我很想进去转转。但被一条大道挡住了去路,如何过马路的事成了难题,我为此事发愁了。这是一个丁字路口,没有红绿灯,只有人行横道线,两边的车辆像流水一样,又多又快。我走了几步,又一想,自己走得太慢又不稳当,万一刚到马路中间,车就来了……我赶紧退了回来,又站到原地。站在边道上的小伙子看了满眼,他问我:“老先生,是想过去吗?”我不好意思地点点头。“那好,咱们一块过去。”小伙子说着就扶起我的右臂。

        我过了马路,就进了商场。这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沙发、书柜、床铺、桌子。我围着家具转了一圈,坐在专供顾客的椅子上,一边望着满屋的商品,一边想着回去的事:怎么过马路?我敢说,整个商场找不到第二个人想这种问题,更没有人为此事发愁。可我不行,此时此刻,回去的事成了我集中思索的大事,但又一想,设计再多也没用,车到山前必有路。我走出商店,站到边道上,可巧,又碰上了老李。他很亲热,一见面就问我练得怎样,又提出怎么没人跟着。我告诉他,是我自己要这么干的,是第一次独自上街。“咱们一块回去吧。”他的话正合我意,顿时觉得胆子大了,腿脚轻松了。他一直把我送到门口才回去。

        回到家里,我告诉妻子我看到许多新式家具。她听了以后,又喜悦又担心。“你真不简单……不白练,下了功夫就有收获。”并一再嘱咐:“正常人过马路都要格外小心,你更要加倍注意。千万别着急,看看两边的车辆,等一等再过……”我示意明白了她的意思,她这才停住。我独自一人坐在中厅,想了很多很多,回忆了病后的经历,看到这么多人都在帮助我,有老的有小的,有认识的有不认识的,他们是那么热情和周到。这一切对我都是一种安慰、一种鼓舞,形成了我最大的感受:我病了,但我很幸福。

        出院后不久,我便开始了买彩票的生涯。第一次买彩票时,碰到的小难题,里边的小故事,往我流下了永久的记忆。

        发行彩票的那天我早早就出了门,出门前还告诉家人此次出门的目的、路线和时间。卖彩票的在一家商店内,紧靠大门,一张桌子,一台电脑,有三五个在排队买,速度很快。我想上前去买,只是,还要上五个台阶。这些台阶真成了“障碍”,我在门口转了两圈也没能上去,只好摇了摇头,回到家里。妻子见我回来这么快,还挺高兴,她问我:“买了吗?”“买了。”我拍了拍口袋。知道这是在撒谎,有些不安。过了一会儿,我对妻子说再出去一趟,还美其曰,这叫“反复练习”。不是我如此积极主动,完全是彩票催的,我必须买到手。我第二次来到卖彩票的跟前,心想,这回无论如何也不能空手而归了。我试了试,还是上不去。这时,一个小男孩正要进去,我急中生智,把钱和号码赶紧递过去,烦小孩替我买。这个法还真灵,一会儿,小孩就把体育彩票交给了我。我把彩票放在口袋,径直回到家里。我坐沙发上,对着第一期的体育彩票看了又看,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只有我知道,这笑声不是在为这些彩票叫好,而是在为买这些彩票的曲折和艰难。妻子过来看了看彩票,她也笑出声来,还说这些号码不错,挺吉祥。我自豪的是从第一期就买了,一直买下去,说不定哪一天能中大奖。这种自信,鼓舞着我对彩票的钟爱。

        一放寒假,整个校园一片寂静。这种日子我练得更来劲了,人少了,场地、器材富余了,怎么练都不干扰别人。学校的一位体育老师,今天帮我来练登台阶。他上大学时学过一些医学,有一些康复训练的常识和技巧。他告诉我,他哥哥也得过这种病,一见台阶就发怵,有人扶着才能上去。现在练得像走平地一样,又快又稳。

        我们走到图书馆大楼,这里有几个台阶,很适合练习。台阶不像楼梯,没有支柱,没有扶手,光秃秃的,什么也没有,借不上力。他真用心,不仅制定了详细的教案,还特意准备了一条绳子。他把绳子的一头栓在大门上,另一头栓在树杈上。他一边做示范,一边讲解:“正常人是一步一个台阶,病人是两步一个台阶,先迈步上到第一个台阶,另一只脚再跟过去,两个脚站在同一个台阶,站稳了再上另一个台阶。下来时,也是这样。”他让我抬起头,眼睛看前,放开胆量,迈步向上。开头,我扶着绳子,上来下去多次练习。后来,我甩掉了绳子,也不用别人保护,练习独立上下台阶。休息时,他又讲起哥哥的事。哥哥是一家公司的干部,50岁刚过就病倒了。最初也是极度悲观,觉得未来没有一丝希望,不愿出门,不愿见人,整天躺在床上。一家人都劝他,这样下去只能自毁前程,只有正视现实,只有练才能争取好的结果。哥哥下床,迈出了头一步,一家人都替他高兴。现在,他上街走路,有时一天两次,上午走了下午又走,天天如此。有时,看见哥哥提着满满一壶水,一瘸一拐,歪歪斜斜,走一道洒一道,到屋里还剩下半壶,他和哥哥住在同一个院,看得一清二楚,但谁也不笑。现在,他跟正常人一样看书写字,上街采购,打扫房间,一切都那么自如。我明白,他这番讲话是在给我打气,鼓励我只要下功夫,再高的台阶也能上去。听完了他的讲述,我更有劲了。就这么几个台阶练了足足一小时,上下有一百次。由此想到,人生正像这些台阶,也是上上下下,有起伏,有高峰也有低谷。眼前的台阶需要练,是个考验;人生的台阶也需要磨练,是更大的考验。

        一场大雪把操场、房屋、树木都染上了白色。人们估计,操场上的雪一周才能融化。这就是说,一周后我才能进操场练习。出院后,大夫反复叮嘱: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也要坚持下去,千万别半途而废。他的话让我康复的愿望更强烈了,天气再不好,也不能闲着。我一边向外走一边合计,外边不能练,就到屋里去练。

        操场上盖着一层厚厚的积雪,冷冷清清,空无一人。进了操场我才发现,有人已经扫出了一条小道。王师傅走出屋门,迎着我问:“够用吗?”他指了指清扫出的小路:“要是不够用,我再扫点儿。”我连连点头,表示感谢。王师傅是学校的一名临时校工,50多岁,很少说话,干活挺认真,一天到晚不闲着。他负责操场、网球场、健身房的卫生。扫出的小道是东西向,有一百米长,足够几个人来回走。我走一趟,就暗暗记个数,一直记到十五才停下来。

        健身房在学校的东边,几间平房,有拉力器、扩胸机、上肢牵引器和脚踏器等十几件器械,主要用于力量和柔韧性的练习。平日学生上体育课和课余时间到这里活动,一到寒假、暑假就锁门。我出院后也常来这里进行康复练习,特别是天气不好,操场不能进了,我打着伞来这里。他们见我如此迫切,如此坚持,一到放假就把钥匙给了我。我有了健身房的钥匙,就更方便了,可早可晚,可长可短,来去自由,练得劲头更足了。听王师傅讲述个人经历时,才知道他和爱人原来都是石油工人,在几个油田干过,天南地北,风风雨雨,一干就是三十年。他越讲越带劲,我越听越着迷,听着听着,我居然唱起了《我为祖国献石油》。歌声在健身房显得格外响亮,也许是人少的缘故,因为只有一个观众,只有一个人可以听到这歌声。等唱完这支歌,王师傅说:“接着练吧,别听我瞎白活了。”妻子不在时,王师傅就当了我的教练。他对这些器械很熟悉,又明白我的用意,他带领我走到器械跟前,有时先在器械上做一遍,然后给我讲解使用要领以及如何做才能有作用。我运动时,他站在一旁细心观察,扶着我上下器械。

        这些小事,这些点滴的帮助,让我看到了众人的情谊,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


心脏搭桥又遇险

         2001年夏天,我感觉有些憋气,每天发作一二次,每次持续几分钟,歇一会儿就过去。我没介意,自认为过些日子就能好,不用吃药,不必担心,不治自愈。但到10月底,非但不见好转,反倒加重了,越来越厉害,发作的次数多了,时间也长了,憋得满脸发青,张着大嘴喘气,含一片硝酸甘油才能缓解。我感到问题的严重性,赶紧到医院进行了专门检查,又是心电图,又是毫特,可谓多种方式并进,但都没查出病因。

        我女儿的同学在北京阜外心血管医院当大夫,他听了病情介绍后,建议病人立即来北京阜外医院做全面检查,根据诊断,进行治疗。他在电话中说:“我初步判断,可能是心脏病,但心脏什么地方出了问题我也不清楚。这种反应,尽管是‘轻度发作’,也要认真对待,千万别延误治疗……我不是吓唬你,这种险象再扩展,会危及生命。”他一再嘱咐我女儿:“你要明决快断,立即来医院,不要拖延。”按照他的要求,我们全家4口人,第二天就到了北京。11月8日,我住进了北京阜外医院。

        这是三人间的病房,一位是北京的于大爷,另一位是石家庄的王大爷。我们的病情大同小异,都是待查。没几天,我们就熟了,从病情状况、简要经历到家庭成员,无一不谈。一天下午,于大爷的儿子来看望父亲,他是学医的,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医院当大夫。不知是职业的关系,还是因为我和他父亲在同一个病房,他很热情,也很细心。他问了我的病情,劝我不要紧张,到了医院尽可放宽心。他还告诉我,脸憋着,喘大气,很可能是供血不足,氧气不够,觉得不够用,这不算什么大病,放上支架就好了。对放支架,过去我只听说过,但究竟是什么原理、放在什么部位、起什么作用,我不甚清楚。就这方面,我向他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也许是怕自己讲起来太复杂,也许是怕别人听不懂,他从书包里掏出一张纸,画起图来。他画了一个心脏,还有几根血管,一头连着全身,一头连着大脑。全屋的人都凑过来,听他讲解,他指着图,讲心脏的工作原理,讲血液如何输送到全身,又讲了心脏与大脑的关系。末了,他还专门告诉我:“古语说‘治脑先治心’,这句话挺适合您。中风和心脏病同属心血管病,您来这所医院对了。治心脏对治中风大有好处,一举两得。”经他这么一讲,我放松多了,盼望着早点出检查结果,快点放上支架。

