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田
田姓在田家村是个大家族,大部分村民都姓田。
老田有一个儿子,叫小田。小田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当初儿子考上大学的时候,村里人敲锣打鼓的前来祝贺,让在村里默默无闻了半辈子的老田真切感受了一把什么叫“有面”。
小田大学毕业后,在城里工作。后来在城里娶了媳妇成了家,还没要老田一分钱。对于既给自己挣面子又给自己省钱的儿子小田,老田知足的得空就夸。
前几年老田曾去城里小田家呆过一段时间。去之前老田说要在城里呆上半年,可没呆多久就回来了。去的时候是儿子儿媳接去的,回来是儿子自己把他送回来的,回来后就再没去过。
有时邻居老李问他:“老田,今年怎么没去儿子家住几天?”
听到老李问自己,老田先是习惯性的用手在头发已经屈指可数的头顶上来回胡乱拨拉几下,眼睛闪烁其词的说到:“不去了,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还是在家舒服。”
听到老田的回答,老李笑笑不说话,大家都知道他是被儿子“遣送”回来的,他很难再有机会回去。
那时候老田住在儿子家,常去附近的一个小公园消遣,常来这个公园里的老年人大体分两大类,一类是退休人员,一类就是像老田这样跟儿女进城享福的老人,通俗点说就是一类是自己有资本的,一类是儿女有资本的。因此这里可算是藏龙卧虎之地。
那时候小田是想让老田进城享享清福,并不知道老田在外面夸起自己来没边没沿的。
可巧在一个星期天老田又在公园里跟人夸儿子的时候,被前来找他的小田听见,小田一看老田周围的听众,要么是自己同事的丈母娘,要么是自己单位的已退休和快退休的老领导。老田就像是在农村老家的田埂上,对着自己的三大爷二大妈一样,对自己一顿猛夸,甚至还添油加醋的夸大其词,把小田尴尬的都没敢上前。第二天小田就把老田送回来了。再没让老田回去过。
这次小田调回家乡当镇长,回来之前,事先并没有告诉老田,是一切都安顿好之后,才回家和老田说了一声,并且再三叮嘱老田,别在外面咋咋呼呼的,说自己儿子是镇长之类的话,都乡里乡亲的,让人笑话。
别看老田平时在外面说话有点放水,但在这个有出息的儿子面前,那是小田说啥是啥,绝不反驳。
这次小田当镇长的事,老田在外面确实没说。但农村人家族连着家族,亲戚连着亲戚,就算老田自己不说,村里也早就传开了。
老田自己感觉村里人对自己说话明显客气了,连过去老是和自己开玩笑的老李现在每次和自己说话也都是客客气气的,老田很喜欢这种感觉,为此老田还特意增加了每天在村里遛弯的次数,每次出门身边都会围一些人,说一些他爱听的话。每当这时,老田都只是用掩饰不住的自豪感听着,很少说话。
老田不说话不只是因为有小田的紧箍咒箍着,还因为他知道在村里他根本不用说太多话。