        没过多久,检查结果出来了,果然需要介入,放几个支架,通知我后天就动手术。

        11月14日下午,来了两个大夫。打头的是个年轻人,三十来岁,小伙子很精神,听说他是在英国拿得博士学位。他告诉我明天动手术。他说了两遍,告诉我这是小手术,一会儿就做完,不会有任何问题。他看了看我的右手,让我用力握他的手,然后对着同事说了一句话,可能是术语,我听不懂。我告诉他,我几年前得的中风,右胳膊是患肢。他点了点头,说自己知道。我见他脾气挺好,话也多了起来,问道:“我听说,都是从大腿根进去,你还有别的办法吗?”下面的话,他说得很熟练,像是已经说了几十遍。“我是从手腕子介入,”停了一下,他接着说:“从大腿根介入需要压24小时,不能动,只能躺着。从胳膊介入只要压6小时,还可以活动,什么也不妨碍。”我明白了他看我右手的用意,我再次说明:“我两年前得过中风,右半身瘫痪了,既然你决定从胳膊介入,那就用左手吧。”他笑着看了看同事,又回过头耐心地跟我解释:“我刚才都测试过了,你的右手很好,完全符合条件,一点儿问题也没有。”我见他说得如此恳切,又有那么大的把握,也就没说别的,决心一切听他的安排。

        11月15日下午,我躺在手术车上,可能是因为打了麻药,一会儿的功夫,四肢就失去了知觉,头也觉得昏昏沉沉的,似睡非睡。手术室有几个人,我怎么上的手术台,手术是从哪里开始的,这些问题,我一概不清楚。只觉得时间不长,那个年轻的大夫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讲给别人听的:“全堵了,往哪里放呢,没地方放。”我答了一句:“随便放,哪儿都行。”对方大声嚷道:“谁问你啦,你搭什么话,好好躺着!”小伙子跟昨天判若两人,没有昨日的平和与耐心,只有粗声粗气,紧张与严肃。吓得我再没敢吱声,安静地躺在手术台上。又过了一会儿,手术做完了。大夫小声对我说:“全堵了,一个支架也没放。”我望了望四周的人,胆战心惊,觉得很害怕。“大夫,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你的话,我的病很重,没救了。”“你说对了一半,你的病确实很重,但不是没救。我救不了你,救你的是胸外科,赶紧做心脏搭桥手术。”大夫说完了以后,就把我推出了手术室。

        我躺在手术车上,回到了病房。进屋时,我还特意提了提右手,跟病友打招呼。他们见我这么快就出来了,猜出手术进行得很顺利,都笑了,只有我知道,一场更大的手术在等着我。第二天早上,我转到了胸外科病房,为心脏搭桥手术做着各种准备。

         这里的病房跟胸内科的不一样,少了那种宽松和谈笑,多了几分哀叹和忧伤。护士长告诉我,这里多是重病号,不是换瓣就是搭桥,她要求我:“你要好好躺着,不要随意走动,几天后给你搭桥。”我答应:“一切听你们的!”

         住进这所医院我才听说搭桥这件事。说这是“医盲”也好,说这是孤陋寡闻也好,反正这是事实,过去从未知道心脏也能搭桥。不知深浅,才敢下去游泳,我也是一样,不知什么是搭桥,也就没有那种恐惧了。这可能是我对心脏搭桥手术从未担心的缘故,还觉得这太神奇了,我也能赶上,这是不幸中的大幸。等候做手术的几天,我吃得饱,睡得香,一点也不紧张。殊不知,这是大手术,我已经站到了生死的边缘,全家人都在为我揪心,企盼我顺顺当当闯过这一关。

        11月19日,做手术的当天早上,两个孩子匆忙吃过早饭,打了一声招呼,就出去了,整个上午不见他们的踪影,我和妻子都很着急。平日,这两个孩子让我们很省心,我生病后,姐弟二人忙东忙西,白天到单位上班,晚上到医院守护我。中午时,他们回来了,别看没说什么,但脸上都带着一些神秘,还有几分虔诚,趁着我们不注意时,把一样东西塞在我的枕头下。后来才知道,他们是去雍和宫烧香了,为我祈祷,保佑手术顺利、平安无事。雍和宫的人还安慰他们:手术一定会很成功,你们的父亲不会有事。放在枕头下的东西,正是他们带回来的平安符,这可是“病急投医,临时抱佛”,我们做长辈的,见到孩子能有这片孝心,也就知足了。

        我在北京有亲戚也有同学,但这次手术我谁也没告诉,不想让更多的人为此担忧,不想麻烦别人。况且,我也没把这种手术当成大事,中午还照旧睡了一觉,等该手术了我才醒盹。

        手术进行了4个多小时,非常顺利、非常成功。在手术过程中,我处于昏迷状态,这里发生的一切都不知道。

        醒来时才知道,我已在重护室躺了两天了。醒来的第一感觉是口干想喝水。护士先用湿棉花抹了抹我的嘴唇,又拿来一个瓶盖,让我张开嘴,给我喝了一瓶盖,我实在感到这不解渴,还找护士要水。她解释:“不能多给,现在不能大量喝水,水多了会出新毛病的。”原来是这样,怪不得人家不给水喝呢。

        重护室有8张床,刚做过手术的病人先到这里监护。我看到别的床上都有水果,不是香蕉就是橘子,唯独我没有,很生气。我把护士叫过来,问道:“别的床上都有水果,只有我没有,这不公平,不合理。”可能是我的声音过大,全屋的人都听到了,病人抬起头来朝我这边看,有的病人还小声说:“这个时候还挣嘴……”两个护士也笑了:“大爷,他们床上的水果,不是发的,是家属送来的。”

        我能感觉到自己的脸通红,很不好意思。我小声告诉护士:“我的家属就在门口,也有水果。”不一会儿,护士提着一兜水果,放在我的床上。“这是你的家属送来的。听说你要水果吃了,他们都很高兴……”

        从重护室里出来,别的病人都是躺着回到病房,我是坐着轮椅回的病房。水果也带回来了,原封不动,一个也没吃,早知道是摆摆样子,何必说那么多呢。等我躺稳之后,我才发现开过胸膛,胸前留着一条长长的疮疤,腹部还有3个窟窿,线头有1寸多长,露在外面。妻子开玩笑:“全身都是挂件,挺好看的。”

        病友告诉我:“搭桥就要开胸,把心脏取出来,实行体外循环,把原来旧管废了,再用自己大腿上的血管接上,这就叫搭桥。”我看看自己的胸口,又看看大腿,越看越心酸,越想越害怕。这可是挖你的心,抽你的筋,这太可怕了,到这时,我才意识到这种手术太危险了,随时都会发生意外,万一……我不敢再往下想,觉得全身像一堆泥摊在床上。但又一琢磨,有了新的答案,我非但不怪自己的孤陋寡闻,还庆幸自己幸亏是手术后才知道这么多,少了许多担心和忧虑。不然,我会日日紧张,天天焦虑,吃不好,睡不着,也许会惹出别的结果。

        搭桥后,我感觉血液往头上涌,脉搏跳动也在一百次上下,身上一点力气也没有,不想抬头,不愿说话,连吃饭都想躺在沙发上。满嘴都是泡,嘴唇又红又干,很想喝水。大夫说,现在还不能一下子大量饮水,一定要逐渐加码。我撩开上衣,又看了看那条长长的伤疤和下面的三个洞,心中又是一阵翻腾。三个洞很均匀,间隔一般大,这三个洞到底通什么部位?起什么作用?到现在我也不清楚。这些疤痕自己看看觉得可怜,别人看了觉得吓人。这是我从来不给别人看伤口的主要原因。我想,既然已经这样,没有可担心的了,一切都要听大夫的,服药、饮水、吃饭、作息,我样样照大夫说得做。每天还对着窗户盘腿坐下,打开上衣,让太阳直晒伤口,上下午各一个小时,坐累了就跪一会儿。手术后,又做了几次检查,各项指标都符合标准,反应也属正常现象。医护人员再次告诉我:手术很成功,尽可放心。

        伤口愈合得又快又好,没有感染,没有出现并发症。手术后的第七天,大夫说可以拆药线了。拆药线的大夫姓王,30多岁,做手术那天他也在场,对病情很了解。他把我带进一间屋子,让我躺在床上,他一边做着各种准备,一边聊起了如何教育孩子,怎么也没想到,这个时候他居然谈起了这个问题。可能是我生病后第一次谈起这个话题,很兴奋,话也很多,滔滔不绝,不管对方的情绪如何,总愿意把自己的话说完。他只顾干自己的活,很少插话,也很少点头。他停下来,告诉我:“原先想给你拆一半,留一半,过几天再拆,现在看来没这个必要,伤口愈合得很好,全拆了没任何问题。”我还以为他停下来时要跟我讨论教育孩子的事,没想到他谈得竟是拆药线的事。我随口答应了一句:“你看着办吧。”又过了一会儿,药线都拆了。我坐起来,准备要走,他拿了把椅子,坐在对面,轻轻地说:“咱们先坐一会儿,过一阵再回去……你搞了一辈子教育,有见解有实践,我就乐意听你说话,听不够。”我知道他这是恭维。刚才,他光顾拆线,根本没着耳朵听。教育孩子的问题,古今中外,都把它当作一个永恒的题目,该讲的话太多了,不知怎么,这时候,我的精气神没了,话也少了,只想着快点回病房。


能帮别人是幸福

        妻子见药线拆得这么干净、利索,高兴地对护士说:“这下可好了,可以解决‘老’问题了……”护士莫名其妙,转身看了看我,问道:“什么是‘老’问题呀?”妻子笑了,赶忙过来解释。原来手术的第二天,大夫就告诉她,病人的血小板过高,要是老这么高,凝集力加大,很可能会形成新的血栓。大夫怀疑病人的血液有问题,尽快让血液专家看看,而这所医院没有血液科,建议到协和医院看看。

        这就是妻子说的“老”问题。当天下午,她就到了协和医院,找到医院的医政科。说病人刚做完搭桥手术,不便行动,请求大夫出诊。医政科的人讲得很客气:“还没有这个先例,再说,血液病主要靠抽血化验,大夫光看看病人也无法诊断……既然刚做手术,出不来,那就等着拆完药线,再来医院吧。”医政科的人还告诉妻子,上级部门刚批准血液科的专家可以挂牌高收费看病,过几天就实行。

        拆完药线的第二天早上,还不到6点钟,妻子就到了协和医院。我们是8点钟,由儿子的同学开车到的协和医院.妻子见到我们,拿着挂号条高兴地举了举:“我挂得是3号,挂号费200元……人太多,幸亏早来。”病人先在一间屋子候诊,等着叫号,过了一会儿,叫到我了。这是位老大夫,神情严肃,一言不发,看了看我带来的病历,写了几张化验单,又在一张纸上写了一些字,才抬头说话。他的表情依旧那样严肃,但说话很温和:“你先去抽血化验,等有了结果,我再给你看。你再等一会儿,好吧。”护士找来轮椅,推着我到了抽血室。

        不到11点,几个化验都出来了。我又一次坐在这位老大夫的对面,等着他开口。他看了看化验单,又抬头看了看我,仍然没说话。他越不说话,我越紧张,不知道这些化验上写得是吉还是凶。他又看了一遍化验单说道:“化验结果,一切正常,完全符合要求。”我松了一口气,心情平静下来,尽量控制自己不露声色,听他往下讲:“你有很强的自我保护能力,做手术时,血小板升上去,手术后又降到正常范围……你很神奇,生命力很强。”听到这些话,我异常兴奋,因为下这种评语的不是别人,是看了一辈子血液病的专家。怪不得,做手术的那天,本来给我预备了4个血,结果只用了1个半。在回来的路上,我那种兴奋劲还意犹未尽,一直说不虚此行,挂号费再高也值!

        从协和医院回来后,我开始了搭桥后的第一次锻炼。住院部的楼道,有一条长长的木制扶手,我扶着它练习走步。开始时,感觉腿发软,脚没劲,走几步就上气不接下气,依着墙歇一会儿才能接着走。有一次,脚没站稳,身子晃了几下,值班护士看见了,赶忙跑过来,扶了我一把。“大爷,没事吧?”“谢谢。没事,我是在练习。”“楼道也能练?”“能练,能练,我已经习惯了。”“您以前住过院?”“住过,很长时间。”“得的什么病?”“中风。”“您也得过中风?一点也没看出来。”我注意,她在问话中用了一个“也”字,而且表情异常激动,估计她家庭成员中有得过这种病的。我故意多说了几句:“对这种病,你们当护士的多少知道一些……这种病很可怕,有生命危险,还容易反复,一次不如一次。”

        护士插了一句:“我爷爷就是中风,现在又吃肥肉,又抽烟,怎么说也不管用,他还说,除非有了事实我才服气。”她听电话铃响了,一边跑一边回头讲:“以后有什么问题,我还得请教您。”

         我在医院的锻炼就是走步,科目单一,重点突出,也容易看到成效。我从楼道的这头走到楼道的那头,我把这种锻炼当成每天的课程,一练就是一个小时。开头,走几步就要歇一会儿,几十米长的楼道要歇三四回。一天一个样,一周后我能走几个来回了,还不觉得累,也不憋气。一天,我正在练习,又赶上那个护士当班。她跑过来,像汇报似的一本正经,“我爷爷听了您的情况很高兴,觉得有盼头了,可还是半信半疑,怀疑我说的是瞎话,您要是……”她停住了话语,以一种不好意思地神态看着我,我知道她在为难:“你尽管说,只要我能做到就行。”“您能不能给我爷爷写点东西,几行字就行,说明您也得过这种病。”我很快就答应了:“没问题,过一会儿就送来。”我愿意办这种事,很快就给她爷爷写了一封信。重点写了如何注意饮食、怎样加强锻炼,信的末尾,还推荐了文章和书,并把文章的题目和书的名称附在了上面。我把信交给了护士,对她说:“你这么懂事,又这么细心,你爷爷知道了会高兴的,这比吃什么药都管事。”

         出院的前两天,那位护士走进病房,进门就说:“您的信起作用了,起作用了,爷爷看了两遍,越看越高兴……他现在不抽烟,还出屋走步了,还说,让您静候佳音。”她如此喜悦,如此一本正经,我和妻子都笑了。我告诉她,很多病人都是这么开始的,重要的是要鼓励爷爷坚持下去。妻子同意这种说法,又补充了一句:“你们都要对爷爷多帮助,多支持,让他感到全家人都是后盾,病人一点也不孤立、不寂寞,他会有毅力,有咬劲,能坚持住。”

        手术后,我住到另一间病房。同屋的病友姓王,50来岁,济南人,儿子上高三,爱人跟他一块来的。几天前,他做了心脏换瓣手术。大夫告诉他,以后不能干累活,不能提重物,只能做些轻微的辅助工作。他勉强答应了,仍旧是低着头,看着身上的疤迹,唉声叹气。爱人劝他,让他多想想这个家,多想想儿子,不能破罐破摔,再说,就是破罐也能锔好。他没什么反应,我听到这里,倒扑哧笑了,心里一琢磨,我不也是破罐锔好的吗?先开胸,后来又用几个钢钉给“锔”上了。我怕笑出声来,就叫着妻子一块出去了。

        过了几天,单位派人从济南来看望。来人跟我讲:“老王这个人,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我们单位工作,是公司的先进。他这个人脾气倔,但心眼不坏,热心肠,总替大伙办事。这回就是为大伙受的伤,算公伤,治疗费、住院费全报。他动手术,本来已经定了,单位出人专门护理,他和家属都说用不着,说什么也不让来人。我们也没想到,手术后他的情绪变化挺大,觉得自己成了个废人,越想路越窄,看不到一丝希望”。来的人停住了话语,看了看我和妻子,小声说:“我们也不经常来,有些事还得靠病友帮忙,你们二老,有时间多开导开导,让他想开点。”我答应尽力去做。

         不知是什么原因,单位来人之后,老王的情绪发生了变化,爱说了,话多了,声音也大了,还跟我说:“您要是到外边练也叫着我,咱们一块练。”时间一长,我体会到老王内心挺细致,能交谈,用词准确,有些见解很独特,怪不得单位那么看重他呢。晚上,他从衣兜里掏出点东西递给我。我一看才知道,这是封信,我拿在手里看了看妻子,又看了看他。他见我有点不好意思,小声说:“没什么,是儿子写的,他们捎来的……儿子没让我们费心,总是学校的前三名。”他的表情告诉我:他在为儿子骄傲。信写得很长,字也工整。“……叔叔、阿姨都很照顾我,一切都好,您们不必挂念……爸,人生不会都那么顺,只要一家人抱成一团,再大的难事也能过去……爸,就是天塌下来,也有儿子顶着!”我把信递给妻子。看完了信,我明白了老王情绪转变的原因,这就是希望,这就是力量,这就是缘由!

        一天傍晚,我和老王在楼道锻炼,他说:“我的转变,有单位来人和儿子来信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受你的感染。”我愕然了,连忙摆手。他继续说:“你动手术那天,大娘和你女儿跑东跑西,焦急地等了一个下午,你儿子站在手术室门口,站了三个多小时,感动了里边的护士,几次跑出来告诉孩子,手术十分顺利,病人平安无事。”老王很激动,也知道病人想听什么。“您病上加病,生死难料,可情绪这么好,能吃能睡,又说又笑……我比您小十多岁,不能这样消沉下去。”他平静了一下情绪,接着说:“我爱人说过几次,这家人真好,和这种人住同一个病房,病也能好得快点。”


医院水平患者说

        医院的信誉靠什么?不是靠卖药,不是靠自我吹嘘,而是靠医术,靠服务,靠病人的感受。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是有发言权的,能说出一二。可能是一鳞半爪、挂一漏万,也可能是以偏概全、妄下评论,但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病人的真实感受。

        我对阜外医院有好的印象,不光是因为它救我一命,还因为它能以病人为主,以治病为目标,以服务为职责。这些事情,虽然是小事,但可以证明医院的宗旨。

         从胸内科到胸外科,从介入到搭桥,本来距离很近,无需多少联络与周折,可对我们普通病人来说,这个距离显得很长很长,病人无能为力,只能听从摆布和耐心等待。我从胸内科到胸外科,从介入到搭桥,个人一点儿也没费劲,都是医院做的,很顺畅,很及时。11月15日做得介入手术,11月19日做得搭桥手术,5天做了两个手术,中间只隔了3天,需要说明的是,我没有背景,也没找任何人,完全是医院安排的。

        手术固然重要,手术后的护理也很重要。可惜后者,往往被轻视,造成伤口感染,出现并发症,还可能有更可怕的事情发生。重视手术后的护理,是阜外医院一大特征。我搭桥手术后,先到的重症监护室。这里既严格又细致,形成了一套科学的护理办法,从枕头的高低到饮水量的大小,从病人的苏醒到服药、进食都有严格的要求和记录。手术后我的病房很自然地被调到阳面,这样有利于伤口的愈合。我在住院的32天中,换过5个病房,这种变化都是医院根据病情而安排的。

        我到协和医院看病,最发愁的是如何让大夫看到我过去的病历,想了半天,也没想出好办法,还是发愁。通常情况下,别的医院想看看病历都很难,何况要把病历带出大门呢。晚上,一名护士走进病房,把一个塑料夹子放在我的床上,说:“这是你的病历,明天看病时用得着,少的材料我又复印了一份。”说完就走了,帮我们解决了一个大难题,我和妻子都很感动。

        我试图从这些小事中说出自己的感受,一个病人的体会,还有许多事、许多人,我都会记住的,都会激励我走好今后每一段的路程。

        12月10日出院时,前两天下了一场小雪,我担心路面湿滑,影响按时出院回家。实际尽可放心,马路上早已干干净净,只有屋顶上还能看到下过雪的痕迹。

        走出医院时,我又回头看了看住院部的大楼。,也许是触景生情,回忆起了33年前第一次告别这座城市的情景。我的大学生活是在这里度过的,它给了我做人的准则,给了我知识、力量,给了我勇气和坚忍。毕业后,我带着行李和上学用的全部家当,坐上出租三轮到了火车站。在北京的5年间,我只在1964年5月1日高中班同学聚会时到过颐和园,其他名胜古迹我都没去过。在天津工作的30年中,我多次来北京,但多是当天来当天回,来去匆忙,办完事就赶回去,也没去过别的地方。有人问我:你后悔吗?我回答:这不叫后悔,这叫遗憾。那时,有很多学生都留下了这种遗憾。

        现在,我真想到处走走,多看几处名胜古迹。说这是一种补偿也好,一种怀旧也好,一种时尚也好,都没关系,反正这是我的一个心愿。但眼下……我又看了看医院的大门,自己安慰自己,以后会有这种机会的。在医院的门口,我第二次告别了这座城市,上了车,驶向回家的路上。

        回到家里,邻居来看望,笑着对我说:“你行啊,又是中风,又是开胸,双重考验,什么大风大浪都经受了,这回更成熟了。”就是这样“成熟”的人,突然有一天,对家人说:“我想哭,想大哭一场。”全家人都惊呆了,妻子赶忙过来,拉着我的衣角说:“有什么事不要憋在心里,说出来就好了。”我摇了摇头。“什么事也没有,就是想哭。”我的确没有委屈的事,也没有伤心落泪的难题,就是想哭,而且越来越强烈,我也不明白,这是为什么,而且想控制都没办法。妻子马上抄起电话,向阜外医院求助。医院讲:这是手术后的一种反应,让病人哭出来就没事了,不用紧张。妻子放下电话,跟孩子嘀咕几句,转身对我说:“想哭你就哭,没人笑话。”我哭了,哭得很伤心,平生第一次当着别人的面掉泪。哭过之后,果然好了,哭的想法再也没有了。

        到现在我都奇怪,当时为什么会想大哭一场?手术后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应?好像不哭出来就有灭顶之灾,只有哭出来才能自救。刚才还好好的,又说又笑,变得真快,立刻放声大哭,像是受了委屈,叫人好可怜。大哭之后,很快就恢复了往日的理智,一切都正常了。仔细想想,不禁好笑,我甚至跟自己说:“这种事呀,是小孩该干的,怎么会是一个60岁的人做的事呢?”

        这次通话,是与阜外医院的第一次联系,这种联系一直保持到今天。每年到心脏搭桥这一天,我就给大夫寄去一束鲜花或写一封信,表达感激之情。2008年11月19日,我在信中写道:“……只要我的头脑还清醒,会记住你们让我拥有今天、拥有未来……”2009年11月19日,我让孩子在网上给大夫寄去一束鲜花,并发了一个短信:大夫的恩情我将铭刻在心中。

        我这么做了,心里踏实些,不光是北京阜外医院,对其他医院和其他人也是这样,凡是帮助过我的人,我都会记住他们的。知恩感恩,感谢别人,激励自己,已经成了我做人的准则。


小区康复见闻多

        2003年9月,我家搬到华苑新城。这是由云华里、竹华里组成的一个新区,在城市的西南角,与华苑居住区相隔一条马路。这里生活设施齐全,交通四通八达。小区内有花园、喷泉、鹅卵石小路,中央是星河广场和儿童游乐场,东边有健身场,南边是水间小道和一片绿地。

        健身场是2004年夏天建立的,是用体育彩票搞的公益事业,供居民健身锻炼。健身场长122米、宽20米,四周有铁丝网围着。进出口的牌子上写着开放的时间和提示,保安兼管健身场的管理,场内的清扫有专人负责。健身场的25件器械,整齐地摆放在两旁,中间隔着一些小树。这些器械多数能供二三个人一块练,还有几件可同时供四个人练习。健身场可谓场地大、器械全、样式新,能容纳五六十人同时练习,但目前利用率……

        春秋季节,来健身场的人还多些,多是老人与孩子,平常就六七个人,大部分器械都闲着,一到冬天人更少了,寥寥无几,空空荡荡。有时,诺大的健身场只有我自己,北风一吹,刮来一阵寒冷,刮来一阵孤单和寂寞。我一边锻炼一边望着健身场的大门,多么盼望有人来这里,不相识也没关系,点点头也好。过了五分钟,不见别人的踪影,又过了五分钟,还是不见人来,我对自己讲,人家都健康,你是特殊人,又是脑病又是心病,应该多来几趟。这么一想,刚才那种孤单和寂寞的情绪全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决心和誓言:这就是生活,这就是工作,这就是生命!

        只是开头有这种情绪,后来习惯了,不管人多还是人少,我都不乱方寸,照样练,照规矩走,练七八样才住手。我喜欢健身场,喜欢这些器械,每天来两次,先在这里锻炼半小时,再在小道上慢走半小时。上下午各一次,成了我每天活动的轨迹。

        来健身的多是老人和孩子。老人来这里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为了看孩子。他们说得很直接:“要不是为了看孩子,哪有功夫到这里来。”这里空地多、场地大、有器械、又安全,很适合孩子们玩耍,怪不得有人称这里为“儿童乐园”。很少看见年轻人来这里锻炼身体,甚至40岁以下的成年人也不多见,因此,又有人把这里叫做“老年活动场”。

        老人带着孩子进入健身场,也是各式各样:有推着儿童车来的,有领着来的,也有抱着来的,这里成了老人和孩子的天下。每个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大人,这个大人不是奶奶就是姥姥,很少见到爷爷或姥爷。只要你稍加留意,你就会发现这样一种情景:孩子在前面跑,大人在后面追;孩子见器械就摸,大人嘴里不住地说。你仔细一听,才知道原来这些话不复杂,既简单又明确,都是些日常用语。

        第一句:“慢点走,别跑!”

        第二句:“小心点,别摔着!”

        第三句:“老实呆着,别乱动!”

        第四句:“都是土,别弄脏了衣服!”

        这几句话,像是健身场的保留节目,天天在重复,天天在上演,人们说不腻,听不烦。

        健身场内有个叫“儿童摇摇马”的器械,很受孩子的喜爱,都希望坐在上边摇一摇。一天下午,有个大孩子正坐在上边摇,这时,一个小女孩跑过来,拽了一把上边的人,大声嚷道:“你下来,让我玩!”跟在小女孩后边的大人赶紧上前阻拦,小声说:“等人家玩完了,你再上去。”小女孩还是不依不饶:“奶奶,你让她快点下来,我要骑。”不知奶奶跟上边的孩子说了几句什么,只见那个孩子很不情愿地下来了,低着头,一声不吭地走出了健身场。

        有一次,我看见一个老人在前边慢跑,一个小男孩推着儿童车在后面追,嘴里还喊:“姥姥,你慢点。”到肋木前,老人和孩子都停了下来,原来,他们看见有人在等着。大人回头对小男孩说:“把小车还给人家,他们要回去了。”小男孩不肯还:“我再玩一会儿。”大人生气了,大声说:“这是人家的车,快点还给人家,你的小车不是在家里吗?”不管怎么说,小男孩还是不想还,小手紧紧地握住车把。姥姥着急了,她掰开小手,拉过小车,还给了人家。小男孩恼羞成怒,坐在地上,大哭大叫。姥姥对此已经习惯了,不拉不拽,不说不劝,知道过一会儿就会烟消云散。

        健身场内还有个叫“上肢牵引器”的器械,可供2人同时用,它有4个手柄,双手各握1个,上下引动,锻炼上肢的关节和肌肉。一天傍晚,正当我练习时,走来一老一小,小女孩窜了几窜,还是没够着手柄。旁边的大人说:“这是大人玩的,小孩子够不着,等你长大了再玩。”小女孩不干,说:“我偏要玩,姥姥,你抱着我。”姥姥只好将小女孩抱起来。练了一会儿,姥姥喘着粗气说:“快下来,我没劲了。”小女孩却说:“你再坚持一会儿,就一分钟。”姥姥只好又抱了一会儿。

        天快黑了,孩子和大人都走了,健身场安静下来。第二天,这里还会来不少孩子和大人,重复着昨天那些故事。

        “慢步机”在健身场的北面,三个人同时用它锻炼。我在慢步机的一头练时,走过来一位年轻的母亲和一个小女孩。这位母亲穿着很考究,半大衣正好显露出高筒皮靴,皮靴的筒很长,头很尖,显得鞋根更小更高,一看就明白她来这里完全是为了孩子。她和孩子都上了慢步机,手扶把,脚踩板,双腿交替活动。随着慢步机的节奏,小女孩嘴里喊道:“一、二、三、四、五……”妈妈听到了,立刻告诉孩子:“不要喊一、二、三、四、五,要说‘one,two,three,four,five……’”。小女孩很听话,马上改口:“one,two,three…”,她停下来,问妈妈:“健身场、慢步机怎么说呀?”

        “小孩子别问那么多,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了。”这位妈妈有些不耐烦,她从慢步机上下来,停止了活动,叫小女孩也从慢步机上下来,拉起她的小手,说了一句:“咱们到那边练去。”小女孩望了望我这边,临走时主动说:“爷爷,再见!”我赶紧说:“再见!”妈妈又一次纠正了小女孩的说法:“不要说‘再见’,要说‘bye bye’”。孩子不解其意,问道:“爷爷是中国人呀,怎么说外国话呢?”妈妈理由很充分:“中国人也要说‘bye bye’,你听不见半导体里天天说‘bye bye’吗?”她告诉孩子:“拜拜就是再见,再见就是bye bye”。妈妈又让孩子重复一遍,小女孩挺乖,重说了一遍:“爷爷,bye bye!”我也重复了一遍:“再见……不……bye bye!bye bye!”

        我正练时听见一个上小学四年级的女孩子向妈妈诉苦:“我在课余时间还得学钢琴、油画、舞蹈、书法,样太多了,我受不了。”妈妈说:“再苦再累,也值得,全是为你好……现在竞争多厉害呀。”小孩子似乎不懂得什么叫“竞争”,也不知道这里的“厉害”,她仍旧说自己的情况。“妈妈,你猜猜,我做了一个什么梦?”孩子见妈妈猜了半天都不对,只好自己说了出来:“我梦见一个小偷进到咱们家,不偷别的,只把我的钢琴和画板偷走了。”她见妈妈没什么反应,接着说:“我还梦见,刮来一阵大风,把我的钢琴和画板都吹到大海了。”听完这些话,不知道是性格关系,还是职业关系,我忍不住插了一句:“这个梦说明孩子很累了,又怵又烦,硬逼着学不行,课余时候也要减负。”母亲和孩子都看了看我,她们没想到一个陌生人会如此插言,会下这种评论,尤其是这位母亲还有点生气:“您可别这么说,我们可是精挑细选才学了这几门,别人都是七八门,到底谁该减负呀?”

        是呵,到底谁该减负呀,是家长还是学生?是学校还是教师?我被问住了,无言以对,只有苦笑,甚至连刚才插话时的勇气和胆识都没了,思想凝固了。等我想好了,找到了答案,再想评述一番,可人家已经走了,而且走得很快。

        2008年3月的一天,我正在揉推器上磨腿,走过两位年轻的母亲。她们的交谈有问有答,实实在在,又熟悉又亲热,像是老同学或老邻居。我不知道她们的姓名,只好在谈话记录中称甲乙二人。

        甲:“你的小孩多大了?”

         乙:“1年零7个月。你的呢?”

         甲:“1年零9个月。都会说了吧?”

         乙:“就会叫爸爸、妈妈,连爷爷都不会叫,爷爷可生气了,整天说白疼。”

         甲:“没关系,说话有早有晚……孩子上什么班了吗?”

         乙:“上了。上外语‘体验班’,每周一次,每次50元,全是外籍教师,一位是澳大利亚人,另一位是荷兰人……头一次免费,让你体会一下,第二次才收钱。”

         甲:“连中国话都不会说,学哪门子外语,能有效果吗?”

         乙:“人家说,小孩子主要是体验,长大了才看出效果。教室的大标语写着‘这将决定孩子的一生’,还写着‘这是学外语的必经之路’。”

        从她们的谈话中,我还知道参加这种班的人不少,每次都有20多个孩子,多数是抱着来的。就在她们交谈的当儿,一个小姐姐带着两个孩子回来了。两个孩子走路蹒跚,从老远就喊“妈妈”。两位母亲只好中断交谈,各自抱起孩子,一块走出健身场。

        我佩服这种班的名字起得如此贴切,如此响亮。是呵,无论干什么都需要“体验”一下,你看,要不是体验一下老人带孩子的效果,能知道孩子还在说这种儿歌吗?

        健身场的进口处有一张象棋桌,自从有了这个健身场,还没看见有人在这里下过棋,倒看见常有人到这里歇脚聊天。一天,七八个孩子和十几个老人围在这里,有坐着的,有站着的,围成一圈,只露着中间的棋盘。我凑了过去,看见孩子们在表演,多是三四岁,有背古诗的,有说外语的,有唱歌的。只见一个小女孩站在中间,旁边是一位老人,老人一边扶着孩子,一边对大家讲:“她就会说几段儿歌,还是老的。”小女孩看了看四周,等人们都安静了,背起了儿歌:“拉大锯,扯大锯,姥姥门口唱大戏,接闺女,请女婿……”大家都笑了,要求再来一段。小女孩又说了一段:“小小子,坐门墩,哭着喊着要媳妇……”

        听着听着,我回忆起了60年前学儿歌的情景。我小时候学的也是这些儿歌。那时,父亲和哥哥在天津,只有我和母亲、祖母在农村。母亲不识字,完全凭记忆教我学儿歌。她说一句,让我学一句,直到能背下来,通过她的考核才算过关。有一次,母亲说了一段农谚:“春雨贵如油,下得满街流。”我越背越觉得不太对劲,问母亲:“油那么贵,都是一滴一滴的,怎么会满街流呢?”母亲有点生气:“人家就是这么教的,我就是这么学的,你就这么背。”我不敢再问了,只好把疑惑藏在心里。等我长大了,一翻书才知道,原文是这样:春雨贵如油,夏雨满街流。我跟母亲一说,她也笑了,还夸奖我:“幸亏你会查书了,要不,我得说错一辈子。”

        这些儿歌的生命力极强,一代传一代,据说,我父辈小时候学的也是这些儿歌。都这么多年了,至今还在流传,我问自己,这种儿歌还要流传到哪一年,想了半天,我也说不清答案。

        我每到健身场都要在肋木前练一阵子。大人孩子都很喜欢这个器械,原因就是它能进行多种锻炼。一天下午,正当我练习蹲起时,一对年轻的夫妇走了过来。男的看了看柱子,又看了看我,他用相机找了找位置,然后叫孩子站过来。我正要躲开时,男的说话了:“爷爷,您不用走,正好当陪衬。”很快就照完了,男的告诉我:“孩子一年一本相册,刻成光盘,到孩子生日那天送给他……他已经有3本了。”女的补充道:“照片就是历史,等长大了,再看看这些照片,自己都会笑。”我点了点头。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我心中一阵翻腾,可能是太羡慕今天的孩子了,也可能是想起了自己的小时候……

        我小时候是在农村度过的。当时,家境贫寒,不知道还有照相这类事,也没见过相机是什么样子,在农村的12年没照过相,到天津后才知道还能照相。我第一次照相是在我15岁那年,可惜这种机会太少了,整个初中才有3次,整个高中才有4次。我十分珍爱这7张照片,常拿出来看看,正像那位年轻的母亲说的那样:自己都会发笑。

        我对自己说有照片更好,可以图文并茂,没照片还可以用别的方式来记录。我就是这么做的,多年来,我养成了写日记和写家庭大事记的习惯。把每天的见闻写在日记里,还加一些个人的感想,写一些评论,说说心里话,没有任何修饰。《家庭大事记》是一年一总结,年终形成文字材料。翻翻过去的日记,同样也是一直享受,一种乐趣,常常引你发笑,让你回味。照片和日记都是记录历史的,我就是靠写日记来记载个人历史的。这种方式已延续多年,它伴随我的每一天,记录着我当天的生活。它既弥补了我没有照片的缺憾,又帮助了我的写作。我写健身场的事,都是日记上的。2008年有31篇日记写健身场的。比如,我在一篇日记中写了大人追孩子的场景,写了3句常用语,后来再观察,发现还有一句常用语也可用,就在日记中补充了进去,形成了前文写的“日常用语”。再比如,有一章就是2008年3月15日的一篇日记,题目是《照片与日记》。我还在日记中写了以下的评论:照片与日记,各有各的作用,各有各的价值,二者不能互相代替,但可以互相补充。没有哪一样都行,甚至两样都没有也不用烦恼,因为历史依然存在,它们都是往日的记录,都是历史的陪衬。

        历史本来就是人和事的记录。在历史的进程中,我们都是主角,每一天都在写历史;在社会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又都是附庸和陪衬。不管充当什么角色,都要承担一些责任。病人也是这样,只不过把这种责任变成了一种愿望,我的愿望是:让自己早日康复,让别人避免“悲剧”。

        我是健身场的常客,是它的受惠者。进到健身场,看到这些器械,我就有一种成就感,觉得买彩票的钱没白花,这里也有我的份。我自豪地对妻子讲:“没有体育彩票,就没有健身场。”我说这话是想证明我买彩票是对的,这种热情应该保持,要一直买下去。我买彩票有年头了,从发行体彩的第一天起就买,到现在已17年多了。按时按点,期期不落,正是人们说得那种“铁杆彩民”。天津体彩发行之日,也是我买彩票的第一天。那时,我刚刚出院,每走一步都觉得那么沉重,那么艰难,很容易让人丧失信心。但我坚持下来了,不管天气如何,到日子我准买。前年夏天,下着大雨,我打着伞去买彩票。卖彩票的小伙子又惊又喜,急忙站起来,搬出一把椅子让我先歇歇。他说:“甭管中不中,有您这种精神就值了。”最初几年,我买的是地方的,后来换成买全国的“七星彩”。每期都买,买不多,每月花去120元。

        我中奖的情况,可以用八个字概括这几年的历史:小奖不断,大奖不见。中的都是5元10元,连本都收不回来。别看中奖不怎样,却形成一套买彩票的理论,还起了个题目叫“从无规律中找规律”。我跟好多人讲过这种理论,他们却不以为然,不是一听一笑,就是摇摇头,也有的是出于尊重,说了几句无关紧要的话:“你真行,这种事也能总结,不简单。”不知是奉承,还是挖苦。邻居王先生是位大学教授,我想,他会支持这种理论的。我兴致勃勃地跟他说了一遍,还告诉他:可以不中,但不可以不买。想不到,他听完了却说:“说了半天,你没中过大奖,等于白说。你要是中了一次,比你说一百遍都管用。你要是真中了,用不着你个人说,有人就替你说了。”妻子也多次嘱咐我:“再来人,你可别说彩票的事了,说了半天,都是废话。你要是中了,怎么说都有理……这种事本来就是瞎蒙瞎碰,你要能找出规律,也算是一大发明。”

        我也明白这个理,中了大奖,这种理论自然就有了说明力,人们会信服你,会佩服你。也有人家特意告诉我,买彩票对病人,尤其是对我这样的病人大有好处,可以健脑健身。听了这话,我更来劲了,虽然常常是颗粒无收,但我的热情不减,执着不退,企盼常在。花钱不多,买回了健康,买回了希望,其乐融融,我还给自己制订了买彩票的信条:有耕耘才有收获。


游泳馆里见友情

        我喜欢游泳,很希望有一天能再到游泳池,但现在这个状况能去吗?倒不是因为中风的缘故,而是搭桥在胸前和左腿都留下了长长的伤疤。这个伤疤,我生怕别人看见,如果看见了再议论一番,那我就更觉得难为情了,为此,我很想买一件连衣带裤的游泳衣,把伤疤盖起来,但买了5年,都没买到这种游泳衣,只好断了游泳的念头。

        妻子每周有两次游泳。一天,她回来告诉我:“今天看见一个游泳的人,也搭过桥,没人看,没人议论。”她再一次鼓励我:“别看你中风、搭桥,还能照样游泳,只要你个人挺直腰板,没人小瞧。”有亲人的鼓励和陪伴,我壮大了胆量,决定2007年9月10日进行病后的第一次游泳。

        我游泳的地方,离家很近。这是一个不标准的游泳池,长25米、宽10米,西边是1.40米的浅水区,东边是1.70米的深水区,没有水线,没有泳道。我低着头,手捂着前胸,跟在妻子的后边,向游泳池的扶梯走去。我看着眼前的水池,不由地涌起一阵兴奋和一阵酸痛。9年前,天天早晨欢快兴奋,游泳是一天生活的开始;中风后心灰意冷,再也没游过。想不到,今天又来了,刚走到水中,就感到有种紧张和担心,全身发紧,腿脚无力,生怕抽筋,被水呛着。我拽了拽扶手,觉得结实牢固,这才沿着池边向前走去。

        我游了一会儿,总感觉不自然、不协调,就让妻子给自己指指毛病。“你游得太不错了,跟过去比,变化不大……有些小毛病,游几次就好了。”她说得我哭笑不得,我自己知道和过去比变化太大了,简直像两个人。过去一气能游几百米,现在只能游几步远,也就四五米;过去不管什么区,哪里都能去,现在只能在浅水区游,不敢游到深水区,生怕出事;过去蛙泳、自由泳、仰泳、蝶泳四种姿势都会,现在只能游蛙泳,双肩还不平,一肩高一肩低,两腿夹不住水。按照妻子的示范动作,我又游了一会儿,但改进不大,像一个初学者,游几下就露出水面,站起身来,大喘几口。

        甭看我游了一小时,总共才有100米,但个人觉得这是“伟大起步”,坚信照此游下去,用不了几次,就能找回以前的感觉。

        这天是第四次游泳了,重点是练耐力,目标是一气能游20米。经过前几次的纠正,双肩平了,夹水也有劲了,可就是没劲,一次顶多游10米。就在我练习的时候,从池边走过一位老先生,他胸前也有一条长长的伤疤,也有开刀留下的三个均匀的伤疤,一看就明白他也搭过桥。他没注意到我,径直朝游泳池的入口处走去,他下到水中,先活动了一下上身,就游了起来。他的蛙式很规范,有力量,二十来下就游到了那头,然后一蹬墙,游了回来。过了一会儿,他游到我的身边,打完招呼后,就给我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搭桥几年了?在哪儿搭的?现在感觉如何?还吃什么药?我刚回答完,他又提出了新的问题:你是初学者吧?星期五上午来吗?我点了点头。没等我说话,他又讲了:“星期五来时,咱们一起游,我教给你,先从基本功学起,游泳跟搭桥一样也要从根上解决。”他指了指自己的胸口,哈哈笑起来。

        回家路上,我没说话。妻子关切地问:“你不好受吗?”我摇了摇头,其实是一种莫名其妙的内疚和歉意压在心头,一种自我谴责的情绪让人不愿多说。是呵,老先生那么善良、那么热情,我却没说出实情,我应该实话实说,一五一十告诉他,我得过中风,原来会游泳,四种姿势都行,后来什么姿势都不行了,只得从头学起。快到家的时候,我问了一句:“星期五咱们去吧?”目的不是询问,实际上是想提醒。妻子很痛快地答道:“去,当然去。”她又说:“我早就说过,你是越游越爱游,越去越想去……星期五换水,又清亮又干净,哪是游泳啊,简直是在享受。”她说时如此愉快,连我都感到幸福。我盼望着这一天早日到来,向老先生如实讲讲个人的病史,再好好畅游一番,共同享受游泳带来的快乐。

        星期五的游泳值得记忆。老先生比我先到了游泳馆,他先自我介绍,姓肖,68岁,初中毕业后就参加了工作,后来还当了副厂长,他有两个男孩,全是大学毕业,一个分到外地,一个留在身边,他和老伴住着90多平米的房子,日子无忧,没什么愁事,现在只剩下保健和快活了。他的爽快、乐观和知足感染了我,给我增添了信心和力量。对这种人没什么可保密的,如果再不说实情,那就不仅是内疚了。我全盘托出自己的病史,他听了以后,不但没责怪我,还夸奖了一番:“你还得过半身不遂?一点都没看出来,真行,我只搭过桥,你比我多一样。”又是一阵哈哈大笑,他接着说:“你过去会游,那就好办多了,咱们一起练,保你几次就能恢复。”说完,他就游走了。

        过了一会儿,有两个人跟在他后边,三人一同游到我的身边。“我跟你们说得就是他。”他指了指我,说:“我对他们说你得过中风,又心脏搭桥,现在还能游泳,他们非要见见你。”那两人几乎同时看了看我的前胸,又看了看老肖,什么也没说,互相点点头,其中一人还向我伸出大拇指。肖老指了指他俩:“你们游去吧,我和他一起练,帮他矫正一下。”等那两人游走了,肖老又对我说:“你先游,我在后边跟着。”我按照他说的游了起来。他跟在后边,我游到哪里他跟到哪里,我停他就停,游一段后,他就站起来,一边示范一边讲:“你划水的圈太小了,特别是右手,应该再大些;右腿再弯曲些,用力夹水。”我练了一阵子,又特意请他再看看我矫正的姿势,他站在一旁,不停地鼓励说:“好多了,就这么游!”

        我游到中间,本能地转身游了回来。他不解其意问道:“怎么又游回来了?”我回答:“前边是深水区,我没去过。”他“啊!”了一声,那眼神告诉我:他根本没考虑过这种事。他笑着说:“说是深水区,其实也不深……不会有事,有我呢。”我还是犯嘀咕,心想,真要是有事,一个65岁,一个68岁,谁也救不了谁,但毕竟是后边跟着一个人,我的胆子大多了,一气就游到了头。他早就在游泳池的边上等我,“怎么样,都是自己吓唬自己,一点事也没有,只要一放松,一气就能游到头。”我站在池边上,像打了一场胜仗,踌躇满志,叉着腰,环视了一下四周。“我走了,你游吧,咱们今后多联系,我写好的电话号码放在更衣室了,一会儿给你。”说完,老肖游走了,我只顾欢庆“胜利”了,连一声道谢的话都没说。

        别看自己的这些动作不怎么样,旁人一眼就能看出毛病,但听到别人一夸,心里乐滋滋的,觉得浑身有劲。有天下午,单位来人探望,见我恢复得这么好,接连夸了几句:“两次大病都没把你拽倒,好样的……听说下着雨,打着伞,你都到外边练。”他竖起大拇指,继续说:“你真行,叫人佩服。”听到这些话,觉得全身上下热乎乎的,顿时增添了不少劲头,我再一次感受到病人也需要激励和鼓舞。这种激励和鼓舞,对病人说来非同寻常,它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对医治疾病大有补益。

        一是有一种成就感。疾病,对人生方向形成了巨大的障碍,构成了一种特殊的挑战。在病人面前,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也不会有伟业创举,只有一点一滴、细小琐碎、平淡无奇。医治疾病没有灵丹妙药,没有神奇发生,只有忍耐,只有一天一天的练习和抗争。就是这微弱的变化,细小的进步,别人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给予一种理解、承认、支持,说一些肯定、尊重和赞许的话,对病人说来十分宝贵。这就是成就,这就是胜利!尽管这种成就如此平常,不会惊天动地、光彩夺目,但病人得到这些会深深感动,心满意足,觉得昨天的苦痛、艰辛、汗水都值得。

        二是产生一种内在的活力。一年四季,天天如此,一个人默默地练习,无数次地重复着昨天的动作。有了这种激励和支持,就像众人伴你同行,大家看着你的一举一动,消除了病痛和悲观,消除了孤单和无助。这种内在的激励作用,就像一个加油站,为病人补充了力量,增添了希望。练起来觉得有精神,有劲头,有力量。

        三是促进全身器官协调一致。全身各个器官既有相对的自主,又有相互依赖,各司其职,发挥各自独具的功能,共同对付疾病,一起医治病症,实现病人的目标。这种激励和鼓舞,就像一条丝带把各个器官连接起来,协调一致,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功能,朝着同一个目标,尽心尽力。人人都需要激励和鼓舞,尤其是病人,只有同情与可怜是不够的,最好的支持就是鼓励病人同病魔开战。

        激励病人,不止是医护者的职责,也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课题。有了激励,可以从重复中找到乐趣,从失败中看到成功;有了激励,再大的障碍也能跨越,再多的挫折也能克服。

        我一再说病人也需要鼓励,因为我亲身感受到了这种鼓励在医治疾病中的特殊作用,目的是希望大家在与病人的沟通中再搭起一道桥梁,让道路更为通畅。


提早预防最重要

        2009年5月的一天,我的一位同事来到家里。他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一直在我们单位干,小伙子喜欢看书,爱动脑子,提出的意见也很有分量,还发表过几篇专业文章。我请他为我写的原稿提意见,他把带回的底稿放在茶几上,轻轻地说:“要特别感谢你,让我第一个看到了你的书稿。我读后的感想和建议都写下来了,不一定对,供你修改时参考……你写的不止是如何康复,还写了不少人,不少事,涉及到很多方面,回答了很多问题,有医患关系、子女教育、人际交往、感恩回报等等,很有意思,值得一读。”说到这里,他又朝我的全身打量了一下。“中风又搭桥的人本来就不多,能写书的人就更少了。怎么也想不到,一个连自己名字都不能写的人,居然也写起书来了,越想越觉得你干这种事,太不容易了。”我们又扯了一会儿别的事情,走时,他又说了一遍写的建议也放在兜里了。

        他说得对,我干这种事很不容易。我写书的想法,是受家人的启发。我看到,自从我病了以后,一家人都小心了,从饮食到锻炼处处注意了。妻子几年前就服起了阿斯匹林,还按标准量出每月用得油和盐,炒菜时特意用了一把小油壶和一把小盐勺。大孩子吃饭前还在旁边准备了一碗清水,将炒菜涮涮再吃,说这样可以少吃油和盐。二孩子减少了到外边吃饭的应酬,还控制自己的晚饭吃八分饱。我想,要是有更多的人能从我的教训中提高警觉,提早预防,减少悲痛,远离苦难,该多好啊!就这样我萌发了写书的念头。恰好这时,也就是2007年9月6日的晚上,北京电视台播放了对歌唱家德德玛的访谈。她谈了中风后的经历和感触,告诫人们注意预防,避免灾难的发生。这些话,让我这个身临其境的人更能体会其中的苦衷。她的事迹鼓舞了我,支持了我写书的想法,第二天早晨就开始写了起来。

        一写才知道,这件事太难了,尤其是我这种人。每写一个字,得全身用力,写得又慢又难看,心里越着急,手越不听使唤,写几行就累了。当初的愿望挺好,推己及人,想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训,避免灾难发生,但要把这种想法写在纸上,可就不那么容易了,又生怕写不好误人。令人欣喜的是,我没有打退堂鼓,坚持下来了,用蚂蚁啃骨头的方法,一点点写,一步步向前移。我每天5点起床,写2个小时再去晨练。有时灵感一来,顾不上时间,也许是半夜,也许是凌晨,爬起来就写,写一会再睡。可能是握笔姿势有问题,也可能是写的时间过长,用力过猛,我右手的拇指患上了增殖性关节炎,阵阵发疼,手指不能打弯,靠另一只手帮忙才能复位。我没把这事告诉妻子。后来,妻子发现了,对我央求:“咱不写了,行吗?真怕你写出毛病来。”“没事,过些日子就好了,你放心,我能控制。”话虽然这么说,但心里也犯嘀咕,害怕旧病复发。

        我用了10个月写完了初稿。本应有一种完成一件大事的轻松,可我没有,这种感觉一点也找不到,倒像是缺了点什么,自己对自己说:不能这样结尾,还应写上几点建议,供人们参考。有了这种想法,才如释重负,觉得轻松多了。

        疾病给自己带来的不仅仅是一时的病痛,或许是带来灭顶之灾或终生折磨。所以我一再告诉人们,要从我的教训中得到启示,要以我为鉴,认真查找一下自己的误区,改掉毛病,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对自己的误区不要视而不见,听之任之。真要是酿成了疾病,追悔莫及,不管做多大努力,都无法挽回。

        得了这种病,再想恢复到原来的面目,几乎没这种可能。我已经花了17年的时间进行康复锻炼,可以说锻炼的身影无处不见、无时不有,但进展极其缓慢,成效甚微,跟过去相比截然不同,至今还有许多事情办不到,不能过健康人的生活。复杂的不提,拿最简单的事,我目前都不会做。比如,不会穿拖鞋走路、不会跑步、不会骑自行车、不会上下楼。这几样,人人都会,可我不行。最痛苦的是心里明白,也知道应该怎么做,但就是做不了,心里怎么起急都白费。对着拖鞋干着急,脚不能自己穿上,只好用手帮忙,好容易穿上,刚走几步就掉了,后来,我只好穿带后跟的。推着自行车走都是曲曲弯弯的,走不了直线,更不用说骑车了,连想都不敢想,只能扶着车,在后边跟着走。跑步时一瘸一拐、一蹿一蹦的,像木偶一样,动作有棱有角,一点也不协调、不自然,自己都觉得好笑。一走到楼梯前,心里就发怵,只得一手扶着楼梯,一手扶着墙,双手并用才觉得安全,日子长了,墙上留下了一道黑印。这些简单的动作,我练过无数次,也想了许多办法,但进步不大。已经17年了,时间不可谓不长,练得不可谓不苦,才有了上述的结果。要是不这么练,哪会有今天的成效。可喜的是,这么多年了,得病这麽多年了我从来没有失望,没有丢弃过,一直是以一种乐观的态度看待今天的磨难,用一种不屈的精神对待康复锻炼,自觉自愿地投入和坚持,总觉得明天会更好。我体会,这种康复锻炼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怎么估计这里的艰辛都不过分,同样,怎么估计它带来的快乐都不过分。

        我举这几个例子,是想进一步强调,这么简单的事都需要苦练,可见,悲剧没有谢幕的时候。多么希望人们从我的悲剧中,得到一些启示:热爱生命,随时维护生命,找出认识上的偏差和错误,铲除病根,纠正错误,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这提早预防,确保身体健康。

        结合自己的病情,讲一讲个人的体会,提一些建议,减少悲剧的发生,是我写这本书的初衷,说出下面的话,心里踏实,觉得达到了写书的目的。

        1.提高对自我健康的重视,像保护财富那样保护健康。很多人都知道这样一个比喻,说健康是前边的“1”,地位、金钱、财产都是后边的“0”,没有前边的“1”,“0”再多也白费。这个比喻告诉人们健康是人生的最大财富,一种不能买卖的财富,你无法买到健康,也无法假装健康。我们应该像保护财富那样保护健康,不能让自己的健康葬送在自己手中,不能自食苦果。

        从一定意义上讲,“医盲”的危害更大。所以说,众多人脱掉“医盲”的帽子,具备一些关于健康的科学知识,是个人、家庭的幸事,也是社会的大幸。人们可以用这些知识,保护、约束、检查个人的日常行为和习惯,努力做到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和保持心理平衡,确保健康的稳固而坚实。

        2.自己的健康自己当家,做健康的主人。当主人,就要有主人的姿态:一是说了算。自己是健康的主宰者,不受别人左右,不受外界干扰,自己当家作主。一旦出现了不健康的事,不要抱怨别人,先问问自己:主人当的合格不合格?该管的是不是都管住了?还有哪些器官没听指令?找到答案后,立即行动,表现出主人的风范。二是积极主动。这里指的是监督和检查,该查的查,该改的改,该建的建,对错误和毛病千万不要从容或迁就,不要自毁身体的健康基石。要主动出击,不要等到酿成了大病才去改正,聪明人是对健康积极维护,把工作做在前头。

        3.将健康知识纳入中小学课程,打下健康的坚实基础。将健康知识纳入中小学课程,至少有两个明显的作用:一是打下健康的基础,二是普及了健康知识。这两个作用既有现实的需要,又体现未来的发展。让孩子们从小就懂得一些健康知识,养成有益的日常行为和生活习惯,提高自我保健和预防疾病的能力,对学生的发展,甚至一生都有好处。这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是一项保护未成年人的重要举措。

        目前,一些地方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强健康教育,值得欢迎。天津市教委还专门颁发了《指导纲要》,要求从2008年新学年开始,中小学所有年级都要开设健康课,并做到有计划、有教材、有课时、有师资、有考核。看到这些变化,我作为教育战线上的一名老兵,感到一种喜悦、轻松和踏实。

        4.知错就改,有破有立。我问自己:如果没这场大病你会检讨自己的健康误区吗?答案是不会。长期以来,我认为自己的身体很棒,不会有大病,没有不健康的日常行为和生活习惯,不存在什么认识上的误区。得了病,再回头一看,才知道误区还不少,毛病挺多。现在,个人的不良习性是改了,因为再不改就要危及生命,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这种改是病逼出来的,为时已晚,又没有别的办法,只好面对现实。我的意思是知错就改,早改早受益。

        做什么事都必须是有破有立,不能光破不立,因为破只是走完了前面一步,后面还有更重要的一步是立。保健也是一破一立,破除不良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的日常行为和生活方式。预防疾病,维护健康,侧重点就在于有破有立,破得干净彻底,立得合理牢固,就能实现目标。

        5.建立一套适合自己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持之以恒。我中风后的17年,没反复过,一年比一年好,得益于建立了一套适合自己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努力做到持之以恒。我是自觉自愿遵从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从未放弃或中断过。

        第一条:按时服药,定期检查。每天按时服阿司匹林,吃一个月,停一周。每到冬季专门进行一次脑病的检查和防治,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发现苗头,及时治疗。

        第二条:作息规律,严格遵守。早晨6:00起床,上午到外边锻炼1小时,午饭后,午睡40分钟,晚上10:30前睡觉(特殊日子除外)。

        第三条:合理饮食,注重营养。饮食要体现安全、营养、健康。主食是粗细搭配,副食多吃鱼,多吃蔬菜,尽可能少吃油、少吃盐,能清蒸就清蒸,菜能拌就拌。每日还吃水果,生吃洋葱,喝红果片水。

        第四条:为我所用,积极锻炼。病后的17年,我走到哪里练到哪里,医院、家中、校园、操场、健身房和小区的活动中心、林间小道都有我锻炼的身影。

        第五条:点滴形成,贵在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点一滴形成的,是日月的积累。它的价值、作用、成效在坚持中体现了出来。同时,这种坚持又是对一个人的意志、品质、精神和毅力的考验。

        我一再说明这几条不是什么经验,只是适合我自己。这么多年证明,我坚持这些是对的,它帮助我减轻了疾病的困扰,找到了生命的价值,看到了明天的希望。


回忆往事为今天

        几年前,十来位小学同学来家时,见到我意外惊喜,有的让我站直了重新打量了一番,有的让我走两步看看。大家分手55年后又相聚,格外兴奋,说说笑笑,你一言我一语,集体回忆起儿时的情景。

        有位同学对我说:“你逃过大难,恢复得这么好,是小时候的经历帮了忙,你的经历与众不同,让你从小就养成了吃苦耐劳、知足乐观的性格,这种性格,对病人大有好处。”我点点头表示赞同。

        这位同学说得对,正是小时候那种不寻常的经历,对我病后的康复起了重要作用。我在老家农村生活到11岁,12岁那年,也就是1954年春节刚过,我便从老家乡下只身来到天津,那时,父亲在天津一所小学当工友,我就转到了那所学校上了小学。

        我刚来时,没有自己的家,我和父亲。整天吃住在学校,以校为家,父亲住在前边只有4平米的传达室,我住在后边老师办公室里。晚上睡觉时,我从传达室将自己的行李搬到老师办公室,用7把椅子搭成睡觉的床铺,早上起床后,又将那7把椅子放回原处,打开窗户通通风,清扫一下房间,再把自己的行李搬回传达室。每天都这样,搭搭拆拆,搬来搬去,这种日子,直到1957年春天有了自己的家以后才结束。

        我的到来,加重了父亲的负担,日子变得更加清苦。我不想让父亲再为我分心,就当起了小主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照顾自己,自己动手干家务,生炉子、做饭、洗衣服、采买等,样样都由我承担。不懂就问,不会就学,从头学,从头练,从头干,一点点熟习。我明白,不这么干,就吃不上,穿不上,说得严重点,不这么干,就不能生存。

        在那次聚会上,有人提到我的外号,同学们都笑了,大家一块说起了那次春游活动。寒假后开学不久,我们班组织了一次春游,同学们带的中午饭多是面包和火腿肠,我带的是自己烙的“金银饼”(外边是白面,里边是玉米面)和咸鸭蛋。老师见到这种情况,把我叫到一旁,悄悄地说他喜欢吃“金银饼”,希望跟我换一换。我明白老师的用意,也就没说别的,悄悄地跟老师换了一下。

        那次春游,我特别愉快,除了同学们都有的原因外,我还有个特殊理由——第一次尝到火腿肠滋味。这件事,很快就在班上传开了,说我是个容易知足的人,还因此得了一个“火腿”的外号。

        小时候的磨难,给了我许多独特的“财富“,值得自豪的是,我把小时候获得的这种“财富”,早早就传给了自己的孩子,让他们从小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办,不要依赖别人,凭实力说话,靠本事挣钱,守规矩,走正路,不能搞邪门歪道。

       我有两个孩子,大的是女孩,小的是男孩。两个孩子的求学之路何等相似:小学都是一般学校,初中都是区重点学校,高中都是市重点学校,又都是按各自的考分和喜好上了大学。

       男孩子1986年小学毕业时,离市重点校的分数只差1分,有位学生家长对孩子说:“就差1分,跟你爸爸一说就行,他有办法。”孩子听了一笑,什么话都没说,也没找我帮忙,而是按规定报了一所区重点学校。事后,我知道了这件事,还表扬了孩子,说他做得对。

        应该承认,办这种事我还是有些条件的。当时,我正在天津市教育部门当处长,认识一些人,为孩子挑个学校不会太难。但我没那么做,倒不是说我多么高明,而是觉得孩子分数不够,大人却帮他挑了个好学校;受害的不是别人,首先是自己的孩子,那样做不是对孩子的真疼真爱。

        三年后他初中毕业,准备报一所市重点学校,这所学校也是从高分到低分,三天录完。我对儿子说:“学校能不能录取你,要由你的分数决定,这种事别人没用,帮不上忙。”我还告诉儿子在校门口等着,有了录取资格,再进到学校报名。就这样,他在校门口蹲了两天,第三天上午有了录取资格,才进去报了名,成为该校的一名学生。得知他被录取的消息后,我很高兴,称赞他用自己的实力办了一件大事。

        为了排除各种干扰,营造一个良好的复习环境,两个孩子高考前,都住过我们单位地下室。白天,我在单位上班,孩子到校复习;晚上,妈妈送来晚饭,我们吃住在单位地下室。孩子看书复习,我也看书,还查阅了近三年的高考试题,自己出了一套政治、语文、历史、地理的模拟试卷,让孩子答。有个孩子曾问:“是考我,还是考您?”我回答:“考你也是考我。”

        功夫没有白费,投入得到了回报。两个孩子的高考成绩都很优秀;女儿高考成绩是全市文科的第一名,儿子高考成绩在全市文科前五十名以里,都顺利地上了大学。

        一路走来,从小到大,孩子们对学校的选择,都是凭自己的实力定的,跟别人没关系。这种选择,表明他们人生的重要一步走得对,叫人放心。

        现在,孩子的工作都很好,也很孝顺,还经常提到我们在关键时刻帮助了他们,他们今天的成就,有父母的辛劳。

         听了这些话,就像病人服了一剂良药,觉得身上添了一股力量,什么样的难关也能逾越,什么样的障碍也阻挡不住我在康复路上前行的脚步。


常怀感恩心里亮

        在我看来,感恩回报应是一个人必有的品德,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自然举动,从一定意义上讲,好比借钱还钱一样,天经地义,理应如此,用不着别人提醒,也用不着别人催办。

        孰不知,感恩回报还会给个人带来诸多好处。对此,我有亲身体验,特别是得过两次大病之后,这种感受尤为亲切。

       我今年75岁。18年前,得了脑中风,病情十分严重,住院5个月,当时,右半身像木头似的一动不动,手指粘在一起,不能握笔,连自己的名字也写不了;16年前,又得了心脏病,做了心脏搭桥。又是脑又是心,死神两次敲打我的生命之门。

        所幸的是,我都挺过来了,中风这么长时间,不仅没反复过,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还能游泳、写书。

         我清楚,是医护人员救了我,他们的恩德我会永远记住的。

         中风出院后的第二年春天,我和妻子专门去了医院,看望了给我治病的大夫护士,表示了一个病人的感恩之情。在以后的十几年里,我都是这么做的,年年如此,从未间断。

        想不到中风刚好了两年,也就是2001年,我又得了心脏病,在北京阜外医院做了心脏搭桥。又是医护人员救了我,感谢他们是我应该做的一件事。每年手术这一天,孩子就在网上替我订购一束鲜花,寄给北京阜外医院的大夫。历时十多年,年年都照此办理,一天都不差。

        前年,这位大夫出差去了上海,他从上海来电话说:“同事告诉我,你寄来的鲜花收到了,大家还说我交了一个好朋友,谢谢你这么细心,都十多年了,还想着我,又寄鲜花又寄书,对我们当大夫的是宽慰,也是鼓励。”

        有人知道这种情况后,说这么好的医患关系,可以登报宣传一下。我摆摆手说:“不用,区区小事,不值得登报张扬,再说,我这么做,对个人也有好处。”

        的确如此,这么干,不光是感谢别人,对人对己都好,一举两得,各有所获,二人同乐。

        一是感谢别人,激励自己。我在感谢医护人员时,不由地想起了当初生病时的情景,也看到了今天的状态。这么一比,心里不光是幸运、满足,还受到了鼓舞,增添了力量。

        就是在这个时候,我突然萌发了写书的念头,这个念头而且越来越强烈,甚至把写书当作一种责任,当作一个任务看待,自己还鼓励自己:你能行,应该挑起这副重担,让更多的人从你的书中得到好处。

        想得挺简单,动笔一写才真正体会到,写书太难了,尤其是我这种人,得过两次大病,一个连自己名字都不能写的人,硬要写书,遇到的难事就更多了。特别是最初的那些日子,整天思索写书的事,吃不好,睡不好,常常是半夜起来,刚写几行手就僵硬了,比划半天也写不了一个字,只得停下来,活动一下手指,换换握笔姿势,再接着写。就这样写写停停,歇歇干干,一点点前行,咬牙坚持下来。

        我越写越有劲,越写越爱写,连着写了四本书。第一本《中风后的我》,写了生病时的情况和康复的经历;第二本书《第一次》,写了平生50个“第一次”,概括了一生的历程;第三本书《大人与孩子》,写了51个小故事,讲了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第四本书《老师与学生》,写了7篇短篇小说,阐明了师生关系的重要和珍贵。

        二是感谢别人,推己及人。我感谢大夫护士时,想到自己应该像他们那样,施恩于人,让别人也感受到自己的恩泽。我的第一本书《中风后的我》就是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写出来的。在这本书中,我写了自己生病时的情景、感悟和康复的经历,推己及人,由自己想到别人,希望人们从我的教训中得到启示,重视此病,减少“悲剧”的发生,热爱生命,珍惜时光,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在书中还告诉人们,得了病,也不要悲观,应以乐观的心态,坦然面对,积极治疗,力争早日康复。我在书的前言中写道:如果此书能起这种作用,足矣,无复他求。

        这本书出版后受到欢迎。当地多家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有的医院将此书推荐给中风的病人,有的社区把这本书当成礼物送给老年人,有不少读者来信说这是一本特殊的书,是本人的亲身经历,真实可信,可读可用,有特殊价值,还称赞作者做了一件善事。

        我写的这四本书,都是自费出版,总共花了二十二万元。我把这些书,全部捐献给了社区、医院、幼儿园、学校、企业、机关和社会慈善机构。北京、石家庄、长沙、唐山等外地人员索要时,妻子就去邮局给他们寄去。

        三是感谢别人,主宰自己。主宰自己,就是以己为主,自己说了算。这本应是人生常态,即便在困难的条件下,也应如此。可惜,我就不是这样,人生的大部分时间处在别人的主宰中,自己主宰自己的日子还不长。

        我在病后的一篇日记中写道:“小时候听父母的,上了学听老师的,工作了听领导的,退了休听自己的。值得庆幸的是,没等退休我就明白了这个道理,大声喊出了:自己主宰自己真好!”

        的确,自己主宰自己,自己当家做主,才能左右自己的行为,才能干出点事来。病后的经历证明,自己主宰自己,才有我的“五个坚持”:坚持天天锻炼、坚持天天读书、坚持天天写日记、坚持天天按时服药、坚持天天按良好的习惯生活。

        这些坚持,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对我的康复大有帮助。它们成了我的谈资,也成了邻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正如有人所说,这些看似的小事,在你的康复中立了大功,同时也告诉人们这样一个故事,你虽然病了,但仍然可以主宰自己,仍然有梦想,有追求,有力量。

书中语句摘编

         1、刚才还好好的,几分钟就变了模样,变得那样沉重、那样发蔫、那样无能。

         2、我躺着床上,感觉屋里空荡荡的,处处是沮丧和悲情,一种残酷、空虚和失望的情绪笼罩着我。

         3、我不知道明天会怎样,不知道脚下的路会有多长,也不知道这种旅程的终点在哪里,只觉得眼前一片茫茫。

         4、我不能就此消沉,应该振作起来,接受现实,直面人生,走一段新路程,过一种新生活。

         5、我这不是跟自己过不去,因为没有别的路可走,只有这样,才能渡过这一关,真正做到心不渝,志不衰。

         6、我要求自己努力做到“三个必须”;必须抓住康复的最好时机,越早越好;必须学会从头开始,一点一滴去做;必须能忍耐与坚持,再苦再累也要闯过去。

         7、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妻子表现得如此镇定、坚毅,令很多人佩服。她告诉自己,这个时候不能流泪,不能倒下,只要自己不乱,病人就有希望。

         8、妻子想尽办法,夜以继日地给我按摩,帮我活动。我也说不清,这是战场还是田园,只知道,这里没有输赢,没有回报,只有永不放弃和辛勤耕耘。

         9、我利用屋里的床铺、桌子、椅子和门框,进行康复活动,还为自己编制了一套病房康复法。

         10、这种训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像孩子一样,很多事情都要从头学起,从头练起,自己都觉得可笑,但没有别的办法,只得从头开始。

         11、这里没有突飞猛进,别指望今天跟昨天大不一样,不会有奇迹发生,只有忍耐与坚持。

         12、得了中风,就怕自暴自弃,觉得天塌地陷,自己给自己宣判。一个人不能让疾病左右,不能得了病就悲伤、忧愁,整天生活在疾病的阴影中。

         13、病既然来了,我们只能接受,坦然而对,少一些忧愁,多一些乐观,对治疗,对康复,都有好处……不然的话,整天消极悲观,只会使病情加重,甚至会带来别的麻烦。

         14、每年到心脏搭桥这一天,我就给大夫寄去一束鲜花或一封信,表达感激之情……知恩感恩,感谢别人,激励自己,已经成了我做人的准则。

         15、在病人面前,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也不会有伟业创举,只有一点一滴,细小琐碎、平淡无奇。医治疾病没有灵丹妙药,没有神奇发生,只有忍耐,只有一天一天的练习和抗争。

         16、我想,要是有更多的人从我的教训中提高警觉,提早预防,减少悲痛,远离苦难,该多好呀!就这样,我萌发了写书的念头。

         17、疾病给自己带来的不仅仅是一时的病痛,也许是灭顶之灾或终生折磨。所以,我一再告诉人们,要从我的教训中得到启示,认真查找一下自己的误区,改掉毛病,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18、可喜的是,得病这么多年了,我从来没有失望,没有丢弃,一直是以乐观的态度看待今天的磨难,用一种不屈的精神对待康复锻炼,自觉自愿地投入和坚持,总觉得明天会更好。

         19、病后的18年,我走到哪里练到哪里,医院、家中、校园、操场、健身房和小区活动中心、林间小道都有我锻炼的身影。

         20、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点一滴形成的,是日月的积累,它的价值、作用、成效在坚持中体现了出来,同时,这种坚持,又是对一个人的意志、品质、精神和毅力的考验。

          21、小时候的磨难,给了我许多独特的“财富”。值得自豪的是,我把小时候获得的这种“财富”,早早就传给了自己的孩子,让他们从小就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办,不要依赖别人,凭实力说话,靠本事挣钱,守规矩,走正路,不能搞邪门歪道。

         22、在我看来,感恩回报应是一个人必有的品德,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自然举动,从一定意义上讲,就像借钱还钱一样,天经地义,理应如此,用不着别人提醒,也用不着别人催办。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